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牡丹亭
2023
浅析
女性
自我
意识
完善
浅析牡丹亭中女性自我意识的完善
赵娜
摘 要:牡丹亭以爱情与婚姻为主题,通过自由恋爱和封建礼教的锋利矛盾,赋予爱情与婚姻先进性、跨时代性的内涵和意义,主要塑造了杜丽娘这一追求自由恋爱、对抗陈腐礼教的艺术形象,本文将通过原著中杜丽娘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心境转变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分析其在"至情"中自我意识的成长,展现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步完善,探讨女性自我意识的成长性的嬗变。
关键词:牡丹亭;女性;自我意识;完善
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由汤显祖改编自明代早期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而成。牡丹亭作为中国古典四大戏曲之一,是中国戏曲史上的扛鼎之作,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作者汤显祖宣扬“至情〞,突出以“情〞抗“理〞之“情〞的张力,其中塑造的杜丽娘这一“至情〞化身更是深入人心,其作为忤叛封建礼教、追求人性解放的拥有较先进意识的女性,于礼教严苛的大环境下展现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步完善。
一、原生家庭之压制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经验到的各种关系,以及积压种应付方式,对这个人的一生影响最为重大。[1]就以书中杜丽娘“莲步鲤庭趋,儒门旧家数〞就可以看出,作为“西蜀名儒,杜甫之后〞的杜家对唯一闺秀的严格教养。毫无疑问,杜宝作为杜家的一家之主,既是中国古代原生家庭中父权的代表,又是封建社会下男权的缩影。后有上闺塾读书识字一事,也是因为杜宝认为“看来古今贤淑,多晓诗书。他日嫁一书生,不枉了谈吐相称〞[2]。读书识字、吟诵诗句是为了日后称配夫君,“假设刺绣余闲,有架上图书,可以寓目。他日到人家,知书识礼,父母光辉〞[2]。所以,不仅为了称配未来夫家,还能为母家争光。礼教严苛,理学泛滥,在这样封建社会大环境下的原生家庭中,杜丽娘拥有的是与世隔绝的“幽庭深院〞式精神囚笼。所以,就这样的原生家庭教养出的杜丽娘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所谓“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3]所以她不懂得如何欣赏自己、开解自己、如何正确看待自身的价值,甚至接受“知书识礼,父母光辉〞的庭训。自我意识,是她在对自己人生的惋惜、对自己命途的妄自菲薄、在她对自由恋爱的渴求、对自己选择的坚决中一步步建立起来的,也可以说这是她的成长。
二、“思无邪〞之启蒙
当杜丽娘读到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悄然废书而叹曰:“圣人之情,尽见于此矣。今古同怀,岂不然乎?〞[2]当毛丫头春香问起君子为何好好的求淑女,腐儒恼怒嗔其多嘴。男子为何要追求女子?男女双方为何要婚恋?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圣人也这样直白表达男女之情,但这个问题只不过涉及爱与欲,人性与真情,这些都是程朱理学讳莫如深。这样的问题,一但撩起便不能轻易揭过,在我们都以为作者是借纯真无知丫鬟之口替杜丽娘问出此等懵懂又逆反的问题时,此时的杜丽娘却为老师解围道:“依注上书,学生自会。〞[2]显然,杜丽娘作为“窈窕淑女〞,关雎切切實实地触动了她心中的春情,而“学生自会〞这一句更是突然间使杜丽娘这个角色有血有肉起来,一反前文幼承庭训,严苛教养的顺服形象,让读者看到杜丽娘平静婉顺外表下内心的波澜,杜丽娘受关雎启蒙,得以正视自身对情与欲的渴求,是自我意识的开端。
三、“游园惊梦〞之释放
受诗经 关雎的启发,正值二八韶华的杜丽娘春情萌动,真真“为诗章,讲动情肠〞[2],自此,已经与杜宝所认可的“后妃之德〞相去甚远。程琼评曰“‘情肠二字妙,此是用情之具,助色之丹,色情兼此,故更难坏。〞[4]肯定汤显祖高超语言运用的同时肯定杜丽娘的情与欲。杜丽娘后萌生去游园的想法,所谓“园〞只是杜家的后院而已,杜丽娘竟从未去过自家后花园。事实上,在“严男女之大防〞的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下,女性生存生活空间受到极大被极大压缩,以至于中国女性更难实现“空间僭越〞与“意识僭越〞。即因为过于重视两性的空间与精神隔离,中国女性被严格圈禁在起居处所。礼记、内那么中规定“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那么止。〞[5]女论语 立身章第一也主张“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出必掩面,窥必藏形。〞[6]其次是禁止女性与亲族或非亲族男性交往。终于,在满园春色的感召下,杜丽娘心中千万种情思只得喟叹一句“一生爱好是自然〞。通行的理解是,“好〞是“美〞的意思, “好〞应读作上声,“爱好〞犹言“爱美〞。徐朔方先生与杨笑梅先生注解此句说:“天然,天性使然。爱好,犹言爱美。〞[7]所以我个人来看,所谓的“爱美〞,是爱自己,爱惜明艳容貌也爱自己的青春韶华。再到下文【醉扶归】的“恰三春好处无人见〞,自己韶华美貌却无人怜惜,犹如三春美景无人欣赏,貌美如花却命薄如纸,与“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赋予断井颓垣。〞[2]异曲同工。当杜丽娘发出“一生爱好是自然〞的喟叹时,一切都已不一样,从踏上小圆香径的那一刻起,再到与柳生的巫山云雨,杜丽娘心中的爱情与欲望已完全战胜了陈腐礼教,接纳自身欲望、大胆寻求真情、接受梦中柳生的示爱,这些都是其自我意识波浪推进式成长。
四、“生死相许〞之成熟
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曾言:“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乎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2]可以说,杜丽娘为爱痴狂,生死相许,是真正的“至情〞之人。于常人而言,死亡意味着肉体之消亡与精神之湮灭,但于杜丽娘而言,大梦中切实拥有了憧憬向往心驰神往的爱恋,大醒后却又迅速幻灭,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上穷碧落下黄泉,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何妨?便是“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酸酸楚楚无人怨。〞[2]早已于浮梦中惊醒,如何能安枕酣睡?哪怕再次游园寻梦也是枉然。前人所说“梦而不至于死,缺乏以表现杜丽娘精神企望的热切和强烈;死而不至于复生,也缺乏以表现杜丽娘实际追求的果敢和坚决〞。[8]自我意识渐渐成熟的杜丽娘,她能清醒感知自身存在,明白自身所求的生命理想,所以她没有瞻前顾后,只有果断勇敢。
杜丽娘身死神未灭,化为鬼魂,先前自我意识的完善只呈现在梦中,如今在幽冥的幻境里,她才能摆脱礼教禁忌等诸多束缚,自由无拘寻找爱情,追求自身生命理想。这一时期的她,才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感受到了自由。此处来看,身死是她完整生命意义上的救赎,包括爱情与自由或许更多。魂游偶遇柳生便全身心交付:“妾千金之躯,一旦付与郎矣,勿负奴心。每夜得共枕席,平生之愿足矣!〞[2]甚至与柳梦梅私定终身。在最后,杜丽娘见驾御前,为自己的诉求据理力争:“叫俺回杜家,赸了柳衙,便做你杜鹃花,也叫不转子规红泪洒。〞[2]这些都表达了杜丽娘自我意识的逐渐成熟。
牡丹亭以“至情〞为主题,宣扬人间真情,抨击程朱理学。杜丽娘是牡丹亭“至情〞主题下塑造的对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恋爱的具有叛逆精神的艺术形象,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她在书中的成长变化同时展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步完善,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萨提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22.
[2]汤显祖.牡丹亭[M].陕西:三秦出版社,2022.
[3]周凯,何敏媚.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相关研究[J]2003年6月第24卷第3期.
[4]吴震生,程琼,著.华玮,江巨荣,点校.才子牡丹亭[M].台北;学生书局,2004.
[5]胡平生,张萌,译注.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22.
[6]班昭等.女四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22.
[7]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8]李红梅.中国古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J].202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