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乡村振兴在句容.docx
下载文档

ID:1547985

大小:24.01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乡村 振兴 句容
乡村振兴在句容 郭杰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为农业农村改革开展指明了方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全面部署,江苏省予以贯彻落实,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在此根底上,句容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点和句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赴戴庄、西冯视察调研,给予了“句容乡村振兴初现端倪〞的高度评价,给句容坚决不移地走乡村振兴道路,带来了巨大鼓舞。 根底扎实是乡村振兴的深厚土壤 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句容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固本强基之策,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方面坚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三农〞工作健康稳定开展,为句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根底。 根本面更稳。2022年,句容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81亿元,同比增长3.2%,增加值51.53亿元,增长1.2%。新认定高标准农田7.72万亩。2022年,句容创成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平安示范县,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62%,其中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42%;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499公顷。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实施乡土人才“双百双兴〞工程,返乡创业工作在全国人社会议作经验交流,农民华梦丽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脱贫攻坚成绩明显,句容全市79个经济薄弱村、6447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全部达标脱贫。 含金量更高。2022年,句容创成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开展示范园、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后白镇福源电商创业园创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统筹推进“三块地〞改革和“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成立江苏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句容分公司,天王镇获评全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镇。全市农民合作社有1183家,其中列入省级政府优先扶持名录的176家;获省级财政奖补工程的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19家。“茅山长青〞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戴庄大米〞“西冯草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评审,均已进入公示阶段,产品效益不断提升。 美誉度更优。句容入围2022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入选江苏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成全省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天王镇芝樱小镇、粉黛谷屡次亮相中央电视台,生态高效农业获得吴政隆省长批示。唐陵村、丁庄村入选农业农村部“千村万寨展新颜〞名单。丁庄村入选江苏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获评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另有6个村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葡萄节、草莓节、郁金香节等特色乡村旅游节日的举办,极大拉动旅游消费市场增长。我市成功举办句容马拉松赛、环太湖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性赛事并成功申办第十九届中国草莓文化旅游节。 代表性更强。白兔镇紧抓镇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体化运作和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成立草莓研究院和省草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富民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后白镇成立稻米产业研究院和京东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郭莊镇“绿色新能源小镇〞入选首批全国特色小镇典型案例。茅山风景区如花家庭农场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宝华镇围绕“宁镇扬一体化开展先行示范区〞目标,大力提升城市品位。下蜀镇通过第二批经济兴旺镇改革省级评估验收。边城镇采用“1+8+N〞联席会议机制推进脱贫攻坚,被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典型。 技术低端是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 “高精尖〞农产品有所欠缺。农特产品总体呈现品种多、品牌少的问题,葡萄、草莓、大米、茶叶等产品虽有一定知名度,但缺乏众星拱月的核心品牌。农产品精深加工度也不够,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至今还是零,根本还是直接出售或以初级加工产品形式走向市场,仍徘徊在农业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 农业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强。句容高标准农田占比55.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80.9%,属全省中下游水平;农业科技进步奉献率65.2%,低于全省总体水平。原创农业技术、品种匮乏,没能通过创新、研发、孵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软管理〞任务艰巨。农村根底设施仍有欠账,环境整治成效还不够明显;一些农村地方不良风气盛行,信教不信党、信访不信法,赌博迷信,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得不充分,村干部带着村民致富能力不强,习惯于固有思维抓工作,甚至有的被黑恶势力渗透操控,成为村痞村霸。 城乡共融是乡村振兴的开展方向 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开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资源环境约束和非农产业开展滞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自我开展能力持续下降,农业可持续开展面临严峻挑战,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根底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最主要的难点也在农村,而全面建成小康并进而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通道,那么是城乡共融和空间互通。 开展要素必须双向流动。过去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渠道是畅通无阻的,反之要素从城市流向农村那么受到了诸多限制。尽管在茅山、宝华山等地出现了“为生存的人进城,为生活的人下乡〞,但只是个别现象。因此,当前亟须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打破农村集体的封闭性,优化农村开放开展的制度环境。 根底设施必须全面延伸。当前在路、水、气以及垃圾处理等方面,城乡间根底设施还存在着较大差异,这既表现在普及率上,也表现在后期运维上。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为例,2022年以来,句容市下蜀等10个区域先后建设运行了10家污水处理厂。总体来看,大局部均不同程度存在一定问题,包括:进水量缺乏、进水浓度低,设备返修率较高,维护管理人员配备缺乏,运行管理松懈,污泥出路故障等。类似软硬件的差异,限制了镇村资源优势的发挥。 闲置空间必须有序盘活。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仍然是一个根本趋势。目前,句容市流出务工人员大约在15万人左右,不少村60岁以上留守老人占比到达了50%,甚至60%。在城镇化大趋势下,人口大量流出给乡村带来的空间留白为集体建设用地带来了巨大可利用契机,可以进一步提高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解决农村开展不充分的问题。 补齐短板开辟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 规划引领,重塑城乡开展格局。乡村振兴的新一轮顶层设计,是要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将自然地理生态与社会人文生态融为一体,其最为直观的表述就是:做城里没有的东西,做城里向往的东西。 一是保持空间定力。科学编制乡村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全市行政村、自然村进行功能划分,以重点培育型和特色示范型村庄为根底,规划长期居住点。 二是释放空间张力。科学谋划农业生产力的布局,总体来讲,规划建设东部干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带;加快布局东部高效设施农业组团、南部生态农业组团和东南部休闲农业组团,形成农业产业优势集群;以农业“三集〞园区为核心,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是激发空间活力。根据土地法规修改的进度,在符合规划和政策的条件下,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联营、入股等方式,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的改革。通过宅基地的改革,为农业标准化、机械化以及产业融合开展,提供广阔的资源空间。 产业支撑,打响生态农业品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要求,只有产业链条形成了,乡村振兴才有源头活水。一是创新链。利用农科院、农校等院所的科研资源,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为主导,加强本地研发和就地孵化,在生物育种、疫病防控、智能农业等方面形成科研成果,并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林下经济等方面形成产品应用。二是产业链。整合资源、外引内联,实施补链强链工程,加大要素联动、技术渗透、体制创新力度,推动农业加工业快速开展,休闲观光农业加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特别是发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开展示范园的带动作用,串联文旅小镇、鲜果小镇等特色小镇,打造一批融合开展的特色产业集聚地。三是价值链。坚持市场导向,持续构建以“三品一标〞为根底、企业品牌为主体、区域公共品牌为龙头的品牌体系,从质量管控、包装营销等多个维度做好市场推广,着力打响句容优质农产品整体品牌,特别是“白兔草莓〞“丁庄葡萄〞“茅山长青〞等一批农业品牌,从全省领先向全国知名迈进。 绿色开展,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乡村是农民聚居的家园,是都市人“记住乡愁〞的心灵归处。新时代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绘就绿色底色、坚守生态红线,变“盆景〞为“风景〞。 用最严的措施管控面源污染。禁养区禽畜养殖场必须全面取缔,限养区实行“三别离农牧结合〞改造。围绕提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全力推进有机肥的使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农药零增长。 用最高的标准实施水源地保护。结合各部门关于饮用水源地保护要求,强化管理,对经营性农庄实施关闭,对非水源地保护设施进行撤除。对水库保护区范围内集中居住的居民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结合河长制相关职能,进行骨干河流清淤和沿河排污口清理,保证河道储水能力以及上游新鲜来水量。 用最大的精力开展垃圾及污水处置。推进垃圾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根据区位条件、村庄人口、污水规模,积极采取污染治理和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 强村富民,增进乡村民生福祉。稳固脱贫成果是首要任务。克服松懈情绪,严格执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既要防止脱贫农民陷入“福利陷阱〞,也要防止非贫困人口造成“悬崖效应〞。针对脱贫人口不同情况,通过产业引领、创业鼓励、岗位补充、救助扶持、保障兜底等多种形式,采取一一对应的精准措施,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 加快富民步伐是急迫要求。推广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持之以恒地推进重大产业工程建设,吸引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农民收入结构调整。大力开展经济效益好的特色种养业、融合多种业态的“六次产业〞,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有事干、有钱赚,让更多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 补好公共效劳供给短板是重点课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结合新一轮村庄布局特点,以城乡根本公共效劳标准化、均等化为目标,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养老资源向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倾斜,严格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大病救助等政策,稳步提高保障标准,织牢农民社会保障网。 深耕基层,构建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方面,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聚焦活动阵地、干部队伍、组织生活、为民效劳、运行机制五个方面,配套具体操作标准,切实把农村党组织打造成助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和战斗堡垒。注重推进“三治融合〞,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深入挖掘乡村蕴含的道德标准,引导农民传播正能量。 樹文化新风方面,结合文明城市建设等群众性活动,多措并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明村镇创立活动,办好“道德讲堂〞,让文明乡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开展“百姓大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农民群众种好自己的“文化庄稼〞。注重传承乡村文脉,全面开展以“抢救保护老建筑〞“抢救弘扬老民俗〞为重点的“双抢〞工程,通过配套文化产业基金、政府购置公共效劳等创新举措,进一步保护历史建筑景观、传承传统节庆习俗、复活传统民间艺术、扬名地方美食文化。同时积极培育开展乡土文化体验、农事参与等新型业态,实现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变。 (作者单位:中共镇江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蔚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