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xx乡发展劳务经济经验材料.docx
下载文档

ID:1574057

大小:20.81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xx 发展 劳务 经济 经验 材料
某乡开展劳务经济经验材料 领导重视真抓实管 劳务经济良性开展 XX乡现有5个行政村,63个村民组,4375户,17892口人,7941个劳动力,其中充裕劳动力4373人。针对充裕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几年来,我们把开展劳务经济定位为强乡富民的一项重要举措,常抓不懈,坚持走内转外输同步、多轮驱动之路,在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上下功夫,从而使劳务输出有了长足进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22年转移劳动力420236人(内转1280人,外输280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2%,创收1175万元,人均创收2875元,拉动人均增收657元。2023年转移劳动力43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4%,创收3699万元,拉动人均增收860元,再创历史新高,劳务经济已经真正步入良性循环的开展轨道。2023年,截止到3月末,转移劳动力4200人(内转899人,外输3501人),足迹遍布全国40多个城市和地区,远涉美国、俄罗斯和日本,转移人数占充裕劳动力的96%,占劳动力总数的53%。 目前,我乡劳务输出已实现了由自发的单打独奏向规模输出、基地输出转化;由原来单一的养家糊口目的向作为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转化;由靠单一的种植业向劳动力资源开发、多业并举方向转化。 一、领导高度重视,切实真抓实管,是搞好劳务经济的前提和保障 几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直把劳务输出作为富民工程、德政工程和乡村“一号工程〞来抓,健全领导组织,明确责任,纳入日程。形成乡村一把手挂帅抓,乡长、村主任具体抓,乡村干部人人抓、经常抓的工作气氛。同时,把劳务输出纳入目标考核责任制,与村干部工资、乡干部升职挂钩,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严格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提拨重用,表现差的给予惩罚,绝不提拨。这样使我乡的劳务输出同乡村干部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从而调动了广阔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干部真抓实管、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改变了过去那种可抓可不抓,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的工作局面,使干部充分认识到人人肩上有担子,抓好劳务输出不但是尽义务,而且是一种政治责任,绝不能等闲视之,从而加快了全乡劳务经济的开展步伐。实践看,领导重视,真抓实管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抓与不抓就是不一样。 二、真正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搞好劳务输出的内在动力 针对现在有些干部和群众满足现状,小富即安,不愿走出去,有的干部和群众思想观念陈旧,怕走出去学坏了,还有的对劳务输出工作畏难发愁,怕担风险等这些直接制约着全乡劳务输出工作的“拦路虎〞。乡党委、政府及时开展了“形势〞教育。采取了组织乡村干部去外地参观学习、请打工典型现身说法等有效形式来切实提高广阔干部群众的认识,使他们切实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体会到开展劳务经济是形势所逼,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后头乡是以农业为主(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50%左右)的全县有名的贫困乡,人均占有耕地仅5.2亩(全乡耕地12023037亩,其中旱田95982亩,水田1202355亩),而且耕地多为坡耕地(占耕地30%左右),肥力低,产量差。面对收入渠道窄(第二、三产业不兴旺),经济总量小(在全县排名倒数第三位)的严峻现实,乡村干部深刻认识到按目前的经济模式运行下去,与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还相差甚远。同时,有眼光,胆子大的农民先走出去靠打工确实挣到了钱,个别的还干出了名堂,挣上了大钱。XX七组农民&&爷俩在外打工11年,纯挣15万元;七组农民XX在外打工3年,不但还上了外债,而且回来盖上了20230余平方米的砖房(投资近6万元);十组农民XX在外打工8年,已经小有名气,并且在大连站稳了脚(带出60多人),年收入由原来的1万元左右,猛增到近6万元;XX村的XX举家三口在外打工2023年,不但带出50多名同村妇女,而且在哈市家政效劳中心树立了XX人的善良朴实的形象,成为村里远近有名的富裕户,2022年被县委县政府树立为妇女劳务能人典型,XX村农民XX在外打工4年,投资2023万元买了汽车,盖上了砖房,而且还有余钱。活生生的事实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途,觉得劳务输出确实有抓头,而且非抓不可,充分的认识到眼下劳务经济是农民致富是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XX乡以此为契机,大力搞好宣传发动,鼓励农民自己走出去、集体组织送出去、靠能人领带出去等形式来加快劳务输出进程。通过耐心的宣传引导,干部抓劳务输出的自觉性提高了,群众自身认识也提高了,从而使全乡劳务大军不断壮大,劳务输出呈现出了强劲的开展势头。 三、辟建劳务基地,搭建就业平台,是搞好劳务输出的重要手段 几年的实践说明,基地在劳务输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基地就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时机。相反,农民盲目进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即浪费钱财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乡党委、政府始终把辟建劳务基地作为规模输出和稳定输出的重点来抓。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沙石资源,组织人员贩运沙石;利用砖场扩建用工量大的大好时机,组织人员到砖厂打工;利用现有柳编厂,组织人员从事柳编生产和协调解决中长期贷款(解决贷款55万元,扶持养殖大户22户)扶持农民从事养殖等搞好内转。全乡仅这几项每年转移劳动力就有800余人,人均可创收2022元以上。另一方面,在开辟外埠基地上下工夫,通过能人牵线搭桥,政府组织,鼓励农民自己出去闯等综合手段,全乡在外辟建了大连京广集团、加格达奇农业开发公司、大连金洲蔬菜批发市场、天津葛沽镇、唐沽镇磨光厂、三江水稻异地开发等劳务输出基地32处。依托基地派出村干部5人,"一元钱"村官5人,乡干部2人,并委托20名能人,对基地进行管理和信息反响。定期组织乡村干部对基地进行回访,使基地得到了稳固和加强。同时多渠道开辟新的劳务基地。今年2月份,这个乡组织各村到大连、天津、北京等地考察辟建基地,新建基地6处,并与基地签订了500人的用工合同。与此同时,培养和开展劳务输出经纪人120人。有了这些基地和能人,不但减少了劳务人员流动的盲目性,更为广阔务工人员创造了广阔的择业空间。尤其是对那些无门路、无技能、岁数较大、头脑较差的农民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目前全乡依靠外埠基地转移的劳动力就有2400多人,占外输劳动力的60%。 四、搞好岗前培训,提高技能,增强本领,是搞活劳务输出不可缺少的环节 随着劳务输出人员的增多,劳动力就业门槛逐渐升高,多数农民很难适应市场需求。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后头乡依托县职教中心、县劳转办等单位,有针对性的定期对本乡群众进行职业技能、维权等知识的培训。几年来,我们乡每年都举办培训班三次左右,使全乡劳动力根本上轮训一遍。通过培训,使广阔务工人员掌握了一技之长,走出后纷纷成为用工单位的“香饽饽〞、技术骨干,普遍挣上了大钱。有的还走出国门挣到了“洋钱〞。与此同时,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诚信务工意识,打造效劳工程齐全,效劳质量过硬的特色劳务队伍,也是搞好劳务输出的必然趋势。我乡哈市家政效劳员、大连的建筑工、天津葛沽餐具磨光工等都成为推得开、叫得响、过得硬的品牌劳务典型,给全乡广阔务工人员树立了典范,涌现出一大批行业排头兵。 五、加强综合效劳,解除后顾之忧,是搞好劳务输出的关键所在 “在家千般好,出门事事难,生活困难多,挣钱没把握〞这是广阔务工人员遇到的共性问题。只有用真心搞好发动,用真情解决实际困难,用真招解除后顾之忧,才能确保广阔外出人员走得放心,干得安心,用人单位用的舒心。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实施了“绿色通道工程〞。乡村落实专人协助农民工办理外出相关证件,这个做法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减少了许多麻烦,让农民得到实惠,深受广阔务工人员的欢迎。二是落实了“暖人心工程〞。其一,优先帮助农民转让土地,仅此一项全乡转移耕地5600亩,实现了一户走出去,两户有奔头的目标。其二,乡村成立党员助耕队(共有26个),切实帮助外出人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其三,抓好幼儿根底教育。经乡村与交通部门协调,给红光、振东两个村开通了线车,为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到县城接受良好教育提供了便利。其他三个村都成立了幼儿园,切实解决了外出人员子女入托难的问题,给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除去了打工者的一块心病。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在落实好上级相关政策的同时,乡里还出台了村主任、“一元钱〞村干部带着群众外出务工优惠政策,即能带着30人以上外出务工的干部,可与单位业务工作脱钩,所有待遇不变。在优惠政策鼓舞下,全乡5个村主任纷纷走出家门,深入基地成为劳务输出的“领头雁〞,带出农民2160人;5名“一元钱〞村官发挥了作用,带出民工22023人;5个乡干部(占乡干部总数的12%)创办了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26个。在此根底上,乡里还出台了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同招商引资一样享受待遇的优惠政策,在政策吸引和感召下,有2个在外事业有成的务工人员准备近期回乡办厂,相关事宜正在运作中,预计总投资2023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0个。通过这些有效措施,使广阔务工人员吃上了“定心丸〞,放下了包袱,更激发了广阔务工人员外出打工的热情,从而使全乡劳务经济真正地步入协调、持续、快速开展的轨道,使劳务输出真正成为农民增收、奔小康的主渠道之一。 几年来,通过抓劳务经济有效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广阔干部更加务实,党群和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群众对政府更加信任,依赖感明显增强。同时群众也得到了更多实惠,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视野开阔了,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学到了许多新经验、新技术,变得更加文明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