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灾后重建家园对策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1590390

大小:20.77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灾后 重建 家园 对策 研究
灾后重建家园对策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到9月4日全省受灾的县(市)52个、乡镇622个,其中特重受灾县(区)7个,严重受灾县(区)14个;进水城镇127个、村屯4830个,受灾人口850多万人。受灾农田312万公顷,成灾面积290万公顷,绝产面积230.5万公顷,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40亿元。水毁公路路基路面2253公里,桥梁327座,涵洞1963道;通信光缆电缆线路120230多公里,停产企业741户,铁路中断376处,受灾油井1372口,被迫关闭440口,全省总计直接经济损失296亿元。全省因江水损毁房屋总数71.4万户、计184.1万间,倒塌86.17万间,损坏98.64万间。其中:村镇损毁房屋62万户、157万间,倒塌82万间,损坏75万间;城镇损毁房司9.4万户、27.81万间,倒塌4.17万间,损坏23.64万间。全省仅损毁房屋一项损失应达近百亿元,先后有216万人被紧急转移到高岗、坡地进行临时安置。 嫩江、松花江流域洪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异常的集中降雨 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的直接原因是降雨异常偏多,特别是嫩江干支流,从6月到8月三个月的降雨量普遍在550毫米以上,均超过了全年平均总雨量。其中阿伦河、雅鲁河两个支流地区雨量多达700-202300毫米,比年雨量多一倍至一倍半,超过了历史极值。这次降雨过程主要不是来自于松花江、嫩江本身,而是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嫩江各个支流。7月中旬至8月中旬,嫩江流域几乎天天下雨,不但降水量大,且多为大暴雨,又常迭加在一起,全部涌入嫩江,致使齐齐哈尔下游江桥水文战洪峰水位最高达142.73米,流量为25900立方米每秒。按原设计洪水成果分析,约为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2、水利根底设施相对薄弱 在这次洪水中明显暴露出XX省水利根底设施相对薄弱的问题。一是嫩江、松花江干流上没有骨干控制性工程,调节能力差,一遇大的洪水只能靠加高堤坝和消耗巨大人力、物力来抢险。松辽委有关专家指出,松嫩流域的防洪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所谓体系,从工程方面说,它至少包括大型的控制工程和完整有效的堤防体系。XX省水资源总量792亿立方米,可控制能力不到15%,而辽。 公共建筑、根底设施、景观设施等人工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为居民营造根本的生存空间,奠定“家园〞进一步开展的物质根底。 自然环境的“重建〞。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不仅破坏了人工建造的环境,而且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原有适应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变得相对恶劣。仅凭借自然界自身的调节能力有时已缺乏以恢复原有的平衡,所以必须经过人类外加的力量,使之恢复原有的或到达更好的生态状况。这是“重建家园〞中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之一。 ②非物质方面的“重建〞 非物质方面的“重建〞,即通常所指“软环境〞的建设工作,它包括灾区人民精神生活、生存空间气氛、对未来的认知等多言面的因素,其中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生存空间气氛的“重建〞是灾区“重建〞工作“软环境〞方面的重点。 总之“重建家园〞不仅仅是简单地恢复受灾前原有的一切,“重建〞应当是站在更广阔的时空范畴内,站在更高的视角上,为灾区人民环境的开展提供优化空间。简言之,要“重建〞一个既符合当地人民生活习惯 ,又能适应当代文明和未来开展的“家园〞。 (二)国内外重建家园的理论与实践 1、国外经验 ①美国 美国人少地多,人口密度较低,其居住在洪泛区内的人口仅为3000万,美国对洪水采取的是回避的方式。 5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加强洪泛区管理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洪泛区的土地价格廉价,投资少、效益高,所以很多商人愿意在此投资。但是,国家为了防洪却要花费大量的财力,间接地表现为用国家的财力保护了小局部人的利益。为此,国家规定了在洪泛区投资事业其财产保险费率大大高于一般地区,通过提高保费率这个经济杠杆增加投资的本钱,促使人们主动回避洪灾,从而为防洪提供条件,防止了重建的巨大损失。 ②日本 日本的洪泛区占国土面积的2023%,在洪泛区内集中了全国50%的人口和全国70%的资产。日本的洪水流域一般只有几百平方公里或几十平方公里。因此,日本的防洪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不让洪水泛滥,采取筑堤坝的方法,标准一般可防20230至200年一遇的洪水;二是建立整套的洪水预警避难系统,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经常进行防洪演习,还设计了避难图,让公众知道洪水危害的程度、进展的速度和紧急疏散的路线,告诉人们如何避难。日本是在1960年专门立法,从国家财政收入中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治山治水。由于防洪标准较高,所以洪水造成损失相对较小。限于狭窄的国土,日本重建多为原址重建,以提高防御能力为主要防范措施。 2、国内经验 ①三峡移民工程 三峡移民工程是我国最大的一项“重建家园〞的工程,涉及19个县市、20236个集镇和近5万多平方公里水陆域面积上近1400万人;其中移民118万多人。1992年开始,三峡库区移民和城市(镇)迁建工程开始,将进行到2023个。另外还将淹没文物古迹44处,其中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6处。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到202223年的时间段中,库区主要城市(镇)平均用地将扩大5倍,平均人口规模增长2.75倍。 据有关专家统计预测,由于耕地较少等限制因素,移民工程将2/3的农村移民安置进入城市(镇)。三峡移民工程将大大地提高三峡库区的城镇化水平,是一个特殊形式的区域城镇化过程,同时对改善库区自然生态环境也是一个机遇。 有关专家认为,限于各种条件,三峡地区城镇的开展将会局限于长江沿岸,长江将作为三峡地区最重要的开展轴。这条开展轴将集航运交通、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旅游文化长廊等功能于一条,所以不能简单地仅注重大量开展城市(镇),集聚人口,推进工业化,而是应以“点――轴〞开发为根底,同时沿中心城市和长江主轴向纵深地区延伸,使沿江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开展,沿交通轴伸向内陆的贫穷地区,形成城镇化的“次轴〞。主轴与次轴结合,再与纵深地区的陆域交通连结,形成城市(镇)体系的“鱼骨式〞网络骨架。这样,既有利于三峡地区城镇化进程,又便于长江其它功能的发挥。 ②安徽灾后重建 1991年我国淮河流域、太湖流域、松花江流域、长江流域、长江中游及淮河支流、沂沭泗水流域等先后发生洪灾。其中XX省属受灾最重省份之一,全省27万间房屋倒塌,其中50万全倒户倒房165万间,近千万人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 XX省迅速明确了灾民建房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贯彻生产自救方针,坚持以自力更生、互助互济为主,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做到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经过努力,至1991年11月2023日全省50.18万全倒户全部解决了过冬住房。至1994年全省90%以上的倒房户都住进了统一规划后新建的砖瓦房。 安徽灾后重建中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坚持统一规划,先规划后建设的原那么;②坚持灾后重建工作有新的起点,将灾民建房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房屋建筑上永久性住房一定是砖瓦结构;③坚持“一步到位,分步实施〞的灾民建房方针,量力而行,能建主房建主房,不能建主房先建附房,或先打楼房的根底,分步实施,分年建成;④坚持把灾后重建和农村经济开展结合起来,带动乡镇建筑业和乡镇建材业的开展,同时和开展庭院经济开展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⑤坚持自力更生为主,明确提出了灾后建房资金筹措坚持灾民自筹为主,保险公司赔一步,亲戚朋友借一步,银行贷一点,国家适当支持一点的“一个为主,四个一步〞的方法;⑥建房施工中,专业队伍作技术指导和灾民建房户在工料上辅助相结合;⑦灾民建房中坚持对灾民建房统一管理 ,统一技术指导,确保灾民建房质量,有的地方还提出统一供料,保证建材质量;⑧群众发动广泛,灾民建房热情高,积极性大,信心足,在灾民建房工作中,注意把政府的有效组织和农民的积极主动参与相结合;⑨抓好试点,取得经验,指导全省灾民建房工作;⑩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灾民建房工作。 ③唐山灾后重建 XX市于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地震是世界近代地震史上死亡人数最多,损失极大的灾害事件之一。其后唐山的建设表达了成功的重建对策,今日唐山成为具有综合减灾能力的新城市,并因“科学而热忱地解决了住房、根底设施和效劳设施的杰出典范〞于1990年11月13日获联合国颁开展的“人居荣誉奖〞。 唐山综合减灾能力主要表现在。①总体规划贯彻建设小城镇方针,落实一系列减轻城市灾害的战略措施;②因地制宜落实“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护环境、减轻污染、避灾疏散〞的原那么,对城市土地作了科学的功能分区,划出不同地区条件采用的建筑结构类型、建筑层数、划出不宜进行建设的地段范围,作为城市造林绿化带;③按照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影响小区划所确定的地震烈度设防,并根据不同建筑功能采用不同建筑结构类型,使之到达“小震不坏,大震可修,中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那么;④城市生命线工程在各种灾害来临时能保证正常运行;⑤防止城市灾害连锁反响,例如防止城市地震灾害诱发火灾,按抗震要求加固了城市上游的陡河水库,加大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另外,唐山重建中也考虑到非工程对策,尤其是社会目标综合机制(防灾的技术手段、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