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docx
下载文档

ID:1564512

大小:30.57KB

页数:2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建设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根底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开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这一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即今年中央1号文件;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同志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又在中央党校等五个干部教育基地举办了县委书记、县长专题培训班。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举措,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已经逐步付诸实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这里,我就十个重大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并请大家一起来研究。 一、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们党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上一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始终都有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也就是说,上溯过去,下及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是我们的重大战略任务。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党今天提出这一战略任务,重点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我们决不能因为强调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淡化了今天的奋斗目标,淡化了紧迫性。 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前途和命运的历史任务。因为,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有一个庄严的承诺,这就是要在21世纪中叶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的开展战略,并在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奔小康〞的目标实现后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开展战略,提出了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一个执政党要取信于民,要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必须践行自己的承诺,实现自己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原那么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同志们应该记得,党的十六大在论述我们进入小康社会的时候,讲的是“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因为我们在2022年尽管人均国民收入到达了824美元即到达了原定的小康社会指标,但农民人均1200元的原定指标没有到达、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要20230%建成的原定指标也没有到达,所以我们讲,已经建立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开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正是鉴于这一点,我们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且,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必须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年战略机遇期,已经过去5年多,剩下已不到15年。我们要有紧迫感。“三农〞问题解决得如何,已经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正如胡锦涛总书记今年2月14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的:“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开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站在这么一个战略全局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第一,我们要有一种使命感,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前途的时代使命;第二,我们要有一种责任感,这是为中国广阔农民谋开展、谋利益的政治责任;第三,我们要有一种紧迫感,这是一项长期的但在今天又直接关系到我们在未来15年中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紧迫任务。 二、新农村建设与科学开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都知道,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思想,特别是科学开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在科学开展观统领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我想,这是毫无疑义的,也不需要多加说明或论述。 我只是想在这个大题目下,讲一讲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关系。 首先,我们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解决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农〞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明确地说过:“农业丰那么根底强,农民富那么国家盛,农村稳那么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应该讲,“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目了然,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在实践中并非完全如此,我们有许多地方,一讲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想到的就是拆旧房建新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同于韩国的新村庄运动,单纯地建设新村庄。现在各地都组团去韩国考察那里的新村庄运动,不能说没有价值,但不能有盲目性。我们要牢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不只是“一农〞――农村问题。我理解,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归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命题,不是要放松农业、农民这“两农〞,而是把农业、农民问题纳入农村问题之中。中央1号文件一共讲了八个局部,第一局部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二局部讲“推进现代化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第三局部讲“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根底〞;第四局部讲“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第五局部讲“加快开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第六局部讲“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第七局部讲“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第八局部讲“切实加强领导,发动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八个局部内容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这就是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这一总要求出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总命题下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顺便说一下,“农村〞是属于“社会〞范畴的一个概念。“社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农村〞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社会,就是与自然界相区别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诸要素在内的物质世界;狭义的社会,那么是与个人和国家相区别的社区、社团、社会事业等。广义的农村,指的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包括林牧副渔业)为主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诸要素在内的,由县城、乡镇和村庄组成的社会;狭义的农村,指的是农民居住的村庄。我们这里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广义农村与狭义农村相结合的意义上所讲的农村。从它的建设范围讲,主要指的是农民居住的村庄,不包括乡镇XX县区城;从它的建设内容讲,那么包括广义农村的一些内容,如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诸要素,也包括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致富和开展。 因此,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明确的要求,这就是五个方面二十字要求:“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要以建设新农村为载体开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三农〞问题的根子在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这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上的一个重要突破。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和根本要求,是要解决城乡不平等。但是,城乡要平等可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要缩小乃至于消灭工农差异、城乡差异,只有到共产主义实现之日才能最终解决。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稍不清醒,急于求成,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需要提请大家再注意一个问题,中央的提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是“统筹〞而不是别的。 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就是要从实际出发,逐步撤除城乡之间的壁垒,现阶段我们实行的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从上述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关系这两个问题的简要论述中,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科学开展观统领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战略 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有人提出。是不是前两年实施的城镇化战略要停止了。也有的人说,这几年我们一步步在倒退,开始提“城市化〞,后来改为“城镇化〞,现在又改为“新农村〞。应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前面我已强调指出,这次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就农村讲农村,而是在科学开展观指导下,根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的总要求,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战略之间的关系。 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城镇化战略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离开实施城镇化战略,实施城镇化战略也不能离开新农村建设。两者之间要协调开展,相辅相成。之所以要这样考虑问题,是由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根本国情所决定的。我们13亿人口,农村户籍人口9.4亿,其中乡村劳动力4.9亿,农户2.49亿户,而耕地只有18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41亩,乡村劳均耕地面积3.67亩,户均耕地也只有7.3亩。既不像欧洲人均几百亩,也不像北美人均上千亩。如果单凭这些耕地来开展农业,要解决9.4亿人口的富裕问题,要解决2.49亿户农户的居住条件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是无法想像的。也就是说,按照传统的思路是难以解决农村落后和农民贫穷等问题。必须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问题,即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城镇化推进力度使之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充裕劳动力,以缓解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 过去20多年的经验,农村充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外出打工,既有利于城市和市镇的现代化建设,又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的开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到目前为止,乡村4.9亿劳动力中,已经有1亿多进城打工,今后一二十年内还可以消化农村一二亿农村充裕劳动力。如果到达这一目标,农村剩下1亿多劳动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比现在好解决了。这个有没有可能性呢。我看有可能。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加快城镇化的开展,甚至会形成一个个具有经济活力的城市群。现在,我国已经有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个城市群,这是当今中国最具活力的地方。按照现在的开展势头,沿海地区还有可能出现三个新的城市群,即大连周围、山东半岛、台湾海峡两岸城市群。老三个城市群和新三个城市群,沿海六大城市群将成为21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开展的引擎。与此同时,有专家估计在内地也将出现6个甚至9个城市群,如西安为中心的城市群、重庆为中心的城市群等等。这些城市群区域中的城镇和城市,将需要大量的新增劳动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挑战,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条件。因为,一旦出现这种开展态势,一可以使这些城市群区域中的城镇和城市管辖下的农村迅速成长起来;二可以促使农村大量充裕劳动力转移到这些城市群。 当然,实施城镇化战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如何有效地互动,而不是导致城乡分化的加剧,这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镇化战略相互配套,才能打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攻坚战。 四、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战略实施过程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发生了。这就是“农民工〞问题。有的地方已经把“农民工〞问题与“三农〞问题联系在一起,称为“四农〞问题。 “农民工〞问题怎么看。怎么解决。媒体上各种意见都有,看法分歧也比较大。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加以调查研究。 第一,应该看到,“农民工〞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写下了可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