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文化
概念
内涵
外延
关于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编 者 按
中华民族大家庭,由56个民族组成;中华传统大文化,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数千年而历久弥新。因为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开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它对形成和稳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鼓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对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开展进步,对促进中国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华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中华优秀文化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把文化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的高度和国家战略的新层面。
为更好地阐释和弘扬中华文化,白朝蓉先生就“中华大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血脉渊源〞这一问题展开思考和研究,本刊特将白先生的研究成果分三期刊发,以飨读者。
什么是“文化〞?这是一个非常模糊与多义的词语。长期以来学界并无一致的界定。由于文化概念的模糊性与巨大的包容性,就出现了“一切皆文化〞的广义概念。它的内涵广泛而又广义,它的外延无边而又无沿。文化的全部意义都表达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和活动中,以及大大小小的事情里。举手投足是文化,待人接物是文化;企业形象是文化,机关作风是文化;艺术创新是文化,弘扬传统是文化;饮酒喝茶是文化,服装头饰也是文化;新潮方式是文化,古老风俗也是文化;婚丧嫁娶是文化,生老病死也是文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可见“文化〞既有多向性又有多面性,既有物质性又有精神性,既有固态性又有动态性,既有过去时也有现在时和未来时,既有好也有坏,既有文雅的也有粗俗的,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
且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釋:“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开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有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狭义的“文化〞概念,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的知识〞。以上是我国现今对“文化〞最权威的表述。
那么文化中的“文〞是什么?易经说:“物相杂,故曰文。〞其意是说多种样子、多种事物集中在一起,花花绿绿,这就是“文〞。礼记也称:“五色成文。〞即各种颜色都聚集在一起就是“文〞。当然,它也有章法,不是胡乱堆放在一起,所以有“文章〞之说。易经中还说:“天行健,地势坤。〞〔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健〞是强劲,“坤〞是和顺。天和地在不停地运动,天强劲了,地和顺了,大地上的万物,也包括人类都要求“顺〞。因为从自然界来说,天地之间,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们有各自的运行规律,人类也必须遵循这些规律,这就是必须要“顺〞,顺其自然,道法自然。这样中国就找到了“文〞这个字来表示,“文〞即美好和谐之义。“化〞那么是化和、化解之义。有许多事情,只要一“化〞就能解。
下面再就“文明〞“精神〞“精神文明〞三个概念作简要介绍。
什么是“文明〞?辞海对文明的定义有二:①犹言文化,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②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是文化的高级状态,是文化的结晶体,是高贵的同义语。文化是文明的初级形态,原生态,只有经过提炼的固化的成分才是文明。文化是动词,反映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文明是名词,表现人类社会开展的成果。
“精神〞——辞海解释为“指人的意识、思维、心理和活力〞。而“精神文明〞呢?辞海说是“人类社会文明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教育、道德、风气和科学文化等〞。中国文化满载中国精神。精神是文化的高地,是文化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一个国家的品质、一个社会的素质。1991年,红旗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权威大书就叫中国精神,内容非常丰富,资料翔实,集中国历朝历代民族精粹之大成,是难得的一本珍贵宝典。
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财富,也创造了文化。创造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文化是思想的温床,是人们表达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生成的土壤。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有专家概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总和就是文化。国家有兴衰,政权有更迭,社会有进退,唯有文化的印记长久存在。文化就像影子一样,与人类永远随行,只要阳光普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记忆是一个民族的根。文化惜根,但也求变,忌讳老套与复制、模仿与抄袭。没有创新,就会失去文化的生命。先进文化尊古而不守旧,继承同时创新,与时俱进,与世同行,在推陈出新中建立扬弃的机能,在吐故纳新中形成自觉的品格。文化可以坚守,但不能保守。没有继承,容易走偏;没有创新,就会在旧的沉沦中制造新的沉沦。因此,优秀文化可以风流但不可以下流,可以通俗但不可以庸俗,可以融合但不可以迎合。
文化有诸多的载体。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雕塑、器物、影视、文献等都是文化的形态;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经济成就、科技成果、人文风俗等是文化的内涵;典籍、建筑、遗址、纪念物等是文化的遗产。比方1600多年前的敦煌莫高窟,2200多年前的长沙马王堆帛书,25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3300多年前的殷墟司马鼎和甲骨文,4800多年前的三星堆铜人像,5400多年前的良渚玉器,6700多年前的赤峰红山文化遗址,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稻谷和仰韶彩陶……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文化的足迹,更是人类历史的丰碑。
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天成,多种多样,异彩纷呈。自古以来,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共生,但也有因自身脆弱而遭到被外来文化吞食、同化乃至灭绝的厄运。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曾次第而生、比肩问鼎。结果如何呢?发源于两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现今伊拉克境内〕,先后屡次被外族占领,古巴比伦文化的青芽,在屡次交战中不复存在;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帝国,也是先后遭外强入侵,后被阿拉伯文化同化,古埃及文明在交锋中失落了;发源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王国,先后被多种宗教势力侵占和聚居,后来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古印度文明逐渐淡出,殖民文化占了上风。只有中华古文明的笑靥不曾失落,虽然也有过凄惨,甚至痛苦,但这条文明长河活水始终流淌激荡,生机无限。究其原因就是中华文化有强大的“五力〞:融合力、吸引力、消化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典型事例就是把从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经过“引进、结合、融化〞三部曲,变成中国的佛教。
纵观历史,中国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总体上讲是积极主动的。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显示了中国文化强大的整合功能,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开放、大度和自信。但必须明白:文化传统不等于传统文化,只有经过洗礼、提炼和珍遗才是明珠。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不能照古人的葫芦画今天的瓢,也不能用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太阳;不要把昔日的裹脚布当旗帜去张扬,也不要把曾经的长辫子当作尾巴来取乐!
讲中国文化,不能忽略了汉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将近4000年可考的历史。对周边各民族及日本、韩国等多国,均有较深远的影响。汉字的构造、使用和传承,处处表达出传统的文化思想与文化品格。比方汉字的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等的结构,就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如“仁〞字,即人+二=仁。孔子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仁〞字。孔子说“仁者爱人〞。我理解,二人就是指自己和他人,二人交往,就产生了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根本原那么就是“仁〞。像對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就是爱人,即仁。仁爱之心,不是现代人理解的“爱人是夫妻〞。孔子曰仁,孟子曰取义,老子曰道德,庄周〔庄子〕讲逍遥,后来又将“义、礼、智、信〞与“仁〞并提谓之“五常〞。再如“明〞字,左日右月,加起来大放光明。这种象形文字的一字多义现象,在拼音文字中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一百多年以前,美国语言学家范尼诺萨就撰文力挺汉字,认为因其象形的具象性,更能记录和反映人的思想过程,因而也最适合诗歌和文学创作。现在世界上学汉文、写汉字的人越来越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日益凸现于世界文化之巅!
中国人讲中国文化,首先要摈弃某些学者的学术偏见和陈旧观念,应把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解读,实事求是地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新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和丰硕成果,足以证实中华文化的历史不仅只有5000年。下面仅举几例以正视听——
1.共同的“龙〞图腾: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图腾,后又演化为华夏的象征、帝王的化身。龙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考古发现证明,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一样,都十分崇拜龙,都是龙的传人。上世纪80年代,在北方草原地区、距今8000多年前的赤峰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的中心局部,赫然出现了一条长1.97米、宽1.82米,用石块堆塑的龙的形象。据专家考证,此龙距今7000多年,比距今6000年的河南濮阳城西水坡发现的用蚌壳堆塑的龙的形象早出1000年。最具代表性的还有闻名遐迩的“华夏第一龙〞——1977年出土的赤峰红山文化三星他拉玉雕龙。它玉体光洁圆润,呈弯钩状,酷似英文字母“C〞的造型,距今5000多年。其工艺之精美,令中外考古界震惊不已。
2.共同的先祖母泥塑像:1983年发现于北方草原红山文化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女神庙,那么破解了我国没有女神像的谜团。这座女神庙是考古界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神庙,其女神像是亿万炎黄子孙第一次看到的5000年前用泥土塑造的先祖母形象。正是由于女神像的存在,才使得中华文明的曙光提前了1000多年。
3.共同的先祖父陶塑人像:2023年在赤峰敖汉旗境内的兴隆沟遗址,惊现一尊红山文化最大最完整的整体史前陶塑男性人像,这是我们5000年前的先祖父形象,真是无独有偶,令人拍案叫绝。
责任编辑:张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