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年疼痛科是看什么病的
疼痛与疼痛科
2023
疼痛
科是看
什么病
疼痛科是看什么病的 疼痛与疼痛科
编者按:每年10月的“世界疼痛日〞,目的是唤起对困扰健康生活的疼痛问题的关注。随着现代医学对疼痛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疼痛已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病症,很多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为了帮助人们对疼痛有一个较全面而更科学的认识,本刊有幸约请韩济生院士撰写专稿,以飨读者。
在中国人的语词中,一向把“病〞和“痛〞连在一起,合称“病痛〞。这是人们从生活中总结出的规律许多疾病都伴有“痛〞的病症,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可以假想,如果没有疼痛这个信号,像骨折这样的险情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像癌症这样凶险的疾病就不能及早发现,从而会夺去更多人的生命。因此,我们应该为人类具有“疼痛〞功能这件事大书特书,记功立传!
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如果已经发现了癌症,正在积极治疗之中,而疼痛持续不止,甚至愈演愈烈,那就丧失了“报警〞的意义,反而起到“添乱〞的作用,有时竟成为医生需要立即解决的头号大事和首要矛盾。在日常生活中常可遇到,很多晚期癌症患者发出“痛不欲生〞、“不怕死就怕痛〞的心声,就是以上观点的最好证明。因此,如何及时、彻底地消灭顽固难治的慢性痛,成为疼痛治疗专家的迫切任务。
据统计,每3个门诊就诊患者中,就有2个是伴有各种疼痛病症或病症的患者。大约30%的成年人有过慢性疼痛,我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慢性疼痛患者。从当今世界范围来看,疼痛已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也是造成人类生活及劳动能力降低和工作日减少的最普通、最直接的因素。
普通百姓遇到疼痛问题时,既不可毫不在乎,也不必过分担忧。疼痛可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一般持续时间小于1个月的疼痛称为急性疼痛,而时间超过了1~3个月通常称为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大多作为一个报警信号,提醒人们及时就医或避开危险。大多数急性疼痛随着原发疾病的痊愈而缓解。但对于慢性疼痛,就不仅仅是一个警告的作用了,其本身往往就是一种疾病,需要到医院的疼痛专科去治疗。例如,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除了疼痛,并无其他表现,多数患者痛不欲生,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明显下降,此病仅有疼痛,疼痛消除了,病就痊愈了。治疗疼痛的过程,就是治病的过程。再比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也是疼痛性疾病,该病是带状疱疹病毒损伤神经后引起的疼痛,剧烈而顽固,有的患者持续达数年甚至数十年。同样,疼痛治好了,病也就治好了。所以,急性痛是病症,应该针对原发病治疗;而慢性痛不仅仅是病症,同时也是一种疾病,更需要疼痛专科的标准治疗。另外,疼痛也讲究早期治疗,治疗越早越及时,越容易治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在一次报告中讲到,解除病人的痛苦是医生的神圣职责。肺病有肺科医师,心脏病有心脏科医生。严重的疼痛应该有专职的疼痛医师来执行这个神圣职责,这是天经地义、符合逻辑的思考。
解除疼痛主要靠药物,而最强效的止痛药莫过于吗啡。回忆创造吗啡两百年来的历史,吗啡止痛实在是让人快乐(有效止痛)让人愁(便秘和成瘾等副作用)。寻找和吗啡一样有效而没有上述副作用的新药,在科学上应该是呼之欲出,但迄今为止,总是功亏一篑。
目前,随着疼痛学科的开展,越来越多先进的疼痛诊疗技术用于对慢性疼痛患者的诊断治疗中,使得原来难以控制的、甚至是不能控制的疼痛得到了满意的治疗。如微创神经介入镇痛技术、神经调控技术、脊髓电刺激和中枢靶控镇痛技术等,对许多其他镇痛方法不能缓解的疼痛,具有很好的疗效,具有平安、微创、快速镇痛等特性。
脊髓电刺激依据神经电生理根底理论,在脊髓节段发出刺激性电信号,从神经分子水平上打断疼痛信号的传导及由此引起的恶性循环,已广泛用于疼痛部位明确的慢性顽固性疼痛:如外周神经损伤后疼痛、截肢后疼痛、腰背部手术后疼痛、顽固性心绞痛、外周血管病变性疼痛等等,置入后患者可依据自身疼痛情况变化,自行调控刺激参数,以获最正确个体化镇痛效果。
中枢靶控镇痛系统为高效应用吗啡镇痛开辟了新的途径。该系统可按需将吗啡等镇痛药物直接输注到蛛网膜下腔或脑池中,使药物直接作用受体,到达微量高效镇痛目的。据研究报道,同样镇痛效果,该系统用药量仅为口服的1/300。此外还可依据疼痛病情的变化,适时进行体外遥控,调节输注速率。该法适应于全身多处慢性顽固性疼痛和癌痛患者。
硬膜外腔镜技术也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种新的疼痛诊疗技术。在×线透视帮助下,对硬膜外腔病变进行诊断或治疗。直视下探查神经病变、纤维化及粘连等,能发现MRI(磁共振)所不能发现的病变,对神经进行靶向治疗。可用于治疗硬膜外纤维化、腰部术后长期疼痛、椎间孔或侧隐窝狭窄及神经根损伤等。
目前最值得人们期待的疼痛学治疗方法,当属细胞水平的疼痛治疗。主要包括细胞植入治疗和基因治疗,但它们大多还处在动物实验阶段。细胞植入治疗是将体外培养的自体细胞或细胞株移植入体内,通过类似生物微泵的作用让这些移植细胞持续分泌抗痛蛋白、抗痛蛋白调控因子、酶或信号转导因子,从而增强抗痛蛋白的表达,到达镇痛的效果。国外已将交感神经节细胞和一些神经肿瘤细胞用于细胞镇痛的研究,在动物实验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还需一段时间。基因治疗通过改变人体内的基因表达,特异地干预疼痛的生物行为,以到达治疗的目的。在疼痛研究中基因治疗有两个方向:即上调抗痛基因表达和下调疼痛基因表达,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尤其对于一些传统药物治疗无效的疼痛,可能更有价值。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不管疼痛的严重程度如何,经训练有素的专业疼痛医师诊治,85%的疼痛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治疗。问题在于,广阔疼痛患者还未能及时获得“从2022年开始,我国大医院已经或将有专治慢性痛的疼痛科〞这样的信息,因此经历顽痛而未能得到及时诊治。仅举一例:有一次我打 请快递公司来家取邮件,一个小伙子听见我在 中讲到“疼痛科〞的问题,他放下手中的邮件,表达起他年老体弱的父亲,因患严重的三叉神经痛,几年以来病情不断开展,没有一天得到安宁。大量服用卡马西平已经没有效果,但又不敢不用。我告诉他:“这样的病情,最适合到疼痛科就诊。〞从这位男青年流露出对父亲深深的爱和对病情的无奈,我幸福地体验到:自己为从事疼痛医学事业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得到了补偿!
经过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2022年全国抽样调查11个省市3270所二级以上医院,结果说明,有1269所医院独立设置疼痛诊疗科目(38.81%),其中仅有疼痛门诊812所(63.99%)、设置病房457所(36.01%)。疼痛门诊与病房比例为1.78:1.00。这一现实说明,距离卫生部2022年7月发布的227号文件所表述的二级以上医院均可设立疼痛科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从全世界来说,中国在创立疼痛科的问题上已走在前列。当前需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使顽固疼痛患者了解已经具有疼痛科这一佳音,抓紧时间前往就诊。同时创造条件,建立更多的疼痛科,满足广阔疼痛患者就医的要求。在医学教育系统,也要创造条件,加速培养专业疼痛医师,使我国疼痛医学能为创立和谐社会奉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