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当前
农民
增收
问题
思考
对当前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困挠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的一个难题。党和国家历来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广阔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将促进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据测算,今年我市通过落实降低农业税税率、免征特产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保护价收购等五项政策,将使农民人均增收339.41元。但是,深层次分析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形势,农民增收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趋利避害,沉着应对。
一
资源短缺,农业产出总量缺乏,制约农民增收。当前,我国的农业还属于弱质农业,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有限的土地难以有较大的产出率和农业综合效益,依靠传统种植业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它制约着农业规模经营的提高。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农业增加值增幅一般在3%—4%之间,而gdp增幅一般在7%—9%之间,说明农业产出对gdp的拉动作用很微弱。农业比较收入低下,是农业总要素生产力低下的具体表现,也是工农业贸易条件不利于农业的结果。一方面,农业生产本钱上升。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大量增加对良种、化肥、农药、农膜、灌溉、电力等物化活动的投入,导致农业生产的边际报酬越来越低,农业生产本钱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难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我国农产品总体上供过于求,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尽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粮食价格有所上升,但这种上涨毕竟是短期的,是政策调控的结果,而不是市场本身调节的结果。农业生产本钱上升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短期性,必将导致增产不增收。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制约农民增收。主要表现为:农民对市场无所适从,特别是对新型农业、市场农业把握不准,很难选择到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特点,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既要面对市场风险,又要面对自然风险,对各自为阵的农民家庭来讲,抵御这两种风险的能力都很弱,增加了农民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农业投入能力下降,农业根底设施薄弱,制约农民增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开展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农业补贴工业的状况已有很大改变,但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与兴旺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仍不能满足农业自身开展的要求。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道路交通、水利等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只能按“(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一事一议〞的方法解决。有的水库、堰塘承包给个人后,由于管理维护不够,根底设施每况愈下,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倒退,给农民持续增收带来了隐患。政府对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小型根底设施的投入还很有限,难以直接带动农民增收。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也不利于提高农业投资的使用效率。比方在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楚,哪些由国家投入,哪些由集体投入,哪些由农民投入,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往往造成财政没有投入,乡村没钱投入的问题。
预期消费缺乏,再生产能力下降,制约农民增收。一方面,教育本钱的不断攀升,乡村医疗事业的薄弱,农民在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的一系列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农民的各种预期消费极大。另一方面,农田收入有限,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徘徊不前,如果农民不寻找其他出路,将难以应对各种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近几年来,××的农民收入增幅一直在4%左右徘徊。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多数农民选择了外出务工增收的路子,从外表上看,这是农民在适应市场,实际上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因为有限的收入要随时准备支出,收入与支出的反差,使农民不敢把钱拿出来消费,启动农村投资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城市化严重滞后,制约农民增收。当今兴旺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在80%左右,开展中国家平均在40%左右,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那么刚突破30%。我国的工农业产值结构已由建国初期的3:7转变为7.5:
2.5,而城乡人口结构仍为3。7,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就是说,在依靠市场机制和农村工业化力量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我国城市化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化严重滞后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可能日益加重。如果城市化长期游离于工业化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之外,农民仍然束缚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之下,那么农民增收难问题将永远无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二
“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说到底是收入问题。要解决农业问题,必须靠工业化;要解决农民问题,必须靠非农民化;要解决农村问题,必须靠城镇化。
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多层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由于信息、市场、资源、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产业化开展的步子还不快。要坚持面向市场、追求效益、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那么,把有限的产出能力调整到最正确状态。着力优化品种品质结构,重点开展优质稻米、优质油菜、优质三元猪和优质水果,大力开展蔬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品,全面开发绿色食品,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带动功能,把千家万户与大市场联起来,使农民有比较可靠的市场销售保证,防止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继续有方案的扶持一批有活力有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工程,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支柱产业,开展农产品商品基地。
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变农民为市民。只有转移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按照经济学家的理论,在中国,一个农民可以耕种8亩地。按此推算,目前××120万亩耕地,只需要15万劳力,而实际农村劳力有27万人,还有12万劳力处于就业极不充分状态。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小城镇功能,培植载体,增强吸纳就业的能力。大力开展农村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推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向市民转变。要有方案地组织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劳务供求信息网络,开展劳动力中介市场,促进农民向大中城市转移,实现异地就业。要尽快打破农村居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最大体制障碍,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籍制度,在政策上对城市居民与农民一视同仁,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市场准入以及其它公共支出等方面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政策,保证农民转得出、留得住。
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推进土地集约经营。调整土地政策,转移农民,变农民为市民,一方面可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集约经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人均土地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假设对我市就业不充分的12万多农村劳动力实行有效转移,可以带动25万农村人口变为市民,农民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将提高近一倍,必将带动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要适时调整农村土地政策,对农民用土地可以进行抵押、进行投资,把农民现在的使用权变成一种准商品。要加快推进土地市场化,真正把土地作为商品进行交易。要从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入手,实行土地流动,使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化经营,培养新型的土地大户、农场主,提高人均资源占有率。
加强科技推广效劳,为农业增长提供动力支持。农业科技开发和成果利用,对于推动农业高产、优质、高效至关重要。要继续实施种子工程,集中人才、技术和设施手段方面的优势力量,协同攻坚,尽快选育一批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新品种。要进一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确保推广效劳必要的经费,为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资金条件。特别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率和覆盖率,提高技术推广的转化能力,以成果带工程,以工程促产业。要建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普及的利益机制,把科技推广效劳与实际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调整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要大力抓好农科教结合,开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
把农村纳入公共财政的投入范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农村税费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配套改革,特别是需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农村根本公共需要。各级政府应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拿出一局部专项资金,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和农田根本建设,以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开展。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可先拿出一局部启动资金,然后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外资投向农业根底设施建设。要注重调动广阔农民投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长期投入缺乏的问题。同时,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关系,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对农业投入的职责,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
加快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异。要依托小城镇开展,加快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形成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点。既可以拉动建材、建筑、家俱、家电、电力、交通、供水、环保等许多行业的开展,也可以拉动乡镇企业增长,创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时机,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要依托小城镇引导有条件的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逐步改变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不断扩大农村市场容量。要依托小建镇引导乡镇企业和工业小区相对集中、连片开展,减少占用土地、减轻环境污染、减少道路、管道、电网、通讯等根底投资,形成区位优势,改善信息环境,方便交通运输,提高乡镇企业竞争能力和综合效益。要依托小城镇提高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开展水平,转变人的观念,实现少生优育,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撰稿:秘书一科、信息科)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