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蒙氏节具体实施方案 .doc
下载文档

ID:1580184

大小:22KB

页数:15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年蒙氏节具体实施方案 2023 年蒙氏节 具体 实施方案
“蒙氏节〞具体实施方案 “蒙氏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1909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1913年~1915年,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仅仅美国就有2022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192023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 根本原那么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同的教育。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开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开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觉察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在蒙台梭利看来,在幼儿的心理开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她说:“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开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根底上的。 1.秩序的敏感期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2.细节的敏感期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这说明幼儿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儿和成人具有两种不同的智力视野。 3.协调性敏感期这是在幼儿开展中最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幼儿通过个人的努力学会走路,并逐渐取得平衡和获得稳健的步伐。应该在2到3岁时出现。 4.触觉敏感期幼儿会朝着外界的物体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力代表幼儿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正是通过手的活动,幼儿才能开展自我,开展自己的心灵。 5.语言的敏感期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当他说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在蒙台梭利看来,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开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蒙氏教育对孩子的将来开展都有什么好处。——zt2023-03-0510:33蒙氏教育是教育的第一个目标,也就是首要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人格健全是全面的,它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孩子的各种能力,所以对于孩子的智力、品德、待人处世、社会交往、对自己的控制等等这些方面都是着重要培养的,要培养这样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就是完整的人。所以蒙氏教育内容也是非常宽泛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理解,认为蒙氏教具就是操作那些教具,这种认识只对了一半,因为教具只能是蒙氏教育内容的一局部,他不能承担全部的内容。还有一局部教育的内容,因为要培养那种健全的人格,光靠教具这局部内容缺乏以完成,还需要有非教具的内容来补充,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人。 非教育的内容就是不用教具也关系到人格培养的有什麽。要进行健康教育,进行道德、品德教育,进行美感教育,进行社会性教育,还要进行和平教育,还要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刚刚说的这些都不是通过教具培养的,它要通过参与很多实践活动,所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培养孩子成为人格健全的方式。 所以从这点出发,蒙氏教育和我们现在在中国幼儿园中,教育部制定的规定、刚要也好,要幼儿全面的发张是一致的。当然蒙氏教育中的孩子更具有特色,它的特色点在哪里。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第一个孩子的独立能力很强,这独立能力表现在他对自己的料理,生活的料理,对环境的关系,对自己的控制都很强;再一个,孩子能够自主自己的学习,就是说你给他一个学习的条件之后,他会知道我该怎么选择,选择了以后就会用它,小的时候是教具,大的时候就是书本,就是资料,他会自己去用,用的过程他能专心,他要取得一个结果,也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是蒙氏教育孩子最强的。成功蒙氏教育出来的孩子具备这个能力,这是长远的效果。 再有就是孩子的知识是非常渊博的,因为蒙氏给他提供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方面很多的知识。孩子的读、写、算的能力准备是好的,因为我们在中国教育中,总是一个教育缺乏他的前期准备,蒙氏不是,书写前的准备要准备很久,才进入孩子的书写能力,所以这个读书算的准备在前期,就是进去正规上小学之前已经做里铺垫了,就是手的铺垫,对文字认识,对认字的认识是用圆形带着字,那么孩子就对字感兴趣,对字的笔顺有了了解,教孩子认字,孩子可以从笔顺走,已经给孩子做了很好的铺垫,他不求数量,但他追求这个准备,预备性的工作的做的很好,所以这些难道不都是为他下一阶段的开展和学习做好准备吗。所以蒙氏教育出来的孩子是这样的。 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的出发点——儿童生命的发现。以自由为科学的教育学的根本原那么,透过观察发现儿童生命的法那么。 以“工作〞为核心而形成其教育体系。 蒙氏教育的目的。个别儿童人格的完成,建设和平的理想社会。 蒙氏教育的真正根基。儿童与成人的本性是不一样的。 蒙特梭利的自由观: 自由的本质 一、自由是儿童生命的法那么,是人类与生俱为的权利 二、自由非放纵,而是一种“活动的自由〞 三、自由非放弃,而是一种“智力的自由〞 四、自由是以不违反共同的利益为原那么 五、自由必须与自然法那么或社会状态相配合 真实的自由是透过教育的授助而使潜藏的导引力量得以开展的结果,是属于活动的、智力的、纪律的自由。 自由的结果 一、独立是自由的先决条件,但也唯有透过自由活动才能获得独立 二、透过自由才能产生坚强意志 三、透过自由才能产生内在纪律 存在生命本身即具有一种进化的力量,不可能导致破坏性的行动 四、透过自由才能表现服从能力 大自然已给予顺从的驱策力,顺从是正常人类的特征 五、透过自由才能产生对智性的爱好爱必管教——家规的建立与执行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管教孩子那么必须学习。假设能在爱与管教中寻得平衡,就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行为。 当我刚从美国回来时,参加朋友的聚餐,很惊讶的看到孩子们吃完饭,在餐厅里追逐嬉戏,而效劳生端着热菜穿梭其中真是险象环生,但只见父母毫不担忧地忙于交谈。有时坐公车,看到年轻的妈妈放纵小孩,在座位上跳上跳下且大声吵闹,却不加以劝阻。 虽然,餐厅和公车里都是公共场所,也不需要特别安静的地方,但是否想到孩子的行为会干扰他人呢。 相信天下父母都深爱孩子,也关心他们,可是仅有“爱〞是不够的。两、三岁的孩子还不能自我约束、区分是非,一定需要父母的管教况且每位父母都拥有天赋的管教权,有管教才能让孩子有规可循,也才能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行为,开展健全的人格。 寻找爱与管教的平衡点在倡导民主教育的今日,与昔日长辈权威式的管教的极端差异中,现在父母对自己的管教方式产生了困惑与冲击,而有种逐渐管不住孩子的乏力感,失去“做父母“的信心与能力。 “爱〞与“管教〞在孩子人格的建立与成长中是并重的,缺一不可,两者需保持平衡。因为如果偏重权威而缺乏爱的管教,会使孩子心中充满畏惧,没有主见,对父母的服从也只是因为害怕。如此,父母与孩子之间将树立隔膜,使亲子关系不佳,沟通也就愈发困难。 倘假设只有爱,却没有适当的管教,孩子会因缺乏行为标准,而自制力低落易以闹情绪控制父母,与同伴的人际关系也不好。 父母要在“爱〞与“管教〞中找到平衡点,确实需要多费心。首先,要用心去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能力和特质,然后夫妇俩共同沟通协商,具体讨论在哪方面的管教需加强。哪方面的情绪没有被顾及。最后在与孩子一起制定家规,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可以做〞。 在说明理由后,应赋予孩子责任。当孩子一定要选择做“不可以做〞或不去做“必须做〞的事情,他就得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父母一定要与孩子一起遵守,如此才能帮助孩子从内心产生自律。 家规的制定 每个家庭的管教模式都不一样,您不能将别人成功的管教模式套在您的孩子身上。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质,我们先要了解自己的管教目的及孩子的需要,再决定如何协助孩子。一般常见的家规包括:教导孩子料理自己的事,培养良好习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孩子去做,切勿凡事代劳。父母宜从小鼓励孩子料理自己的事,并依孩子的能力要求孩子分担家务。如此,孩子不仅能学习独立,也能从中肯定自己的能力,增进自信心。 所以,父母应衣自家生活习惯及孩子的需求,制定一些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习惯的常规。比方:就寝、起床的时间,吃饭时不看电视,饭后帮助收拾碗筷,饭后必须刷牙""等。此外,父母应防止设定太多的非必要的规矩,使孩子因做不到而放弃。父母也要依家中不同年龄的孩子修改常规,例如:3岁与15岁孩子的就寝时间不可能相同。 教导孩子有公德心、有礼貌 在蒙氏幼儿园里,老师教导孩子应该爱惜教具,使用后完整归回,好方便下一位小朋友使用;想介入别人的工作时,也会事先询问可否一起玩或工作;得到别人帮助时也不忘说“谢谢〞等有礼貌的表现。 虽然公德心是由大人教导给孩子的,但父母一定要先“以身作那么〞。例如:教导孩子不可随地丢垃圾,父母也要随时遵守。记得我孩子小时候,出外玩时如果找不到垃圾桶丢手旁的垃圾时,一定会放到我的手提袋或口袋中,带回家丢,而因养成了他们今天不会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教导孩子尊重别人,不要打搅别人 在蒙氏教室内的孩子不会大声喧哗,惊扰其他小朋友的工作,因为老师轻声的教导他用室内音量说话。 父母在教导孩子如何尊重别人时,应先尊重自己的小孩,以“同理心〞去了解孩子的感受。例如:当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情时,不去打搅他,这便是一种尊重。如此,孩子也会学习等待,当妈妈和别人说话时,知道不去打断。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更应随机教育,让孩子也以“同理心〞去体谅别人的感受,进而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教导孩子正确道德观念、学习自律 父母应教导孩子学习以无愧于心的态度行事,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做坏事或违规的事,不是因为怕受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