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大学生
理论
社团
研究性学习
内在
逻辑
论大学生理论社团研究性学习的内在逻辑
[]大学学习的创新性和理论社团学习的自主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在理论社团中的主导地位。推动研究性学习在理论社团中蔚然成风,需要把握其规律特点,即社团自治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场域,兴趣爱好是研究性学习的原始动力,问题意识是研究性学习的质变引擎,标准指导是研究性学习的外在保障。只有把握理论社团中研究性学习的规律特点,才能把理论社团建成一个高效益的学习型组织,提高社员的素质能力,引导大学生真正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关键词]大学生 理论社团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6-0017-04 [作者简介]李宏伟,首都师范大学讲师(北京100048) 高校理论社团(又称红色社团、马克思主义社团)是在大学生和研究生间以学习、研究、创新理论为主的学生组织,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针政策、时事热点的主阵地。在理论社团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与社团自治,与大学学习的实践性、参与性、创新性等特点不谋而合。因为研究性学习凸显了学习者的创造性、批判性、主动性,即在掌握理论知识“是什么〞的同时,着重探究理论知识内隐的“为什么〞、“怎么样〞。实践证明,只有把握理论社团中研究性学习的规律特点,才能把理论社团建成一个高效益的学习型组织,提高社员的素质能力,真正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一、社团自治: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场域 自治性是社团建立和开展的最大特点,自治权是社团存在的根本要素。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国家保护社会团体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开展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高校学生社团一般经团委(社联)备案,由学生自发组建,如社团负责人的选举、社团的日常运营、社团活动的开展等,都由社团成员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具体到理论社团的活动中,无论是课题方向的选择、研究主题的圈定,都由全体小组成员讨论决定,共同完成。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社会调研、查阅文献、案例举证、现场辩论、专家讲座、分组汇报等,都可以灵活取舍。以笔者所指导的理论社团为例,成员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在分工与合作的学习、研讨过程中,势必要相互了解、消解隔膜、求同存异。此时,更要突出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以此彰显社团的活力与魅力。每一个学生既要立足自身,也要善于形成合力,以多角度的理论解读来揭示学习素材、研讨主题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学习的实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建构意义的过程,是一种内在心智转化过程,而过程的在场性能有效防止任何替代性。在研究性学习中,知识不再是文字的堆积,而被看作是个体对于世界意义的建构,学习者被看作是实践性的自由存在。“学习者内在于知识的生成,与知识构成一个共同的世界,学习因而是学习者与世界际遇时意义自由展现的历程〞。社团自治为成员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最大空间,在社团的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学会主动观察与思考提问,并能指出问题核心;学会活动组织、分工协作、邀请专家、宣传交流;学会倾听与鉴别,分析与比较,形成一家之言。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学习(主要分六个层次: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学习(主要分为五个层次:注意、反响、价值化、组织、价值体系性格化)、技能学习(主要分为七个层次:知觉、准备、模仿、熟练、复杂化、适应、创新)能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学习和成长相得益彰。 与课堂授课相比,理论社团中主动性学习的优势在于学习过程的参与性,“直接得到的总不能是一个观念,只有当他亲身考虑问题的种种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才算真正的思维〞。参与式学习能够打破传统的、单向度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客服客观外在条件对自身学习活动的种种限制与束缚,真正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实际参与、合作、体验和操作等活动,能够逾越学科屏障,内化和类化各学科间的知识,进而从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理论社团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能够彰显个人化的理解、反思、感悟,突出学生个体经验过程的能动性及与对象的互动性,真正实现主动与受动的统一。 当然,由于社团成员在知识背景、专业方向、成长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加之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经验还比较有限,活动组织的过程、研究探讨的结果可能并不完美。但重要的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果断选择,从而获得知识或结论。遵循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研究性学习中应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根底来建构知识。因为个体在进行理论探究时,头脑中并不是空的,先前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已在头脑中保存着一定的认知图式。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认知图式。 二、兴趣爱好:研究性学习的原始动力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协会、社团多是基于成员的共同志趣目标而建立的,高校学生社团的创立也是根源于大学生的共同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但我们要客观、清醒地认识到,理论社团只是大学的“选修课〞,不是“必修课〞,假设非自愿,实难强求。兴趣爱好是维系理论社团学习活动的纽带,是社团生存开展的原始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好读书,读好书〞、“好学习、学好习〞为兴趣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培育能力。人天生的好奇心能自发推动个人寻求知识、真理、智慧,尤其是对风华正茂、争强好胜的大学生而言,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多、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内在兴趣与好奇心和求知欲交织在一起,尝鲜的心态、好胜的信念愈发强烈。以爱智求知为初衷而参加理论社团的大学生年龄相仿,大多有着相似的社会阅历、知识水平以及人生经验,新鲜事物容易引发年轻人的“兴奋点〞,一旦锁定目标和典范,会矢志不渝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