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创新
人才培养
模式
探讨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摘 要: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实践课题。高校建立或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局部。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目前仍存在认识层面、制度层面、办学层面的问题。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的总结,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要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调整专业结构,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开展;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开展;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2-0001-03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高等学校作为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努力探索新的思路、政策和措施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根底,以开发智能为手段,以开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范型〞。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从上述定义出发,本文作者认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1〕建立或构筑这一模式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所谓创新人才,从社会意义上来讲,是指那些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开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较大创新奉献的人才;从个体意义上来讲,是指那些以探究的态度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的人才。创新人才一般应具备以下根本素质:1〕宽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2〕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3〕富于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4〕清晰的思维,很强的判断力和敏捷性;5〕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意识;6〕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局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在一定的教学组织管理下实施的,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日常教学管理;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是创新人才成长的保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气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制度、从软件环境到硬件条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建设
〔3〕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开展,根底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创新人才。因此,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应遵循“强化根底、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拓宽专业、提高素质〞的原那么,重点突出“创新〞,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突出创造性思维;注重个性开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开展,以开发其创造潜能;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
二、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群众化阶段,群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在谋求数量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质量建设。而高校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高校近年来开始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没有寻找到特别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综合分析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认识层面的误区
〔1〕只有高学历的人才是创新人才。局部人把创新与高学历等同起来,认为只有高学历的人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才。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学历只代表人的学习经历,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能力,更不等于创新力。任何一种教育都只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根本素质,即受教育者只具备了成为人才的可能性。而能否真正成为人才,还要看这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因为创新的关键就在于人能否打破思维定式的束缚,把现有的知识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当作化合物去应用,而不是把知识随意堆积起来当作混合物使用
〔2〕只有科学技术人才是创新人才。有些人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认为只有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有了重大的创造和发现的人才才是创新人才。因此,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过分重视自然科学而无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倾向。然而,创新的根底是人的全面开展,而人的全面开展是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与融合。创新人才应该既有良好而坚实的科技素养,又有高尚而博大的人文精神。没有科技,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就不打自垮。所以,高校应该重视人文科学的研究,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应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应有珍贵的科学根底
2. 高校评价制度层面的弊端
制度是行为的保证,没有宽松有序的制度体系,就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当前,局部高校评价制度的一些弊端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高校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以统一、硬性、简单的要求居多,缺乏灵活性和宽容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分数、考试为指挥棒,层层的过级考试使学生疲惫不堪。尤其在英语教学和考核方面,太多的学生把大量时间用于英语等级考试,牺牲了他们在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创新时间。二是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在教师管理方面,重视整齐划一和效率的刚性管理,缺乏灵活的、个性化的柔性管理。这压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发,还会造成学术急躁等不良现象。
3. 办学层面的问题
〔1〕师资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然而,目前局部高校教师实际情况难以适应这种需要。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支配者的角色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现成知识,无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武汉两地15所高校近两千名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最倾向的教学方式是“实践式〞教学〔58.3%〕和启发式教学〔54.1%〕,95%的学生放弃了对“灌输式〞的选择,由此看出现实与大学生所期望的培养方式存在很大差距。另一方面,自我国高等教育进入群众化阶段以来,出现了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学生数量剧增与教育资源增长不平衡,导致高等教育总体质量下降。特别是大学知名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时机越来越少,作为大学人才群体的本科生直接与一流学者交流、对话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知名学者是大学的珍贵财富,对大学生有着无法估计的感召力,其严谨治学、不懈求索的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内在的、长远的,是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将一流学者与本科生的联系纽带切断,既是对学校人才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新一代人才的成长
〔2〕课程问题。作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程改革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各高校纷纷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如重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等。但总体而言,高校课程改革尚缺乏深度。华东师范大学对我国三所重点综合性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的调查报告说明:当前国内局部高校在课程目标上,重视开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无视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展;在课程内容上过于专业化,缺乏通识性、实践性,个性化内容也较少;在课程设置上,是以学年为根底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混合课程制度。与单一必修课制度相比,混合课程制度在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自由度方面,尽管已有较大的改良,但与社会变化和学生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围绕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开展目标,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1. 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
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以提高创新素质,塑造创新品格,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创新教育呼唤创新性的教育理念。能否做好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确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改革能否真正深入进行。为了统一思想,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近几年来,学校每年通过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或年度教学工作会议,使广阔师生充分认识到了创新的价值,提高了大家对培养创新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学校必须以人为本,创造有利于人才个性成长的宽松环境和广阔空间。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在培养模式中起着导向作用。培养目标规定高等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反映各级各类高校对所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构成培养模式的其他诸要素均受培养目标制约。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又以专业培养目标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学校认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当前高层次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为了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开展创新教育。电子科技大学注重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坚持“理论根底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努力打造彰显学校特色的本科教育体系。基于此,学校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的根底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开展能力的创新人才
2. 调整专业结构,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
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是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横向结构,包括专业结构的比例关系以及专业门类与专业数量、布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等。合理的专业结构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支撑。电子科技大学根据“突出重点,强化优势,促进交叉,扶持新兴〞的思路,对现有本科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结构,鼓励和促进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促使学生在多学科的交叉中博采众长,捕捉更多的创新机遇。一是依托重点学科,建设优势专业。一所高校的优势专业决定了其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地位和生存空间。近年来,学校以重点学科、国家和省级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那么,加大对传统优势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力度,使这些专业办学实力更加雄厚、学科优势更加明显、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二是积极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构建教学新体系。学校打破学科壁垒,在遵循学科专业开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根底上,先后设立了信息学科与计算机学科交叉的信息安全专业、计算机学科与通信学科交叉的网络工程专业和信息学科与管理学科交叉的电子商务专业等交叉学科专业,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新体系。三是依托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充实、调整和改造传统专业,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学校的机械、文管类等传统专业注重信息学科知识的传授,开设了相当数量的电子信息类课程。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学校目前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学科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开展的学科专业布局,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
3. 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开展
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形成那么有赖于科学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经济的特征出发,建立面向未来的本科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根底。基于这个认识,学校在“根底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引下,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根底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开展奠定了坚实根底
实施“3+6+X〞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