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危险
化学品
事故
专项
应急
救援
预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广新控股集团所属有关企业,如星湖科技、佛塑科技、广青科技、广新海工等在生产、储存过程中,使用、储存大量的液氨、天然气、液化气体、丙烷气等危险化学品,主要采用储罐的储存方式。因此,主要危险源有星湖科技的液氨储罐;海工的丙烷气站;广青科技、星湖新材料的天然气站等。
事故类型:泄露、中毒、火灾、爆炸。
1.2危险程度分析
危险源主要企业备注天然气广青科技、星湖新材料、佛塑科技液氨星湖科技、太古冷链重大危险源丙烷气广新海工
公司员工如存在操作错误、违章作业(如野蛮装卸撞击、摩擦导致包装破损)、违章指挥、或储罐容器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当、腐蚀穿孔、密封不良等都可能引起埋地或地上储罐、储罐车泄漏事故。
生产、储存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假设发现和处置不及时会引起周围人员中毒,或流出厂外,导致水体和环境污染,遇到火源还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具体分析过程见表1
表1预先危险分析
潜在事故危险危害因素触发条件一触发条件二事故后果防范措施泄漏液氨、天然气、丙烷气、液化气1、储罐区及储罐车的设计缺陷或破损;
2、储罐腐蚀穿孔;
3、违规操作或违规指挥(堆码不稳、堆码过高、野蛮操作等);
4、储罐的密封不良。1、生产车间、仓库、储罐区及关键生产设备未设置有泄漏物料收容装置;
2、仓库未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
3、未设置的事故收集池。引起人员中毒及环境、水体污染,遇点火源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1、加强储罐的质量检验工作,并做出记录;
2、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装卸危险化学品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
3、生产车间、仓库、储罐区应设置防止溢流的措施并设置事故收集池。
2应急处置根本原那么
根据各下属单位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那么。
3组织机构及职责
本预案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原那么上与星湖科技、佛塑科技、广新海工等下属公司综合预案相同,涉及本集团公司的人财物应按本集团综合预案要求为准。本预案以所属有关企业自救为主,以各自设置的消防抢险、抢修组为主导。具体见图1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的监控与预防
4.1.1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在生产车间、仓库、储罐区、气站等有可燃气体挥发、有毒气体泄露的危险部位安装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检测器,并在值班室集中安装报警器。一旦发生泄漏和挥发气体,报警器报警时,值班人员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立即采用应急处置措施。
4.1.2采取的预防措施
(1)建立和健全各项平安管理制度。
(2)建立健全平安生产组织机构。
(3)加强对员工的平安教育和培训。
(4)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工作。
(5)认真落实平安检查制度,加强储罐、仓库设备设施和包装物的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6)保持作业场所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枯燥,物品摆放整齐,道路通畅。
(7)加强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维护保养管理,防止容器、设备等发生泄漏。
(8)加强仓库、储罐区及气站的管理,严格入库检查,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物料,禁止入库、入罐、入站。搬运和卸装时应轻拿轻放,严防震动、撞击、重压、倒置或严格按照平安操作规程执行。
(9)设置收容设施。车间、仓库、储罐区、气站设置防泄漏设施;在厂区设置收容池,以防一旦发生泄漏时,收容泄漏物。
4.2预警行动
4.2.1事故预警条件
当发生泄漏事故时预警。
4.2.2事故预警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1)一旦发生泄漏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以最快捷的方法(呼救或用对讲机)向本部门负责人及指挥部报告;
(2)本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本部门或车间人员应急堵漏,同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3)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确认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的级别。
预案发布内容:
根据泄漏事故的严重程度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确定后统一发布。各应急小组与部门根据发布的预警级别,开展应急救援与人员疏散工作。
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别、位置、事故性质、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5信息报告程序
5.1报警系统及程序
一旦发生泄漏事故,最早发现者应采用对讲机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警。
5.2确定现场报警方式
(1)大声呼叫;
(2)利用对讲机与值班人员联系、报警;
(3)利用移动 、固定 报警。
5.3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1)24小时有效的内部通信联络手段:
公司应急指挥部 :
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部 :
(2)24小时有效的外部通信联络手段:
消防报警 :119
当地环保局 :
当地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 :
5.4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各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用播送通知有关部门,同时通知指挥部成员及消防抢险、抢救组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5.5明确应急反响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发生泄漏事故后,公司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公司应急程序,组织消防抢险、抢修组人员展开应急堵漏、收容。
如有扩大趋势立即向消防(119)、当地政府应急办和环保部门报警。
报警时,说清以下内容:
(1)单位名称、地址、 、报警人姓名;
(2)什么物资泄漏;
(3)泄漏量和泄漏范围。
消防报警 :119
平安监督管理局 :
环保部门 :
公司联系 :
报警程序见图2
6应急响应
6.1响应分级
针对泄漏事故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那么,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应急响应级别分为厂内二级响应(车间、部门级响应)、厂内一级响应(公司级响应)和厂外社会应急响应。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宣布预案应急响应启动。
6.1.1厂内二级响应
当储罐区、气站储罐发生小量泄漏事故,或车间、仓库泄漏时泄漏物未流出车间、仓库时,车间或仓库的力量可以控制时,启动厂内二级响应。
6.1.2厂内一级响应
当发生大量泄漏事故,泄漏物已流出车间或仓库,经二级响应尚不能处置时,启动厂内一级响应,同时向当地环保局、安监部门报告。
6.1.3厂外社会应急响应
当发生大量泄漏事故,泄漏物已流出厂外,经公司厂内一级响应尚不能及时处置时,启动厂外社会应急响应,同时向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集团公司安委会根据事态开展决定是否启动集团公司应急响应程序。
6.2应急响应程序
(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车间领导或应急指挥部报告,并采取一切方法切断泄漏源。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应根据事故的级别,决定启动响应程序,同时向119、环保、应急办报警。
厂内二级响应,由车间或仓库和消防抢险、抢修组组织应急救援。由消防抢险、抢修组组长任现场指挥。
厂内一级响应,启动公司预案,总经理任总指挥,各应急小组全部参与应急行动,同时向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必要时,由消防抢险、抢修组组长任现场指挥;
警戒疏导组负责警戒和疏导工作;
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人员的抢救;
后勤保障组负责器材工具的后勤保障;
通信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的通信和向外报警求援联络。
厂外社会应急响应。当公司应急力量不能控制时,立即向区应急办报警,请求启动厂外社会应急预案,同时向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集团公司安委会决定启动相关应急程序并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参与或协调事故单位应急指挥工作,原那么上集团本部人员不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具体应按综合预案有关内容执行。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程序见图3
6.3事故处置措施
(1)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疏散车间、周围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
(2)如果泄漏物是易燃品,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电源。
(3)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4)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响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要在高处或上风处进行处理,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雾状水)掩护。要根据泄漏的性质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防护用品,防止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
(5)如果是容器、包装物(铁桶)发生泄漏,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漏或修补裂口,或转桶处理,制止进一步泄漏。
(6)如果大量易燃液体泄漏,要防止泄漏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及人群,应利用沙包进行围堵,或将泄漏物引入收容池进行收容;万一控制不住泄漏,要严密监视,以防火灾爆炸。
(7)易燃易爆物品及有毒物品泄漏:现场周围严禁烟火,并立即组织无关人员撤离现场,撤离时应向上风口方向疏散,在下风口方向视物品泄漏扩散的距离围上警戒线,同时组织应急人员配戴好防护用品,进行堵漏。
(8)保安值班队员接到事故预警信号后,立即开启厂区大门,必要时派人到相关路口带引消防车。当区消防队到来后,将事故情况向区消防队说明清楚。应急队员服从区消防队的指挥,如事故扩大有危及生命危险时,参与应急的队员应尽快撤离到平安地方。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消防器材、个体防护用品(具)均配置齐全,并规定定期检查保养,使其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8补充事项
本预案有关现场处置方式只作为指导性方案,具体处置方法应以事故单位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为准,集团公司本部应急机构有关人员参与事故单位应急处置工作时应以集团公司综合预案中有关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