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的点位布设做法和优化发展.docx
下载文档

ID:1550532

大小:19.53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国家 土壤环境 监测网 布设 做法 优化 发展
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的点位布设做法和优化开展 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的点位布设做法和优化开展 本文关键词:布设,土壤,点位,做法,优化 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的点位布设做法和优化开展 本文简介::为适应新形势下土壤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任务和要求,“十三五“期间,中国亟需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确定国控监测点位,以说清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整体状况、潜在风险状况及变化趋势。通过梳理欧美等兴旺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和经验,针对国内土壤环境的实际情况,开展布点尺度和点 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的点位布设做法和优化开展 本文内容: :为适应新形势下土壤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任务和要求, “十三五“期间, 中国亟需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土壤环境监测网, 确定国控监测点位, 以说清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整体状况、潜在风险状况及变化趋势。通过梳理欧美等兴旺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和经验, 针对国内土壤环境的实际情况, 开展布点尺度和点位优化方法研究, 提出了国家尺度上适宜布点尺度, 建立了统一的历史点位优化筛选规那么, 在此根底上, 形成了点位的布设思路、原那么和方法, 并给出了阶段性的布设结果, 最后提出了后续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关键词: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 根底点位; 国控点位;     Design and Recent Advances of Basic Point of National Soil Monitoring Network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and tasks of soi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uring the 13 th Five-Year period, one of the key missions of China'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is to establish a national soi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network, including 3 kinds of state controlling soil sampling sites ( background point, basic point, and risk monitoring point) , estimat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national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potential risk status and the trends.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oil environment in China, the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point scale and location optimization is carried out, and then the filter rule for historical sites optimization is established. The idea,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points are formed. And the phased layout results are also introduced. Finally,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basic point is proposed.      Keyword:national soi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network; basic point; state controlling soil sampling site;      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开展和国土资源环境平安, 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平安和人体健康[1-4].当前中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 局部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功能丧失, 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5-7].      环境保护部门一直非常重视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早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 就开展了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工作。2023年, 全国土壤污染调查专项工作全面启动, 完成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全国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调查与比照分析、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平安性划分、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等主要内容。2023-2023年, 全国环保监测系统按照每年监测一类重点区域 (企业周边、农田、蔬菜地、水源地周边、畜禽养殖场周边) 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试点[1,7-8].这些调查或监测试点工作, 为国家掌握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制定相关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仍属于专项性质和试点性质, 同时监测点位存在代表性不强、分布不尽合理、不具连续性等问题, 全国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也尚未系统构建, 还不能满足当前国家对土壤环境进行全面有效监管的新要求[1,7].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的讲话、论述、批示达100屡次, 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十八大报告也强调, 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 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李克强总理屡次强调,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要铁腕治理, 以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为重点,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方案[9]明确要求, 由环境保护部牵头, 统一规划、整合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 2023年底前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 建成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充分发挥行业监测网作用, 根本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2023年底前, 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 (市、区) 全覆盖。      1、国际做法和经验      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的布设有利于了解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和根本动态, 对于环境污染的尽早发现和治理也具有重要作用。欧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土壤监测网络, 并开展长期监测[10-15].其目的在于掌握土壤状况和相关污染物的生态毒性风险、了解土壤相关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随时间变化趋势。1979年, 英国以5 km×5 km网格布设了6 000个土壤监测点位;1985年, 瑞士建立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 (NABO) , 每100 m2布设一个监测点位, 监测点的选择原那么是农用地占50%, 森林、土壤占30%, 其他广泛使用的土壤占20%;德国环境保护部门和农业部门共设置了800多个土壤监测点;法国也提出构建16 km×16 km采样网格的土壤监测网络。此外, 奥地利、比利时、丹麦等也都建立了国家层面的土壤监测点位。这对土壤数据的积累、土壤环境问题的早期发现具有积极作用。同时, 欧盟在2022年中期为土壤监测提出一项正式立法提议, 拟建立整个欧盟的土壤监测网络[13-15].欧盟提出每300 km2布设1个监测点, 根本可涵盖欧洲全部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由于欧盟此前已在森林土壤调查中建立了以16 km×16 km的监测格网, 因此只需在非森林土地上新增监测点, 同时吸纳欧盟各成员国已布设相关土壤监测点位就可形成完善的整个欧盟的土壤监测网络。这样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也减少了欧盟财政预算。      可以看出, 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土壤监测的组织形式和指导思想上有所差异, 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构建方法和目的根本一致, 都是为了掌握和了解土壤污染整体状况及变化趋势。同时, 也都是采用网格法开展点位布设, 只是网格的尺度是适宜各国国情和实际的。这些珍贵的经验值得国内借鉴。      2、中国的土壤环境监测网      中国的土壤环境监测网是在整体状况和风险监控两个层面上构建的例行监测网, 由背景点、根底点、监控点3类点组成, 分为国控和省控两级。通过长期、定点、连续监测, 逐步说清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整体状况及变化趋势;掌握土壤环境疑似高风险区域, 实现风险监控。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也是各土壤专项调查效劳的根底, 各土壤专项调查可在此根底上开展针对性的加密 (数量、频次等) 监测。      中国是农业大国, 耕地数量和质量非常重要。耕地一旦遭到污染, 不仅会危害居住其上的农民, 更会通过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供给, 给食品平安带来风险。同时, 一些区域的土壤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居民生活健康, 如工矿污染企业周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 这些特定区域对国家生态环境平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区域应以耕地、工矿污染企业周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为主。同时, 国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还应兼顾到土壤背景值的变化[1].      因此, 中国的土壤环境监测网应包含3类国控点:背景点、根底点、监控点。 (1) 背景点分布在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 反映未经 (或者极少) 人为影响地区的土壤中元素的自然含量, 可以为追溯污染历史、制定环境标准、研究环境质量提供根底数据。在延续“七五“和“十一五“全国土壤环境调查背景点位的根底上, 根据现实开展变化进行重新筛选、优化和补充获得。 (2) 根底点是基于全国土地利用类型 (包括耕地、林草地、园地等) 上布设的监测点位, 通过定点、连续监测, 系统、全面地反映国内土壤整体环境状况、变化趋势, 同时通过与背景监测的对照, 可判断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的成效。 (3) 监控点以监控土壤环境风险源和敏感区域土壤环境潜在风险为目的, 依据污染物排放特征和主要影响范围, 在涉及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环境风险较大的行业企业、工业园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区域周边土壤中布设具有代表性的点位, 以实现风险监控和预警。      3、布点尺度和点位优化方法研究      作为土壤监测最根底、最前端的一环, 根底点位的布设非常重要, 且又非常复杂。究竟全国应该在哪些区域布设、布设多少个根底点位, 才能根本说清全国的土壤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 如何在点位数量、点位代表性、工作经费、监测能力上取得平衡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国家层面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希望能在已有相关监测工作根底上, 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 确定土壤环境监测国控点位,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      众所周知, 土壤监测布点采样的目标是为土壤进行有效的管理提供必需的信息。所需要的信息是研究区域内土壤变量的取值及其空间变异特征。对网格布点法而言, 网格的密度越小, 越能较好地对上述信息进行推断, 而随着网格的密度放大, 监测点位在估值精度、空间变异性表达方面将呈降低趋势[16-19].但是, 如果采样数量变异缺乏以影响土壤管理, 那么精确空间变异描述的意义降低, 完全可以以较少的采样本钱到达土壤环境监管的目的。假设考虑土壤监测、调查本钱, 应当分析不同网格尺度效果对采样数的敏感性, 以可能用较少的点位数到达与较多点位数支持下大致相当的效果。      如前所述, 欧洲国家和地区提出了满足各自需求的布点网格尺度, 在中国国家尺度上, 究竟多大的网格尺度适宜, 是开展根底点位布设的关键之一。我国“十一五“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普查点位中耕地点位是在8 km×8 km网格布点根底上获得的, 但也有个别地区对采样网格进行了加密。这为开展适宜网格尺度识别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