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604319

大小:23.99KB

页数:1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现代农业 发展 推进 思考
现代农业开展推进思考 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开展现代农业的核心和根底 之所以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开展现代农业的核心和根底,这是由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决定的。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结构的市场化。现代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生态需求。二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由过去的粗放化、兼业化向机械化、良种化、专业化、规模化融为一体的生产方式转变。三是农业经营方式的产业化。组建龙头企业,架起市场与农户的桥梁。四是农业生产技术的智能化。现代农业机器体系根本形成并广泛得到应用,实现农业生产设施的自控化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智能化,电子、激光、遥感技术及人造卫星技术也逐渐运用于农业。五是农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1]概括说,现代农业的特征是: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智能化、信息化。从五个特征来看,要推进现代农业开展,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个核心和根底,没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个核心和根底,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工具就不能真正在农业中发挥作用,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智能化、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在这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2]从我国现阶段农业开展情况看,我国农业已经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到了由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而我们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却发育不健全。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农村常住人口中老人、儿童比重上升,人们戏称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部队是386199部队。国家第二次农业人口普查显示,2006年末,以农业为主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年龄41—50岁的人口占23.1%,而51岁以上的占32.5%。与1996年第一次农业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当时51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为18.11%,相当于此后年均增加1.44个百分点。51—60岁农业人口比重在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为10.81%,第二次农业普查时那么上升至21.3%。可见,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已经显现。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日益凸显,今后“谁来种地〞、“地怎么种〞“产品怎么加工销售〞,日益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也就是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育不健全,已经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开展。所以,在这样一个新阶段,要实现这两大转变,要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产品怎么加工销售〞问题,就必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大多是从传统农户中脱颖而出的新型主体。传统农户主要追求维持生计,而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那么能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一般具有较高的收入;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对土地和农业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他们拥有较强技术实力和较多的资金,具有促进现代农业开展的根本条件;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他们思想意识超前,拥有较为先进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共赢意识,能够促进农业开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农业的开展;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所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是应该大力开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坚持以农户经营为根底,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重点,着力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要大力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能培训,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核心农户,使之成为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能力、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建立在家庭经营根底上的农民合作社,是开展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有效组织载体,是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促进农民联合与合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是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已经成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开展的重要市场主体。[3]因此,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加快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以推进现代农业开展。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表达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加快开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培育开展了一批农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了现代农业开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4] (一)开展成效明显 1.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近年来,我们国家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促流通、建基地、强产业、培育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增收中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开展战略,坚持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群体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措施。通过扩规升级、提质增效、拉长产业链条等措施,扶持壮大了一批符合产业开展趋势、生产水平较高、市场潜力大的龙头企业。逐步健全完善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开展模式,推进了农业生产向集约化、市场化方向开展。比方XX县区目前已开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10多家。其中,农业产业化XX市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2.农民合作社蓬勃开展。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公布实施和中央及各级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合作社从无到有、开展很快,有效的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开展。XX县区是一个农业大市,合作社开展有一定代表性。目前XX县区合作社呈现出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领办主体多元化。有农村专业大户、经营能人组建的;有农村干部组建的;有基层农业技术、农业机械、畜牧等部门组建的;有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的。二是分布范围广。合作社分布范围越来越广,跨乡镇、跨县市的合作社也在不断增加。如平度顺科蛋鸡产销合作社的188名社员中,30%是胶州和XX县区的。三是合作层次深。从生产领域的合作开始,逐步向品牌、流通、加工等经营领域开展,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效劳、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生产经营格局。[5]从全国面上看,这三个特点也非常明显。3.农业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初具规模。近几年,各地都十分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不断标准土地流转行为,明确土地流转的原那么,规定土地流转的程序和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为推进和标准土地流转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的开展,一些种养大户举家迁入农业生产园区安营扎寨,兴起开展农家乐、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新模式,逐步形成了家庭农场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家庭农场的经营主体一般为专业大户或者职业农民。4.新型职业农民开始形成。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职业,不是一种户籍意义上的身份。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正确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荷兰、日本、西欧现代农业开展的历程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因为如此,现在全国各地都注重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内,开始形成和开展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一批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的产生为现代农业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1.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弱。开展农业产业化,农业企业是龙头,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上下取决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具体表现为:一是龙头企业整体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特别在粮食、蔬菜和果品等农业主导产业上,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二是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虽然都与农户建立了一套利益联结模式,但从总体上看,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中,农民处于绝对劣势,参与谈判的话语权不够,没有或只得到了很小一局部增值收益。特别是“公司+农户〞联结模式比较松散,一些行业订单履约率不高。三是农产品精加工滞后,大多数以加工初级产品为主,在当前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势下,已成为提升农产品档次,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四是龙头企业货款融资较困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多是季节收购型且缺乏抵押担保物的企业。这类企业主要从事农副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资金需求季节性强、时间急、需求量大,在收购旺季资金供需矛盾较为突出,融资比较困难。2.农民合作社功能发挥有限。一是合作社经营带动能力还不强。大部份合作社主营业务是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仍然弱小。二是标准化运作有待提高。不少合作社民主制度落实不到位、合作社财务很不标准。承担市场风险的意识薄弱,只能利益共享而不能风险共担。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联结不紧密。社员观念比较落后,监督意识比较淡薄。三是合作社开展存在极大不平衡性。主要受政府推动的力度、农业产业开展现状和合作社的理事长等经营团队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比方XX县区1582家合作社只有300多家发挥作用较好,其中农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170多家,农村专业大户、经营能人牵头组建的70多家,农村干部牵头组建的60多家,其余多数只是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指导,有相当一局部成立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核或享受优惠政策,根本没有实质性运作。3.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新型职业农民有待进一步培育。土地规模经营是要建立在工业化、城镇化根底上的,没有产业对就业的支撑和城市对人口的容纳,快速推进规模经营是不可能的。目前我们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所以,农业生产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还比较普遍。特别是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制约,土地流转速度并不快。当然,近几年,随着土地流转、农田整治、园区建设的推进,逐步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但这些种养大户仍然是单兵作业、各自为战,没能较好地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也难以实现规模效益。由于农业效益较低,影响了职业农民的形成和开展。所以说,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与新型职业农民有待进一步培育。4.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还不能很好的融合。由于专业效劳加“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营机制没有形成,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开展的组织模式没有建立起来,导致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农业社会效劳组织,它们在各自的机制内,发挥着作用,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农业生产的上下游产业链没有较好地链接,特别是各类社会化效劳组织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开展。 三、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 (一)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是更好地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化装备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开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强化扶持政策。积极推进建立完善创业兴业、风险支持、信息效劳、劳动保障等内容的综合扶持政策体系。新增农业补贴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效劳组织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二是加大对传统农民的培养提升力度。通过培训模式、培训手段、培训方法上的创新,加快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加大返乡农民创业培训。积极扶持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农业技能培训,将农民工培训工作纳入同级财政补贴范围,培训投入逐步增加,培训补贴标准不断提高。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激发返乡农民投资创办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效劳组织的热情,引导他们将积累资金投资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四是建立职业农民孵化园。用建设工业企业孵化园的理念,探索建设现代职业农民创业孵化园。园内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新产品,新技术示范基地。重点培训经营模式,营销模式等农业经济市场管理知识。重点培养大学生村官,使他们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学农的大中专毕业生扎根农村,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现代农业。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投入到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建设中,成为新型农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