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影响工商管理专业.doc
下载文档

ID:1554925

大小:57KB

页数:20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影响 工商管理专业 电子政务 政府 管理 方式 方法 影响 工商管理 专业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影响 摘要: 电子政务即政府机构运用现代通信、网络及信息等技术,对政府工作流程及组织结构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服务水平的政务系统。电子政务是推行信息化的核心要素,因此,电子政务至今已成为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必要方案。作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电子政务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有助于提高社会信息化程度,推动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实现政府工作的效率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打造,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主要有三点:组织架构从金字塔形像扁平式转变;从多站式服务到一站式服务的转变;从动辄开会到精简会议。在本文的最后,提出了当下电子政务和政府管理创新的一些对策,包括提高意识、培训人员、建立统一标准、配合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等。 一、第一章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兴起的背景. (一)理论背景 公共行政理论中的公共管理理论,与电子政务的产生联系极为密切,可以说,新公共理论推动了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发展。20 世纪 60-70 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对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包含政府再造和管理效益这两个极为重要的理论。 第一,政府再造。20 世纪 60 年代,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即发展电子政务的公共行政理论背景,就是按照企业管理的原则、技术进行政府再造,建立企业化的、无缝隙的政府。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将政府企业化,即运用企业管理的方法、方式,对政府进行流程再造,建立小而美、小且能的无缝隙政府。政府再造和无缝隙政府理论主张,电子政务是推行政府再造和构建无缝隙政府的重要手段。具体要求是:确立民主化、参与化、人性化等政府再造的价值原则;确立扁平化、弹性化、全球化的政府组织再造目标;确立一体化、互动化、全天候的政府职能再造目标。 第二,管理效益。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绩效,而不是管理中严格的程序、规章、制度等。政府应关注的是公共部门直接提供的、公共的服务水平、质量和效率,应该低成本地对社会情况的变化、不同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作出快速、有效、及时的回应。 从长远来看,电子政务的推行能够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子政务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是:推行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政府管理成本的降低、政府产出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带动信息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还有巨大的社会效益:推行电子政务,能够增强政府运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加民主参与度和满意度等。 (二)实践背景 电子政务的产生与推行,并非空穴来风。世界各国已经开始电子政务的建设,并逐步加快其建设的步伐、加大其建设的力度。就全球各国情况来看,都在积极推进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化、虚拟化、电子化、实现信息全面共享;单就我国来看,我们迫切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通过推行电子政务,使政府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提高行政效率、政府效能,提升政府的竞争力、应急处置能力及快速回应社会的能力。 第一,行政体制改革。国际电子政务推行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效能型政府。政府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所引发的财政危机,是西方国家大力倡导电子政务的直接动因;传统政府的管理方式程序繁琐、效率低下,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快速回应社会的需要;建设效能型政府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 第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为电子政务的进一步推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信息技术,作为当代最先进、最广泛、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生产力,并逐步推动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化所涵盖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共享成为可能。伴随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电子政务的推行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平台和环境支撑。 第三,全球化。全球化直接冲击着公共行政领域,它迫使世界各国对公共行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角色和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从实践角度看,全球化对公共行政产生的冲击主要有:全球化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以地理区域为单位进行划分的行政辖区;全球化冲击着传统的、层级制的政府管理方式,构造了一种扁平化、虚拟化的政府管理方式;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各级政府都必须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 二、 电子政务和政府管理方式 (一)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理念相结合的产物。电子政务较为完整的定义是:公共管理部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其内、外部管理与服务职能进行整合、重组、优化以后,放到计算机网络上去运作,以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割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涵盖三层含义:第一,电子政务处理的公共事务与公共权力相关,其主旨是最大限度地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捷、满意的公共服务。第二,电子政务要借助信息技术,进而实现网上事务处理。第三,电子政务是对传统的政府层级管理结构与行政流程,进行优化与重组,使其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电子政务的分类 1、G2G——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 G2G 的英文完整表达是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又写为 G to G。G2G 是一种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应用模式,是电子政务的基础性应用,它主要应用于四种不同工作关系的政府机关之间:隶属关系、业务指导关系、平行关系及不相隶属关系。 可见,G2G 是应用于上下级、平级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也可归纳为政府机关内部和政府机关之间的电子政务两种形式。 政府机关内部的电子政务应用模式。主要定位于政府机关自己内部公务处理电子化,主要涉及公文运转、事务处理、视频会议、档案管理、决策支持、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运作,提高组织整体的行政效率。 政府机关之间的电子政务应用模式。主要定位于政府机关系统之间公务处理的电子化,通常通过网络(内网或专网),运用电子公文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等收发、运转公文及政务信息,以联合行文、联合审批、视频会议等电子化形式处理公务;其目标是共享信息,加强职能部门的协调,实现交互式协同运作,打破不同职能部门业务处理局限,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2、G2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G2B 的英文完整表达是 Government to Business,又写为 G to B。G2B 是一种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应用模式。在 G2B 中,政府通过电子化网络系统,为企业提供便捷的在线审批服务。G2B 旨在打通各职能部门的物理界限,实现不同职能部门在共享资源的平台上,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行政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环境。 G2B 主要用于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化报税、电子证照办理与审批、公布政策、提供在线咨询服务等。例如,G2B 中的网上“一网式审批”,尽管涉及不同职能部门,但由于采用了入口、出口的统一管理、多部门网上联合审批的方式,因而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时效。 3、G2C——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G2C 的英文完整表达是 Government to Citizen,又写为 G to C。G2C 指政府通过电子化网络系统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G2C 与 G2B 一样,同样是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所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企业,后者侧重于公众。 G2C 的服务范围更广泛,例如在网上发布政府的方针、政策等信息,开展政务信息公开、介绍政府机构的设置、职能,提供在线咨询服务、行政审批等。G2C 旨在为公众提供便捷获取政府公共服务的平台,为公众提供参政、议政的载体,通过直接与政府的互动,拉近政民距离,使政府能更及时、真切地了解民意诉求,及时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地成为服务型政府。 三、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影响 (一)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极为密切,可以说,它为政府管理创新带来了新的方向和指引,是政府管理创新的推动因素。电子政务打破了传统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式与方法,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地融合于政府管理创新之中。 管理创新以电子政务为切入点,在系统理论的支持下,以信息作为政府改革的核心要素,对政府组织的职能配置、实施,组织体系、机制,进行整体流程再造。通过扁平化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间接地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的真正扁平化;通过优化与再造组织流程,建立起以公众为中心的“一站式”服务体系。由此形成,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新型的政府管理方式。 电子政务使政府改革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条件下,虽然社会制度较为完善,但也是权力格局和利益的调整。而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管理创新,在保持实体组织存在的条件下,以信息技术转变了传统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它将传统改革的核心要素,由机构、职责、人转化为信息,以信息的扁平化管理,取代了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层级式管理结构,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通过横向整合与信息共享,转变了传统“官本位”的管理理念,形成了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管理机制。 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载体。电子政务的实质,是管理者将信息技术作为载体,进行一场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一方面,网络建立了政府与公众互动的平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持,让更多的公众可以不受身份、年龄、职业、性别等条件限制,如此零距离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地了解政务、政情;零距离地与政府进行沟通、互动。另一方面,要整合政府职能、优化组织流程、共享信息资源以及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协同与互动,必须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载体与工具。电子政务所构造的扁平化管理方式、流程化运行模式,必需借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可见,没有信息技术作为环境支撑,政府的“一站式”服务根本无法实现。 (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1、促进组织精简、高效 当前,政府行政成本高、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机构臃肿。多年来政府的改革均把重点置于精简机构、压缩人员编制,但是效果始终不理想。其主要根源是政府改革的方式与方法,很难突破传统政府层级管理体制的障碍。而在传统固有的体制框架下进行改革,根本无法解决日益增长的社会公众管理需求与政府机构设置之间的矛盾。 电子政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突破了传统政府改革的方式与方法,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公众为服务核心,通过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带动管理制度的变革,引发管理体制的变革,最终实现组织机构的精简、高效,进而达到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 电子政务以网络的形式,取代了传统政府层级结构中固有的层层上传下达。在减少政府层级的同时,拓宽了政府管理的幅度,呈现出扁平化政府管理方式,构建了快速的、网络化的信息共享平台。电子政务所构建的扁平式管理结构,在精简组织结构的同时,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效益、效能。主要表现为: 第一,扁平化管理结构,避免了信息层层上报、层层落实,进而引发的信息失真、迟缓、阻滞等,实现了组织内部的互动,提高了决策层的决策速率。 第二,扁平化管理结构,在缩减政府层级的同时,拓宽了管理幅度,使每个员工都参与政府决策,提高了每个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调动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组织整体高效运转,有效避免了人浮于事。 第三,扁平化管理结构,有利于分散政府决策权。电子政务营造的扁平化管理结构,可以实现不同层级、部门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实现了上下层级之间的信息对称;实现操作层能够拥有适当的决策权,使决策向下授权。同时,决策的规范性可以凭借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或半自动完成,从而大大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打破了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瓶颈。 2、促进运行模式优化、廉价 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利用网络技术的互联、互通,打破了传统按照职能进行划分的、纵向层级管理的组织界限,将分割在不同职能部门的流程进行有效整合,构建成协同合作、无缝对接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