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城建
融资
体制
问题
对策
综述
城建投融资体制的问题及对策综述
。城市建设资金供求矛盾是制约“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问题,缓解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格局,大力开展资本市场,改善间接融资机制,加强利用外资力度等措施,形成良性的投融资循环机制,确保城建资金的稳定供给。
关键词:城建投融资体制问题及对策
当前,随着对城市根底设施需求的日益扩大,建立在高度集权的方案经济体制根底上的,以政府财力直接投入为主导,行政配置资源为主体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已无法适XX县区化进程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城市根底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公用行业市场垄断,开放城市根底设施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根底性作用,推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最终建立政府融资平台化、公用事业民营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投资主体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融资渠道市场化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一、目前城建投融资平台的现状及问题
1.现有投融资平台脆弱,缺少实体支撑
按照“政府投资、国企运作〞的模式,各地通常以无收益的公益性资产为资本组建国资总公司作为投融资平台,然后以政府信用为担保进行融资并负责工程实施。由于缺少实体支撑,几乎没有经营现金流入,其财务指标通常达不到根本的信用标准,必须依靠政府资源的支持,才能勉强维持平台资金周转。
2.债务问题突出,债务风险凸现
一是筹资渠道单一,城市建设债务主要表现为对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还贷压力大;二是债务结构不合理,多为中短期贷款,资金还贷期集中,可持续能力不强;三是净资产负债率高。城市建设工程根本上是公益性工程,投资回报少,必然造成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而资本金却未能与负债总额同步增长,造成了净资产负债率畸高。
3.工程管理机制混乱,损失浪费问题严重
目前,城建投资工程的具体实施一般由建设局、水利局等行业主管部门成立国有独资子公司作为建设业主,各子公司的组织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不专业,违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招投标不标准,存在躲避公开招投标,评标把关不严,业主擅自变更招投标结果等问题;二是工程超概算严重,很多工程实际投资超概算50%以上;三是工程建设和基建财务管理不标准,普遍存在变更设计施工、违规签证、提前支付或多付工程款等问题。
二、现行投融资体制运行中已暴露出的弊端
1.投资主体单一
目前,城建、市政、交通等领域的融资、投资、建设和运营主体均为各主管部门成立的国有独资子公司,呈现分散融资、单一建设、垄断经营、统一还贷的局面,这些公司拥有代行政府职能的天然业主地位,与政府往日成立指挥部直接参与投资和建设没有本质区别。
2.本钱约束弹性化
现行模式其实就是“借贷主体是国资总公司,投资主体是各子公司,最终负债的还是政府〞。这样,各子公司既不承担偿债风险,又缺少必要的约束机制,造成各种违规问题时有发生,普遍存在损失浪费资金的现象。
3.融资渠道狭隘化
现行的投融资体制,融资渠道单一,高度依赖银行,不利于民间资金、企业资金和外资进入城市根底设施建设领域。事实上,许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有意向出资参与城市根底设施的建设,但缺少准入规那么,城市根底设施投资管理呈封闭式运行,使外界参与投资出现瓶颈效应,抑制了企业和个人参与经营性工程公平竞争的积极性,阻碍了政府财政之外的资金投入城市根底设施建设工程。
三、对下一步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建议
1.及时转变思想观念。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传统体制使得人们对城市建设中公用行业的理解发生偏差,往往只注重它的社会公益性、福利性的一面,认为公用行业向社会提供效劳应该是无偿的,即使收费,也只能是象征性的。实践证明,无视公用行业经济属性的观点,只能导致这一行业的不断萎缩和衰亡。今后必须真正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以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来运作城市建设,构建城建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最终实现可持续开展。
2.拓宽城建投融资渠道,节约政府投资,解决制约城建开展的“瓶颈〞问题。在投融资时应注重直接融资,加快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步伐,建立科学的、合理的筹资渠道,完善筹资方式,形成城市根底设施建设的资金筹集、使用和归还过程的良性循环机制。主要是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以及各种融资模式的组合方面进行研究,挖掘城市根底设施建设投资的营利点,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实现市场化的投融资格局。
3.盘活存量,搞活增量,推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开展。盘活存量资产、搞活增量资产和激活无形资产是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和组成局部,相辅相成,互为条件。通过经营城市,最终要使城市资本实现“投入——经营——增值——再投入〞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
4.实行“政企分开,投、建、管别离〞,提高运行效率。实行“政企分开,投、建、管别离〞,可消除原有体制下严重的“等靠要〞现象,政府可以把主要精力转向为投资者效劳,为各类投资者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同时,政府应防止从统办统揽的职能定位极端走向全盘推向市场,由市场主宰的职能虚位极端,在整个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必须切实加强政府的监管、导向、调控作用。
5.加强对城建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标准性文件,从制度上为强化建设资金管理提供保障,做到“二控制一加强〞。
(2)加强审计监督。把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过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包括对工程合同、支付凭证和工作量的审核,控制支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正确性,并严格审核工程用款,减少工程资金沉淀。
(3)配套进行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通过推行工程法人责任制、设计施工总承包制以及工程代理制等方式,对工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降低建设本钱,提高投资效益。
6.建立城建开展专项资金,完善偿债机制。建立稳定的城建开展专项资金和可靠的贷款归还机制,是保持城市建设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姜笑琴.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投资环境[j].中国科技产业,2023,(5).
[2]樊保军.小城镇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j].村镇建设,2022,(3):15-18.
[3]曲建.我国城市投资环境优化与政府职能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2022,(5):12-14.
[4]孙吉春.推进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j].大连干部学刊,2022,(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