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素养
导向
初中化学
单元
教学
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单元教学
孙美琪 王锋
摘 要:开展单元教学是实现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转型的重要抓手。在初中化学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单元教学设计的原那么,研读课标分析教材,结构化单元知识内容,规划单元学习目标和素养目标细化,制定教学策略,设计学生活动和选编单元作业进行评价,最后在反思与总结中促进单元教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单元教学;自然界的水
开展单元教学是实现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转型的重要抓手。单元教学是指教师基于对课程标准、教材等进行解读和分析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及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整,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明确单元、每课时对于实现核心素养的作用和具体的阶段性任务,进而采用最合理的教学策略,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1]。单元教学设计促进教师观念的改变,从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向关注学生观念的形成,通过设计素养导向下的学习活动并指导学生完成,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2]。因此,单元教学设计应以“单元〞为一个教学的整体,依据课标、教材、学生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注意单元与课时、前后知识、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知识传授与实践研究四个方面的相结合[3]。
下面,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自然界的水〞单元教学为例,探讨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单元教学。
一、研读课标 分析教材 进行单元内容结构化
教师通过研读课标不断增进对学科的理解,提升学科观念和思维方法的展现和提炼的能力,实现知识和素养的融合,促进由“知识为本〞到“素养为本〞的转变。水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物质,课标中关于“自然界的水〞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建议分散在五个主题中。教材安排四个课题,将社会现实问题与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将化学根本概念和实验根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通过梳理,对本单元知识内容进行结构化,如图1。
二、解读单元核心素养 完成单元学习目标规划和核心素养目标细化
在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的根底上,解读本单元承载的学科素养,关注学生学科观念的开展和学科能力的提升,分析学科素养和关键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梳理整合,本单元应以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社会责任作为主要开展的核心素养贯穿整个单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的渗透。由此规划单元学习目标如下。
(1)了解水资源的状况,能从节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保护水资源。掌握过滤、蒸馏等水的净化的常见方法。通过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从文字表述、微观模型、符号表示这三重表征认识水的组成。认识化学式的含义,掌握化合价的一般规律,能结合具体实例书写化学式,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等相关计算。
(2)通过资料、实验收集证据,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对水的组成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实现问题的解决。初步建构分析物质组成的思维模型。建立元素守恒的思想和物质分类的思想,形成从多角度认识身边的物质的思维。
(3)具有平安意識和绿色环保可持续开展的理念,将水和化合价、化学式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分析和讨论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开展的促进作用。在体验人类认识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敢于质疑、崇尚科学、不迷信权威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单元目标的达成依赖于每个课时的积累,应找到单元素养目标在每课时的平衡点。因此我们又从核心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三方面进行核心素养目标细化,见表1。
在素养目标细化的根底上,进一步制定每课时的具体目标。例如,课题3的课时目标如下。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现象,分析水的宏观元素组成;结合氢气燃烧的定量实验分析水分子的微观构成。从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开展对物质的认识,形成文字表述、微观模型、符号表示这三重表征的统一性认识。
(2)以水为例,体验并了解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分法〞和“合法〞),初步建构分析物质组成的思维模型。建立元素守恒的思想和物质分类的思想,形成从多角度认识身边的物质的思维。
(3)通过资料、实验收集证据,对水的组成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4)在体验人类认识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敢于质疑、崇尚科学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分析学生素养提升的起点 判断学生素养提升的障碍点
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有了初步认识,对物质的认识处于从对具体物质的识别向对具体物质的研究阶段过渡。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实验根本操作技能,能根据教材中给出的问题开展实验探究,能从物质及其变化的事实中提取证据,得出合理的结论。通过第三单元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学习,奠定了本单元对水的元素组成和微观结构认识的根底,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但是,学生对于水的组成是如何确定的并不了解,还不能有意识地从宏观和微观结合上收集证据,需要加强利用数据、图表、符号等处理实验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依据证据从不同视角分析问题。由于学生还没有形成用化学符号描述简单物质及其变化的意识,宏观现象、文字表述、化学符号三者还不能熟练地统一起来,所以缺乏微粒的观点,几种微粒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也容易混淆。因此,对如何利用化学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简单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开展实验,以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四、制定单元素养目标达成策略 促进目标的达成
(一)基于生活视角设计驱动性问题,增强学生利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系统地掌握“水〞的学科知识,形成从化学视角认识、解决与水有关的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化学的学科价值,在教学中,每个课题可以提出基于生活视角设计的驱动性问题,落实“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的课程理念。
(二)基于化学视角设计结构化的“认识思路〞和“核心观念〞,提升学生知识结构化水平
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知识结构化水平,促进学生从知识向核心素养的转化。本单元“认识思路〞和“核心观念〞的结构化设计尤为重要。例如,依据化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形成物质的分类关系图(如图2);从学科本原对物质的认识过程进行概括,可以形成元素守恒思想下研究物质组成的思维模型“分法〞和“合法〞(如图3);利用元素观与微粒观,建立起研究物质组成的思路: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如图4);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及相互之间进行进一步的关联就构成了学生多角度认识物质的思维模式(如图5)。教学中要注意“认识思路〞“核心观念〞等模型的建立不能由教师直接给出,需要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教师可以提供化学史上科学家的研究或其他资料作为范例和启发,结合板书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如图6)。
(三)基于科学的视角开设不同功能的实验,开展证据推理和科学探究素养
教材安排了多个实验,功能价值不同。“过滤和蒸馏〞侧重掌握根本实验操作技能,学会混合物别离的方法;“软硬水的鉴别〞侧重帮助学生掌握软硬水的区别。这两个实验都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实验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而氢气燃烧和电解水实验作为验证性实验,侧重引导学生围绕水的组成问题,开展实验探究。探究型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开展了证据推理和科学探究素养。
五、设计重点学习活动 落实素养培育的阶段目标
前面的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每个课时要进行重点学习活动的设计。在设计课题水的组成学习活动中,有六个教学环节:1.情景驱动、问题探究→2.宏观认识水的元素组成→3.微观认识水分子的原子构成→4.开展素养评价,促进素养达成→5.构建物质的分类观→6.归纳总结、思维建模。其中,局部环节设计见表2。
六、选编单元作业 进行素養评价
根据课程内容和单元教学目标,精选编制单元作业,使“教、学、评〞活动有机结合,同步实施,形成合力,形成素养的诊断和开展功能。单元作业的选编,应始终关注单元教学目标,平衡单元与课时,创设真实情境,将知识与能力考察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相结合。例如,编制本单元作业中的题2和题8如下。
题2.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茶多酚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热水,易氧化变色,略有吸水性。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步骤可简述为:
题8.完成以下调查:
(1)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情况。
(2)调查家乡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情况。
(3)调查学校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法。
(4)你认为怎样防止水污染和节约用水,说说你的金点子。
单元教学设计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新的途径,不仅可以按教材编排的单元进行,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重新整合与编排教学单元。单元教学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更关注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遵循学生认知开展的规律,进行问题驱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形成化学观念、学科能力和学科思维方法,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开展与水平的进阶,促进课堂教学由“知识为本〞到“素养为本〞的转型[4]。
参考文献:
[1]张志杰,何彩霞.基于“模型认知〞开展的单元教学设计[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2(6):20-25.
[2]王磊,黄燕宁.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反思——以“氧化复原反响〞教学单元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3):9-11.
[3]杨晓彦,傅兴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化学,2022(9):12-14.
[4]王爱富.基于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索[J].化学教学,2022(9):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