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docx
下载文档

ID:1578039

大小:21.42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艺术设计 民族文化 符号 应用
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 摘   要:民族文化符号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标志和象征,是传递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主要载体。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符号所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且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艺术设计领域之中。然而,从事艺术设计的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自己对民族文化意蕴的理解与感悟,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艺术设计的突破与创新。本文从我国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出发,分析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途径。 关键词:艺术设计;民族文化符号;文化传承;品牌观念;设计者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3)02-0051-02 民族文化符号主要是指蕴涵有特定文化与历史意义的符号,其中包括民族语言、图腾符号、文字符号以及实物符号等,具体表现为动作、语言、音乐及图画等多种形式。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开展,历史文明的开展进程也随之不断进步,表现在艺术设计方面就是对其文化内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保障艺术设计的健康可持续开展,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艺术设计之中是非常必要的。对新时代的艺术设计而言,民族文化符号在其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这对深化艺术设计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底蕴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促使我国的艺术设计树立起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一、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一)文化传承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开展,文化多元化的现象愈演愈烈,艺术设计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不同国家之间的艺术设计竞争更为剧烈。所以,如何在竞争的洪流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成为艺术设计行业的“领头羊〞,是我国现代化艺术设计的重要任务。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国艺术设计行业的根基与源泉,是艺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民族文化符号作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与精髓,把这一系列元素应用到艺术设计领域之中,不但能够极大的提升艺术设计的内涵与文化价值,而且可以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进行传承与发扬。 (二)树立品牌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当今,任何一种文化、一个行业以及一种商品等之间的竞争元素有很多,但品牌确实是影响其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可以对文化、行业或者商品等的价值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其成败的核心因素。对艺术设计而言,品牌是其在国际社会中影响力大小的至关要素。而具体到我国艺术设计行业,树立品牌是当前的核心任务,民族文化作为艺术设计的主要源泉,只有建立在本民族文化根底上的艺术设计,才会具有更深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特色,也才有可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艺术设计,也才有可能促使我国的艺术设计行业走出国内、走向世界! (三)审美愉悦 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其审美价值,既让人产生审美愉悦感的艺术设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与设计。中国传统文化是集儒、道、佛三家思想为一体的群众性民族文化,而这三种文化思想的共同之处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因此,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具有显著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这种独特的文化思想非常注重人的直观性感情体验与整体性美感,表达出了我国传统文化对美的独特追求。所以,应用到民族文化符号的现代艺术设计能够很好的迎合观众的审美心理与审美需求,进而让观众产生舒适的视觉体验与心理感受。 二、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族文化符号的过度使用 近些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愈来愈受到设计者的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与传播,但也产生了滥用现象的发生,既毫无任何意义的民族文化符号的大量堆积的问题俯拾皆是。例如,很多商标设计不管内容与传统文化是否吻合,都盲目的采用传统图案,致使广阔观众产生了审美方面的疲劳,这样反而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特色。 (二)民族文化符号的错误使用 民族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十分丰富,由于时代相隔比拟久远,其原本的意蕴必然会与当代人有所差异。诸多艺术设计者在使用这一系列符号的时候,往往会以主观认识为主导,且多数局限于民族文化符号自身的视觉功能,而对其本质意蕴却鲜有认知,对民族文化符号的这种应用自然会造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进而影响到设计作品的质量。 (三)民族文化符号的照抄照搬 民族文化符号所具有的价值不在于符号,而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与时代精神。但当今艺术设计者在使用民族文化符号的时候,通常只是对其的照搬、照用、拼接与组合,并未与现代人的心理特征与审美要求相结合。这种生硬的搬用与堆砌,既是对民族文化符号的误读,更是对艺术设计创新要求的偏离,所设计出的作品也不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三、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一)深入理解 对民族文化符号准确应用的前提是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是因为其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如果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与价值认识不到位,那么就无法实现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准确运用以及创造性的转化。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图,是由两条阴阳环抱的鱼构成,既指两者间的相互联系、补充与完善,表示永恒中的和谐与完美,这是道家思想的主要表达。其中,著名香港艺术设计师靳埭强在“艺术家联展海报中〞由水墨与粉彩笔设计而成的太极图,就是对太极图精神内涵的进一步诠释,彰显出了艺术文化互为交融的内在与本质,是一部难得的优秀作品。 (二)分解转换 无论是自然形态与抽象形态,还是原始形态与新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都是通过分解之后的转换而成。对民族文化符号而言,分解转换方法不但可以通过精选与提炼创新民族文化符号的造型,而且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符号的内在美与意蕴美。通过对原有形态的分解,提炼出全新的成分构造元素,然后通过使用新的构成方法,推动元素样式的转化,实现再创造的最终目的。诸如,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民族纹饰、彩陶纹样等,都能够通过对原形的认识与理解,从生产的角度出发,对其根本特性进行提炼与转化,从而使得形态的转变更富韵律感与装饰性。对于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而言,分解转换是相当重要的文化升华方式,其功能要优于观察法,使得设计中的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所蕴含的特色与意蕴都能够被观众所知。 (三)置换构成 置换构成属于现代化图形创意的一种表现途径,既在简洁、普通形态以及保持原本形态的根本特征的根底上,通过一系列创新置换出全新的元素,进而组成新的形态。采用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元素,既可以代表传统文化的特色局部与民族精神的精髓局部,换而言之就是从最具民族特征的元素中进行选择。比方,在局部艺术设计作品中出现的龙、长城、中国结等形象或者元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性较强的民族性元素,从特定角度去看都是华夏精神的代表,因此,所设计出的作品也具有十分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所以,艺术设计者要熟练掌握置换构成法,最大程度的提升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四)西为中用 文化全球化的迅速开展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西为中用〞日渐受到现代人的注意。在全球一体化开展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符号单一化的传统模式的改变,使得艺术设计取得了全新的开展与进步。“西为中用〞主要是指科学合理的接受与借鉴国外文化的精华局部,并将其应用到本民族的艺术作品之中。既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以我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表现的主体,在设计的具体环节中可以适当的借鉴西方的文化符号,进而使得我国的艺术设计更为完善与优秀。其实,目前我国有相当一局部设计者在艺术设计的过程都采用了“以中为主,以西为辅〞的设计方式,在作品设计中依然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永恒、神韵等诸多抽象性符号为主,在创作中彰显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西为中用〞的艺术设计,并不是所谓的崇洋媚外,而是将西方艺术设计方式融入到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创作之中,借用西方文化艺术的表达方帮助设计者更好的彰显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四、结语 通过以上几种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民族文化符号的创新途径,设计者在理解与运用民族文化的根底上,可以极大地丰富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深入挖掘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的民族文化符号元素与资源,使得现代艺术设计的传统面貌得以改变,从而设计出更为新颖以及更为符合观众审美要求的艺术作品。从目前艺术设计领域的实际开展状况看,设计者应当构建起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与自觉性,重视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于艺术设计中,增强民族文化符号饮用的针对性,全方位提升艺术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永辉.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开展[J].学术天地,2023(03), [2]韩婷婷.浅谈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23(04). [3]齐轩.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上的应用方法分析[J].艺术科技,2023(03). [4]朱永健.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嵌入与实践[J].鸭绿江,2023(02). [5]邓美珍,邓伍英.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长沙大学学报,2023(0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