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自主创新能力 架构吸收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doc
下载文档

ID:1546959

大小:12.50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年自主创新能力 架构吸收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 2023 自主 创新 能力 架构 吸收 提高 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 架构吸收能力架构吸收能力,提高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创新 摘要:论文从知识转移、组织学习、自主创新、技术外溢四个维度论述了企业吸收能力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架构企业吸收能力的几点建议,为企业提高吸收能力、进行自主创新提供了借鉴。关键词:吸收能力;维度;自主创新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越来越依赖于创新所创造的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而其中,吸收能力是决定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吸收能力深化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目前,对企业吸收能力的探讨已经成为学者和产业界广泛关注的一个议题。吸收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也是一个较为复杂且不断发展的概念。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吸收能力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特别是一些非经济因素,很难用统一的指标来进行准确度量,学术界也尚未形成共识,但是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赶超和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却是毋庸质疑的。2 企业吸收能力的几个影响维度 自主创新的迫切要求使得吸收能力在企业组织的各个方面都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产生重大影响。当然。这些影响机制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相反,它们之间常常是循环缠绕的,这恰恰反映了一种动态的因果反馈过程,也进一步支持了吸收能力作为一种动态组织能力的重要特征。2.1 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 知识通常具有独特的产生背景,并且高度嵌入于组织内部的社会网络之中。企业的知识存量也并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积累过程,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知识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其从环境中识别、消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研究发现,吸收能力的缺乏往往是组织内部知识转移的最大障碍,也是导致组织知识粘滞性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企业要提高其吸收能力来更好地解决企业内外部之间技术能力知识的转移问题。2.2 吸收能力与组织学习 吸收能力本身就是一个组织学习消化的过程,组织的学习强度和意识都会影响到企业吸收新知识的效果。这里的组织学习既包括组织内部学习,也包括组织间进行的学习。企业吸收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了组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高水平的吸收能力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学习气氛,及时捕捉外部的新技术以发现新机遇;可以提高组织知识的积累速度和生产能力的转化,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发现。2.3 吸收能力与自主创新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往往来源于对自身吸收能力和新知识来源进行投资的协同作用,组织单元的吸收能力不仅对其创新和绩效有直接的正面影响,在促进渐进型创新和激进型创新方面还存在着重要的相互作用。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国家创新力和生产力会因企业广泛地投资构建吸收能力而大为提升。吸收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的速度、频率和范围,而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又将成为其吸收能力的一部分,进而提升组织的吸收能力水平。2.4 吸收能力与技术外溢 外商直接投资 FDI 通常被认为是先进技术转移和扩散的重要渠道,但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并不会自动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技术外溢的效果是与当地企业吸收能力相联系的。一些学者也指出外资企业在产生技术外溢的同时,还可能产生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吸收能力是将外溢的技术知识内生化,它对技术外溢效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见,企业要取得良好的技术外溢效果必须提高其相应的吸收能力。3 企业吸收能力的构建 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的探索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架构吸收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企业能力演化的累积跃升,实现创新的变迁和组织的长远发展。3.1 建设强有力的内部人才队伍,提高人力资本优势 人力资本是企业构建吸收能力的主体因素,也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力量。构建组织的吸收能力,首先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在企业的人才建设中,应该广泛吸纳各类学术型的科研人员和科研型的企业人才,以集合企业的创造力和战略眼光推动吸收能力的建设和自主创新的开发。3.2 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共同提升吸收能力 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参与竞争的战略选择。动态化的环境下,企业往往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创新和发展。这种基于吸收能力的企业联盟可以提供一个企业间进行组织学习的平台,使企业得以获得联盟伙伴的技术与能力,在多方共赢的驱动下实现企业自身的吸收和创新。3.3 产学研共建,加大研发,强化多种学习方式的吸收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项重要战略。作为企业也应该积极通过各种学习方式的投资来增强吸收效果:引进行业专家、与高校联合培养、强化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建科研基地、开展技术项目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共同研讨等等。总之,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强化吸收学习、加大 R&D 力度,以保持对前沿技术的不断跟踪。3.4 建立动态的长效学习机制,加强政策保障 企业内部关于强化吸收能力的完善制度也是构建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政策的导向和制度的激励都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组织内部吸收能力的潜力、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氛围。企业尤其要建立动态的长效学习机制以保证组织及时吸收新鲜的血液,增强纵向吸收的效率。3.5 引进适宜性技术或技术并购,增强技术溢出正效应 作为企业不能盲目的进行技术依赖和引进,必须结合本企业各方面的实际水平进行适宜的技术引进或并购。实践表明,对于差距过大的技术溢出,企业不仅不能及时有效地吸收,造成对资源的浪费,还会产生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阻碍企业吸收能力的正常发展和进步。4 结束语 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离不开吸收能力的建设,而吸收能力的构建又来自于对企业多种学习的长期投资和关注。吸收能力既可以看作是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也可以视为一种能力。在企业创新变迁和能力演化的复杂过程中,吸收能力都将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不同的吸收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柔性和企业技术创新效果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在自主创新基于本土化认知和民族文化对吸收能力进行不断地架构的要求下,吸收能力将成为全球新一轮竞争下的典型优势。参考文献:1 高展军,李垣.企业吸收能力研究阐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5(23):6669 2 王志伟.企业技术吸收能力与改进式技术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303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