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浅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doc
下载文档

ID:1554727

大小:19.50KB

页数: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浅论 当前 增加 农民收入 有效途径
浅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内容提要: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针对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我们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一是坚决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二是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充裕劳动力的转移。三是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农业增收的支撑点。   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一篇很大很难做的文章。必须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下功夫,采取有效措施。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农业减收。农业收入受"两头"影响,一头是农民本身;另一头是农产品市场。农业减收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现阶段城镇中,住宅、通讯、汽车、旅游和子女教育等新兴消费领域的需求增长很快,而食品尤其是未经加工或只经初加工的农产品需求增长缓慢。二是就业缺乏。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就是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居高不下,农民的就业极不充分。这是农民主要靠农业难以保持收入增长的关键所在。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小农户面对大市场仍是目前农村经济的根本格局。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信息化、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四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比拟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农业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此外,因乱摊派增加农民负担,也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不可无视的因素。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要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坚决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   综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农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域比拟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应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局部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是解决现阶段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   1.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放到第一位。农产品质量问题事关广阔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农产品供应缺乏的情况下,吃饱肚子是第一位的,好吃不好吃,无人挑剔。现在的情形已经完全不同。人们对粮食等农作物、畜产品、水产品的品种和品质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优质化需求。近几年,一些农产品的出口被拒,外表看是出口受阻,实际上是我们在农业标准化生产上存在问题。因此,农业要跳出长期以来片面重视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圈子,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放到第一位。要从过去的"跟着感觉走"转向标准化生产的路子。不解决农业的标准化生产问题,中国农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能力。今年的两会期间,有的代表提出:"农民增收,一个标准胜过十万精兵"的观点,颇有现实意义。要将标准化生产的装备、技术、观念、意识等及时有力地导入农业和农民之中。要引导和帮助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科学用肥,安全用药,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建立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市场监管制度和检测制度,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实现优化农产品品质、优化区域布局和开展精深加工的有机统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对农村经营体制的丰富、开展和创新,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扶持龙头企业放在突出位置,重视和支持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开展。通过扶持农字号龙头企业,打通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通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降低农民各自分散经营的本钱;通过建立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总之,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打破和去除一切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开展要求的羁绊,鼓励和创造更多能促进农业开展的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提高农业增收的能力。   二、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充裕劳动力的转移   温家宝总理2003年1月7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开展农村经济,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而加快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转移农村劳动力要广开门路,多渠道并举。   1.大力开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23年,全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得到的收入人均为1135元,比上年增加8.5元,增长0.8%。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收入人均为351.5元,同比增加18.5元,增长5.5%。由此,可以看出,大力开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是拓展农村就业领域,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当前应重点做好两条: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营造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开展的气氛和环境。要坚持所有制的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多层次性,放手开展中小企业特别是效劳业,开展个体私营经济。无论什么所有制形式,只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权益、符合安全标准,都要鼓励开展。二是要支持乡镇企业搞好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加快体制创新,提高开展水平,特别要支持乡镇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效劳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门路。   2.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已成为目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来源。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23年,农民务工得到的收入人均为438.2元,同比增加45.6元,增长11.6%。务工收入增加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奉献率为41.8%。2023年,外出打工时间半年以上的劳动力比上年增加了12.2%,占农村劳动力比重达12.3%。就此,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日前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效劳"的方针,把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纳入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规划,作为指导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加强指导、搞好效劳。当前要在着重解决好拖欠工资、劳动环境差、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等突出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同时,重点抓好农民工外出前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培育农村劳务中介组织等,通过这些措施,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减少盲目性,降低务工本钱,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充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充裕劳动力的转移迫切要求提高城镇化水平。各级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把小城镇开展的重点放到现有的县城和局部根底条件好、开展潜力大的建制镇。要注意发挥自然资源、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优势,利用交通要道,建设市场型、旅游型、加工型等有内涵、有特色的城镇。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效劳业为重点,在小城镇形成符合当地特点的支柱产业。要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效劳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同时要加快户口、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市场化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三、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农业增收的支撑点   农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农民素质的竞争。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农业竞争力的源泉所在。各级政府必须把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提到重要日程。   1.积极引导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开放20多年来,许多资料显示这样一个无法否认的根本领实:广阔农民思想的变化较之农村面貌变化更为重要,更为深刻。没有农民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也就没有今天农村的巨大变化。我们看到,在农村,谁的观念转变比拟快,谁的思想适应比拟快,谁的胆子比拟大,谁就能早富、快富、再富。时代需要造就善于独立思考,接收新事物意识强的新一代农民。政府应该创新载体,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拓宽视野,克服小农意识和小富即安的思想,鼓励他们面向市场,发挥所长,艰苦创业,勇闯新路。把他们培养成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2.积极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的开展、推广和运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强大推动力。当前,表现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大局部地区在农业科技开展方面普遍存在着投入偏低、推广网络不健全、农民数量大但接受程度低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虽说需要较长的过程,但是也不能坐等时机。现在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进行解决。   第一,要加大科技投入。按照2023年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对科技的投入。尤其在年度财政安排中,对科技投入的增长要超过其他行业的增长幅度。   第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按照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原那么,鼓励农业科技研究所转体改制;鼓励企业创办科研机构。政府在农业科技和农业技术推广中也应该找到自己的准确位置,对提供公共产品的给予扶持。   第三,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起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第四,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科技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农村扩散,大大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广阔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   3.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农民内在素质的提高是支撑农民增收潜力的根本所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首先要抓好文化根底教育,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农民子女的入学率。各级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要优先安排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其次,要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要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绿色证书培训、农广校和"农函大"等方式方法,加强对农民进行包括现代农业知识、法律知识、WTO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的学习培训。同时要在农村举办各种各样的短训班,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新技术的研究和对科技人员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力度。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