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警务
保障
学科建设
思考
警务保障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 要 警务保障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建设及开展需要学习借鉴相关学科的经验。军事后勤保障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对象。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开展,军事后勤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信息成为后勤保障能力的核心要素、供给链成为后勤力量结构的根本形态、配送式保障成为后勤保障追求的最正确方式、后勤的社会化保障更加广泛深入。这些变化给警务保障学科建设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 军事后勤保障 新变化 警务保障 学科建设
一、警务保障学科建设概述
警务保障学是为了确保公安机关履行职责,研究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法制、政策等资源的支援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新兴学科。它综合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培养从事警务保障工作的技术型与管理型兼备的高级专业人才。从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看,警务保障学与其他学科在性质、特点、地位、研究内容、手段和实现目标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警务保障学科体系,当然也不能照搬其他院校的学科体系,而应根据警务保障工作自身特点和需求,吸取相关学科体系的先进做法,建立符合我国警务保障工作实际需要的学科体系,充分表达公安学的学科优势,促进公安教育事业的快速、稳定开展,为培养警务保障实战人才效劳。
警务保障学科的培养对象是面向公安机关公安财务管理岗位、公安装备管理岗位、公安基建管理岗位、公安资产管理岗位、公安被装管理岗位和公安后勤管理岗位等实际业务部门,需要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掌握警务保障专业的理论和知识,熟悉财务、会计等专业技能,了解警务保障的理论研究前沿和开展动态。建立警务保障学科是信息化时代开展的必然需求,是公安教育开展的需要,也是完善公安学科体系的需要。
作为公安管理学学科的一个新设的专业方向,警务保障是适应时代开展、切合公安事业实际需求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相关学科的建设经验无疑是一个可行的途径。军事后勤学是一门开展比拟成熟的学科,部队与警察队伍存在一些共同性,使其成为本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参考对象。这里以军事后勤的新变化为例,探讨其对警务保障学科建设的启示。
二、军事后勤保障新变化
〔一〕后勤要素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成为后勤保障能力的核心要素
后勤中的信息,是指军队后勤领域内对涉及后勤保障力生成的所有事物的状态、状况、变化等的反映或语言文字的描述。在传统的后勤理论中,信息不是后勤的根底要素,而是被归入后勤的指挥要素之中。后勤的根底要素是构成后勤本身实体的、能被人们感知的物质形态的成分。包括后勤人员、后勤物质、后勤装备、后勤建设和经费五大局部。但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开展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广泛运用,使信息在后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急剧增强。准确、可靠、实时、充分的信息,既可以显著地使后勤保障效益提高,还可以使后勤物质的储藏量降低。兴旺国家军队在后勤建设中都高度关注信息要素,并认为良好的信息是后勤保障能力的“倍增器〞。由于信息技术的开展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广泛运用,信息在后勤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被重新认识,信息成为后勤保障能力的一个构成要素正变为现实。
〔二〕后勤体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供给链成为后勤力量结构的根本形态
军事供给链成为与信息化战争相对应的军事后勤形态,是战争形态演变以及高科技和现代管理方法在军事后勤领域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军事供给链是指在军事后勤保障过程中,以军队总部级后勤管理与控制中心为核心,由企业供给链和军队后勤系统共同组成的保障网络。它始于军事物资供给商和制造商,在军队后勤总部指挥控制下,经由战略级军事物流基地、战役级军事物流中心、战术级军事物流供用点,直至部队最终用户,形成相互连接的“链〞与“网〞。在后勤体系结构调整过程中,各国军队都力图运用高速开展的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紧密衔接的后勤体系,即军事供给链,把所有后勤工作全部纳入一个可以共享各种信息和组织统一行动的网络。当前,军事供给链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1〕具有高度整合性,供给链包括了军事后勤保障过程中所涉及军队内外的各种实体,整个供给链使用一个信息网络平台,其核心与关键局部是一个全军一体化的、单一的后勤信息系统。
〔2〕集后勤管理、后勤指挥、后勤通信、后勤情报、后勤保障等能力于一身。
〔3〕具有强互连性和相互适应性,其前端处于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后端是由军队后勤系统内部的各级职能部门构成的供给网络。
〔三〕后勤保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配送式保障成为后勤保障追求的最正确方式
配送式后勤保障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来源于近年几场局部战争。主动、精确地配送式保障已成为战斗力的重要增长点,并正以强大冲击力撞击着传统的“粗放型〞、“概略型〞保障模式。配送保障,实质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保障“管线〞中全资产可视性,精确预测保障需求,灵活调遣保障资源,采取多种手段主动地在所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为作战部队提供所需物资,使保障适时、适地、适量,到达精确高效。其主要特征为:在价值观念上以作战部队为核心,以保证作战部队最大限度地满意为职责,全力以赴在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地点提供正确的补给品;以对部队后勤需求的实时掌握为龙头,用对作战部队需求的准确预测代替传统的战前方案或战中申请;在后勤管理上,从管理静态的物资储藏转到管理动态的物资流,以有效管理的动态物资流取代固定的库存物资,以物流的速度取代物资数量;在运补方式上,以直达运补代替逐级前送,利用一体化的联运系统实现对作战部队的直达运补。
〔四〕军民融合的社会化保障愈加深入广泛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主要是依托社会办后勤,借助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把应该而且能够由社会办的事情交给社会,把担负非军事职能的保障机构移交给地方,精简、充实担负军事职能的保障机构,从而形成新的后勤保障体系。这样既能充分发挥社会效劳保障功能,又可减轻军队自我保障负担,军民两利,优势互补,解决“钱少事多〞的矛盾。实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后勤保障方式开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与国家经济开展密切相关,是以社会经济高度产业化、社会分工高度专业化、社会协作高度组织化为前提的。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客观上要求打破人财物资源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封闭与分割,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部队后勤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化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活效劳保障社会化、物资保障社会化、医疗保障社会化、运输保障社会化等。
三、军事后勤新变化给警务保障学科建设的启示
〔一〕在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信息知识理论、信息技术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员过硬的信息素质
当今时代,信息在后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急剧增强,信息成为后勤保障能力的核心要素。准确、可靠、实时、充分的信息,既可以显著地使后勤保障效益提高,还可以使后勤物质的储藏量降低。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准备把握警务保障的特点和趋势,掌握警务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本领。一般而言,信息素质是指在信息化条件下履行岗位职能所必备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的总和。要培养学员强烈的信息需求意识,把增强信息素养作为第一需要,主动求知,终身学习,动态开展,自觉进行信息知识的积累;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洞察力,善于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采集和获取信息。要培养学员精通相关的信息专业知识、掌握警务信息化的知识及信息化保障知识。还要培养学员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如获取、处理、传递、转化信息的能力。
〔二〕在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注意对后勤体系结构的研究
军事保障的新变化之一,就是供给链成为后勤力量结构的根本形态。各国军队都在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紧密衔接的后勤体系,即军事供给链,使后勤工作全部纳入可共享各种信息和组织统一行动的网络。军事供给链的高度整合性、强互连性和相互适应性,使其能够很好地满足军队的实战需要。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参与全球化的深入,各种风险有增多的趋势,跨地区、跨国突发事件也在增加。因此,对于处理这些风险事件的警务人员,其后勤保障也要有全局性及各地区公安机关良好的协调性。这样才能有力保障警务人员在处置事件时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既是当前形势开展的需要,更是未来开展的一个趋势。警务保障学科建设应力争走在时代前沿,为增强警务保障能力作出趋势研判。
〔三〕在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关注保障模式的调研和创新
在军事后勤保障中,配送式保障成为后勤保障追求的最正确方式,成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增长点。这种方式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保障“管线〞中全资产可视性,使保障适时、适地、适量,精确高效。当前,警务保障总体而言还处于一种“粗放型〞、“概略型〞保障模式。不管是对人,还是对财、物,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要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精细化的转变,就应该加强对各类警务资产根底信息的搜集、整理、研究。以此为根底,加强对警务保障各种资产的管理,借鉴配送式保障模式的经验,实现对各种警务保障“管线〞中资产的可视性,从而实现配送式保障。
〔四〕在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警务保障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可以说,警民融合的社会化保障也是未来警务保障开展的趋势之一。依托社会办后勤,借助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把应该而且能够由社会办的事情交给社会,把担负非警务职能的保障机构移交给地方,精简、充实担负警务职能的保障机构,从而形成新的后勤保障体系。实行警务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加速警务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后勤保障方式开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这样有利于不断提高警务后勤建设的质量效益。在警务保障社会化的研究中,要注意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生活效劳保障社会化。二是物资保障社会化。应该说,除了一些特殊的警备物资,大多数警务物资都可以实现社会化保障。三是医疗保障社会化。当前,警察作为公务员,在医疗方面享受着公费医疗。但公费医疗还存在一些限制,使警察在执行公务中产生救护的救护费得不到及时、充分的保障。因此,适当的参与一些商业保险,可以完善目前的医疗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库桂生,黄成林主编.军事后勤新变革[M].解放军出版社,2004.
[2]杨学强,黄俊等编著.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概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23.
[3]王光,张玲主持.“警务保障学科体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3.
作者简介:
陈永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系讲师,博士。
基金工程:
本文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根本科研业务费工程警务保障学科建设研究〔工程编号YJ1104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