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论麻阳
花灯
历史
演变
人文
生态
保护
湖南
视频
论麻阳花灯的历史演变及人文生态保护_湖南麻阳花灯视频
:麻阳花灯历史渊源久远,随着时代的开展与变迁,经济大潮的影响,麻阳花灯的生态环境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麻阳花灯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为难境地。本论文着重探讨麻阳花灯的历史演变及人文生态保护,以此为麻阳花灯寻求更好的生存及开展方式。 关键词:麻阳花灯;音乐舞蹈;传承;开展 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苗族占总人口的 79%。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花灯〞艺术源远流长,已有“南方二人转〞之称。“麻阳花灯〞是广泛流传于湖南省麻阳境内每个村寨的“花灯歌舞〞“花灯演唱〞以及通过改革开展创新的“花灯戏〞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是扎根在五溪地区乃至湘楚大地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它从外省传入麻阳,吸收了江南小调的柔美,与当地文化的粗暴、神秘等相交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苗乡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麻阳花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具特色的表演程式,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一全国稀有剧种曾一度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虽然麻阳县不懈努力地保护、创作和传承,并取得一定成果,但今后的抢救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一、麻阳花灯的历史演变 〔一〕麻阳花灯的起源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沅水支流辰水〔又称锦江〕流域,古属五溪蛮地,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是苗族的聚居地,两汉、三国〔公元前206至公元281年〕时期,分属沅陵、辰阳两县。“五溪蛮〞“武陵蛮〞“盘瓠蛮〞,系指居住在武陵山区的民族集团,统治者将南部氏族反对者统称为“蛮夷〞,并以重兵征讨。麻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屯兵驻勇的桥头堡。驻扎在麻阳的兵勇,多为汉族人。他们长期与这里的苗人往来,后来,由于汉人的陆续迁徙到此,以及与苗人互通婚姻,使得麻阳较湘西、黔东其它遥远的苗族地区,更早、更多地接触到了汉族文化。苗、汉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于是便出现了源远流长的麻阳花灯。花灯流传的历史极为悠久,源远流长,据老民间艺人聂榜榜、张冒冒等口述,早在公元六一八年,唐朝统一后,随着封建经济的开展、身后的安定,也相应地带来了文化的兴盛,因而民间歌舞也十分流行。如唐朝就有过薛刚反唐,大闹花灯,打死太子,惊煞龙王的传说。这就说明在唐朝兴盛时期,就出现过花灯。 〔二〕麻阳花灯的开展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灾难深重的历史中,一些民间的“灯班〞及花灯艺人为谋生计,以乡村为活动场所,没逢新年去各家各户“送灯〞,从此,花灯得以在民间扎下了根,逐渐地开展成为娱乐性很强的群众性文艺艺术活动。据考证,清朝乾隆年间民间花灯表演艺术得到了开展和普及,不管城镇还是乡村都有花灯出现。1765年辰洲府志十四卷十一页记载:元宵前数日,城乡多为剪纸为灯,或龙或狮及鸟兽状,十岁以下童子扮演采茶、秧歌诸故事,至十五日夜,笙歌鼎沸盈于达旦,仕女聚欢,统曰“闹元宵〞。这里第一次明确地记载了当时闹花灯的情景、时间、地点、演唱的内容,参加观灯的人员和活动方式。花灯在麻阳却被封建贵族压制不能等大雅之堂,百般摧残,可是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浓厚的乡土风味流传在人民之中,象一枝曾芳吐艳的绚丽花朵扎根于西晃山下,飘香在锦江两岸,普及每个山村角落。每一台灯班演出时,男女老少跟着灯班,少那么几十人,多那么百余人,真是一人唱灯百人和。 解放前,群众性的花灯活动,普及麻阳的村村寨寨,活动也比拟频繁,但是从内容到表演还是有它的局限性,有点表演比拟单调,少局部内容掺杂着不健康的东西,加上封建文化的摧残,花灯这一艺术形式,几乎快奄奄一息了。光绪二十七年间〔1901年〕,麻阳花灯艺人聂榜榜用阳戏刘海砍樵的套路,表演花灯曲目癞蛤蟆拜年,麻阳花灯始有“灯戏〞之称。从这可以看出麻阳花灯借鉴了戏剧表演艺术,使它的表演得到了提高。地方傩戏、阳戏、辰河戏对麻阳花灯影响较大,其道白、台步以及伴奏形式被吸收在表演之中,并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舞姿套式。新中国成立以后麻阳苗族花灯得到蓬勃开展,地方政府对花灯进行了重点的保护和挖掘整理,成立了大量的花灯班,麻阳花灯从此登上了大雅之堂。 〔三〕麻阳花灯的现状 麻阳花灯戏剧团在不断挖掘民间花灯歌舞的根底上进行传承与创新,将麻阳花灯与戏剧表演有机的结合,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民族风格的小戏――麻阳花灯戏,通过演出交流,吸取花灯舞蹈的精华,丰富了花灯艺术的表演,由原来的二人舞开展到多人的群舞。1990年被收入于湖南地方剧种志。2023年元月中旬,麻阳花灯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二批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麻阳花灯的人文生态保护设想 麻阳花灯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开展,让人们看到了久违了的麻阳花灯舞蹈,听到了它独具特色的舞蹈音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其它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等汉民族舞蹈音乐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相比之下,挖掘并创作的麻阳花灯音乐、舞蹈作品太少,一些作品缺乏鲜明的民族特征,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麻阳花灯及生态环境是现阶段我们舞蹈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我们也应该为其传承开展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一〕麻阳花灯的生态环境的保护 要想保持麻阳花灯原汁原味的被保护起来,就得先保护它的生态环境。对已经恶劣的生态环境进行重新建设和保护,使其生态环境能恢复到良性状态。对于“麻阳花灯〞这一全国稀有剧种,应把人们口头上的口号变成实际行动。首先让麻阳人民认识到麻阳花灯是非物资文化遗产,将保护的对象扩大到文化遗产遗存的区域,并引进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方式,强调主人翁的精神为麻阳花灯未来延续和开展铺垫道路。这样全民总发动将保存的是整体的文化内涵,应参考麻阳传统民俗,通过正式制度的相关法律政策,保护传统苗寨的整体自然生态环境和具有典型性的与麻阳花灯生态相关的文化元素。 〔二〕加强麻阳花灯音乐、舞蹈的创作 现阶段,舞蹈音乐创作人才的匮乏,使舞蹈的音乐滞后于舞蹈的开展,同时也影响了舞蹈艺术的高水平创造。麻阳花灯舞蹈的开展依靠于舞蹈音乐创作的开展。麻阳花灯舞蹈音乐的创作既要反映麻阳人民的民间生活,又要具有时代精神。麻阳花灯舞蹈音乐的创作应当真正的掌握麻阳人民的生活习俗、心理素质、共同语言与音乐风格的关系,把从民间挖掘的、有限的民歌和舞曲素材进行提炼、加工,从中开掘出民间固有的舞蹈音乐风格与艺术规律,然后积极借鉴、吸收外来营养,才能使满族舞蹈音乐既有自身特点又充满生机。 〔三〕突出麻阳花灯的音乐舞蹈特点 音乐在舞蹈艺术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常用“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来形容音乐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地位。麻阳花灯舞蹈音乐的创作者不仅要掌握麻阳花灯音乐的风格特征,还要了解麻阳花灯舞蹈的韵律特点,把麻阳花灯舞蹈和麻阳花灯音乐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具有影响力的舞蹈音乐作品。对于有些失传的舞曲应根据麻阳花灯音乐的特点和舞蹈的动律特点、表现内容等进行新的创作。舞曲的伴奏音乐应该是富有形象性、旋律性、充满热情和舞蹈性的,舞蹈音乐应充分和动作和谐配合,相映生辉,共同担当起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麻阳花灯舞蹈音乐创作形态应该是多样化的,从而适应不同舞蹈种类的要求。 〔四〕创新传承模式,音乐舞蹈教材化进课堂。 将麻阳花灯引进课堂教学,开设一门新课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作为支撑,所以是一项长期艰难的工作。作为外乡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我系经常组织舞蹈专业生编排了许多优秀的文艺节目,参加了许多大型文艺节目的演出,比方,怀化学院五十周年校庆文艺汇演,中国教育电视台演出的民族舞蹈剧目等,这让学生不仅得到了民族原生态特色舞蹈的熏陶和锻炼,在舞蹈的技术技巧上更是提升了一个空间。但如果将麻阳花灯引入课堂,在舞蹈动作上就会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将动作统一化、标准化、系统化。动作也将会由简单变为复杂,更具有难度性,学生的表现力会更加丰富,技术技巧得到提升,也能让麻阳花灯能够更好更快地传承和开展下去,在表演时就会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麻阳花灯不仅是麻阳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汉民族与麻阳少数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对麻阳花灯的研究,还仅仅是一个开始,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搜集整理和研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音乐、舞蹈的根底上,创作出更多、更好、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音乐、舞蹈。在其传承开展上,麻阳花灯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品牌、经营自己的系列文化产业,找到自己的特色,才能得到更好地生存和不断的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 李静,怀化学院音乐系讲师,从事舞蹈教学及理论方面的研究。 本文系怀化学院科研资助工程:“麻阳花灯音乐舞蹈研究〞,工程编号:HHUY20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