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猪瘟
对策
猪瘟防控对策
猪瘟防控对策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点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广泛性小点出血,脾脏梗死。本病对养猪生产危害较大,可导致猪场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16 种A 类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23〞2023)将猪瘟列为优先防治与重点净化病种。
一、猪瘟的流行情况
(一)猪瘟的流行状况
猪瘟的起源国际上尚无统一认识,据报道,猪瘟样疫病最早在1810 年发生于美国东南部田纳西州,报道较多的是该病于1833 年产首先发现在美国的俄亥俄州。我国猪瘟病例的发现没有明确的记载,据1935 年猪瘟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当时我国绝大局部省份都有猪瘟发生,解放初期猪瘟在我国流行比拟普遍,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956 年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周泰冲等获得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C 株,HCLV),随后全国推行了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猪瘟防疫方案,使得全国大规模的猪瘟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猪瘟的流行模式转为以地方性流行性为主。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该病在全国的许多地方又有抬头趋势,直到2022 年国家对猪瘟实行了强制免疫政策后,猪瘟在全国的爆发流行才得到了有效控制。猪瘟的发生那么逐年下降,流行规模逐渐变小,疫区也显著减少。疫情的表现形式主要以非典型、温和型和母猪繁殖障碍症候群为主。流行形式主要以散发为主。农业部发布数据如下:2023 ~ 2023 年猪瘟发生次数分别为:475,268,115,28,28,2023 年1 ~ 2 月为2 次。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猪瘟疫情在我国流行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尽管本病的发生在逐年减少,但是从各地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结果来看,猪瘟病毒的检出率仍居高不下。华中农大对来自规模化猪场的2 828 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阳性率为14.53%,母猪隐性感染带毒率高达43%;
杨睿等在2023 年8 月到2023年6 月对重庆的31 个规模猪场1 402份血清进行了抗原检测,猪瘟总体阳性率为3.13%,其中母猪阳性率1.3%,育肥猪阳性率6.21%,仔猪阳性率为1.86%;山东的李峰等在2023〞2023 年对滨州及其周边地区的316 个场次的猪场进行了猪瘟病毒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3.2%;2023 年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对1750 份屠宰场和发病病料进行了猪瘟病原检测,其中屠宰场猪瘟阳性率为9.1%,发病场猪瘟感染率平均为13.5%。由此可见,猪瘟在我国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仍然比拟严重,尽管在有些地区有所缓解,但是本病的防控仍需高度重视。
(二)目前我国猪瘟流行主要毒株
猪瘟病毒共有一个血清型,3个基因群(即基因Ⅰ群、Ⅱ群、Ⅲ群)、10 个基因亚群(基因亚群1.1、1.2、1.3;基因亚群2.1、2.2、2.3;基因亚群3.1、3.2、3.3 和3.4)。目前在我国猪群中流行的猪瘟毒株有2个基因群和4 个基因亚群,即基因Ⅱ 群中的2.1、2.2、2.3 亚群和基因Ⅰ群中的1.1 亚群。其中以基因Ⅱ群为主,占74.66%,基因Ⅰ群只占25.34%,基因Ⅲ群目前在我国内地还没有发现,它主要流行于泰国、韩国与我国台湾等地区。
二、猪瘟的流行特点及危害
(一)猪瘟的流行特点
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病猪与带毒猪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易感猪与病猪直接接触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猪瘟病毒的感染途径主要是经口腔、鼻腔,间或通过结膜、生殖道粘膜或皮肤擦伤、精液、胎盘感染。近年来我国猪瘟流行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非典型、温和型猪瘟与母猪繁殖障碍症候群为主,常呈散发性流行,临床病症不明显,剖检时病理变化不显著,死亡率低,患病猪病程明显延长,必须依靠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而且单一猪瘟发病相对较少,常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
(二)猪瘟的危害
近几年来,在成年育肥猪,猪瘟多表现为非典型、慢性及隐性形式,大面积爆发流行较少见,死亡率相对较低;种猪猪瘟病毒持续带毒感染是目前最主要的主要问题之一,公猪可通过精液将病毒传播给母猪,而且还可通过精液传播给胚胎;带毒母猪将猪瘟病毒经胎盘传播给胚胎,常引起严重的流产和弱死胎,还可使带毒母猪生殖器官如卵巢等产生器质性病变,引起繁殖障碍;经带毒母猪先天感染导致死亡和免疫耐受是当前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仔猪先天免疫耐受,对抗原免疫应答降低,常造成猪瘟与蓝耳病、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增多,导致病情复杂,病症严重,防治效果不佳,病死率增加,造成猪场较大的经济损失。此外,伪狂犬、猪细小病毒和蓝耳病病毒混合感染可以使猪瘟病毒在猪体内滞留,造成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三、猪瘟的防控对策
(一)健全猪场的生物平安体系
1. 猪场要设立门卫、四周应有围墙与防护网,严格限制人员进出,杜绝外来人员到生产区参观。要严防猫、犬和鸟类等进入猪场,场内严禁饲养其他动物。严禁从集市上购置猪肉到场内食用。
2. 严格猪场上猪台的管理,每次出猪后应及时清扫,冲洗消毒,杜绝售出的猪再回流到场内。
3. 定期开展消毒工作,有方案的地开展场内灭鼠、灭蚊蝇等有害生物工作,减少猪场内病原微生物。
4. 做好引种工作,引种猪群应来自同一场,经检测无猪瘟病毒及其他病原感染方可引进,且在隔离舍内饲养1 个月以上,并经接种有关疫苗后,方可并入相关猪群。
5. 切实做好猪场的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对病死猪实行“四不准一处理〞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病死猪及其产品〞,“对死亡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及时消除疫情隐患,严防病死猪传播疫情。此外,猪场猪粪应集中堆放,进行发酵处理,以杀灭病菌及虫卵。
(二)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
1. 根据不同的猪群供应充足的营养,严禁使用霉变饲料,做好日常猪群的保健与相关管理工作,搞好有关疫苗的免疫接种。
2.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那么与“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
(三)免疫接种
目前我国猪群中流行的猪瘟病毒株与疫苗毒株的同源性为75% ~ 87.9%,与石门经典强毒的同源性为75.4% ~ 83.1%。尽管近年来猪瘟病毒的基因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但是目前使用的基因Ⅰ群毒株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当前我国猪群中流行猪瘟所有基因型野毒都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
生产中一般的免疫程序为仔猪在25 ~ 30 日龄首免,60 ~ 70 日龄加强免疫,对有猪瘟感染的猪场乳猪采用超免,35 日龄和65 日龄分别作两次免疫;生产母猪在产仔后与仔断奶同时免疫;种公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后备种猪在配种前要完成两次免疫。但具体的免疫时间应根据本场的猪瘟抗体监测结果而定。
(四)猪瘟净化
猪瘟的净化方案按照: 检测〞淘汰〞分群〞免疫〞检测〞淘汰的顺序进行。
首先对全场的种猪群进行全群检测,如果种公猪、生产母猪猪瘟抗原为阳性者,作隔离淘汰处理;哺乳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抽样5%进行猪瘟抗原检测,抗原阳性者进行隔离淘汰处理;猪瘟抗原检测每半年进行一次;后备猪在进入生产母猪群前应进行严格的隔离饲养,经采样检测合格前方可并入生产猪群。同时全场按10% 的比例每季度采血样作抗体检测,对抗体阴性者或抗体不合格的猪群加强免疫一次,三周后进行抗体检测,仍不合格者那么作隔离淘汰处理。
种猪群一般经过四次净化,可完全控制猪瘟,并能逐步建立起健康稳定的种猪群。
四、小结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目前依然是养猪生产中需要防控的重大动物疫病。尽管近年来猪瘟的流行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总的疫情在逐年递减,但是本病对养猪业的危害依然较大。因此,防控本病要做好猪场的生物平安工作;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搞好免疫接种,最大限度的提高猪群的抗感染能力;同时做好猪瘟的净化工作。只有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才能减少猪瘟疫情的发生,提升猪场的生产水平,从而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nonglin6596052.htm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