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网络反腐倡廉机制的思考2.docx
下载文档

ID:1533785

大小:129.03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网络 反腐倡廉 机制 思考
浙江播送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网络反腐倡廉机制的思考 学生姓名 李 × 学 号 051031240 〔9位〕 指导教师 杨×× 专 业 法 学 年 级 2023春 学 校 长 兴 学 院 目 录 引言 1 一、相关概念阐述 1 〔一〕网络反腐的概念 1 〔二〕网络监督具有的特点 2 二、网络媒体在进行反腐倡廉的优势 2 三、网络反腐倡廉中存在的问题 3 〔一〕代表性不够充分、理性思考缺乏 3 〔二〕网络监督可能会干扰司法公正性和难度 4 〔三〕局部官员对网络反腐倡廉的不认可 4 〔四〕网络监督具有可操纵性和欺骗性 4 四、网络反腐倡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 〔一〕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位 4 〔二〕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反腐倡廉中存在的弊端 4 〔三〕网络反腐倡廉不能合理利用 5 五、解决网络反腐倡廉问题的建议 5 〔一〕网民方面 5 〔二〕执法方面 5 〔三〕干部方面 6 〔四〕关于网络监督具有可操纵性和较少欺骗性 6 〔五〕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要积极应对网络监督 6 〔六〕加强网络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 6 六、总结 7 参考文献 7 网络反腐倡廉机制的思考 []网络监督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批评、检举、揭发、控告、发表文论等。它具有快捷便利、准入零门槛、低本钱、、虚拟匿名、立体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与传统的监督方式相比,更直接、更真实、更锋利。它能无情地把腐败分子掖着捂着的丑事于众,令心怀鬼胎的人胆颤心惊。网络监督的特点决定其具有举报、监督公权运行、制造社会舆论的强大功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开展,我国各级党组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有了新的进展,表达在--qtt反腐倡廉网站的建立,并使其成为宣传党的反腐败政策,弘扬正气、打击歪风,让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反腐败斗争的成果的阵地。目前,这样的网站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官方网络举报最早出现在2023年。 但是,网络反腐在其开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对网络反腐倡廉做了浅层次,容易理解的思考,希望能对中国5亿网民及政府带来一点正确的思想心得,更加有力的开展我国网络反腐事业。 [关键词] 网络反腐; 官员腐败; 电子反腐 引言 2023年中国网民已超过了3.88亿,占我国总人口的近三成。如此大规模的网民群体所带来的信息传播能力以及潜在的舆论合力是任何传统媒体所不能及的。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网民并非是理性的,在网络中的发言也常是被掏空了语境的词汇堆砌,比方河北大学撞车事件发生后,以“我爸是李刚〞为模板的疯狂造句将网络时代网民的非理性言说表到达了极致。同时,网民发言中过多道德语言的运用,不仅降低了对事情的理性判断,更增强了网民的群氓特征,“群氓具有非常偏执的可怕的敏感、荒唐的自大和极度的不负责任等特点〞,“对于群氓来说,在恐惧和兴奋、‘万岁……,与‘打倒……’的呼喊之间没有任何中庸之道〞。然而,正是这些表现出非理性的“群氓〞在网络反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网络是具有无穷的力量的反腐平台,网络反腐富有很强的生命力,它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下去。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执政根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网络以其鲜明的特点,成为反腐败的天然盟友。如何借助网络并促使其发挥传统手段不能释放的力量,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网络反腐的概念 网络反腐,“网络反腐〞的词在2023年被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建辞典正式收录 。是指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以群众为根底的监督新模式,利用人员流动量大的特点,依托广阔网民利用网络现代传媒工具,对掌握一定社会权力者行使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的行为,以到达反腐的目的。网络反腐是传统反腐监督方式在网络领域的拓展,本质上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具体形式。 充分利用网络反腐低风险、低本钱、方便快捷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网络反腐建设,已成为为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重要方式,并得到中国执政者认可,网络监督主体通过网络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权力运行中的行为进行监督的过程,尤其是对其中的偏差、失范行为进行批评和制约的一种新型舆论监督方式。 〔二〕网络监督具有的特点 1.快捷性 在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举报渠道的畅通也是反腐倡廉的关键之一。然而,以前的监督程序环节较多、比拟发杂,要经过“上门-询问情况-记录-是否受理〞等一系列环节。网络举报方式灵活多样。直接在家中点一点鼠标 ,敲一敲键盘就可以完成以往的所有过程,就显得比拟快捷。 网络反腐的交互特性,建立在快捷性的根底上,由于我国网民数量庞大,所以大家交流的频率比拟高,可以从微博、论坛、贴吧等多方位的了解、交流。 3.较高积极性 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低风险性特点,使得举报人可以匿名举报,风险相对较小,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举报人的人身平安。网民可以拥有自己的网名,即举报者无需实名,对身份保密。络监督根本上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一种政府或组织行为。 二、网络媒体在进行反腐倡廉的优势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国家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电子办公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网络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使得群众同国家权力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互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网络实现了信息联系的便利性、隐匿性、随意性和不可阻挡性。基于这种形势,很多政府机关设立了用于群众举报的电子信箱、网络平台,使得群众的意见信息可以不限身份、不经中间环节地顺畅到达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和政府领导者手中。在网络条件下,反腐倡廉呈现出较强的优势: 1. 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反腐倡廉工作,适应了现代社会开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社会转型、行业调整中出现了很多矛盾和冲突,也出现了很多制度、法律规制方面的缺失,在很多领域,由于机制的缺憾和监督的缺乏,使得局部领导干部或实权人物滋生了腐败现象,并且很多腐败现象隐匿很深,仅仅依靠国家纪检机关和监察部门的监察和监督,显然是不够的,是难以发现并进行及时有效查处的。而依靠广阔群众的监督,发挥群众的力量,那么是监督和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重要手段,但在实施群众监督中,群众的意见和举报信息的通道往往不畅通,群众对腐败干部的举报信息往往不能有效地传到达有关部门。而当前,网络媒体的出现,为广阔群众畅所欲言并及时反映情况,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借助网络媒体这个有效途径,群众可以广泛地参与反腐倡廉工作,并得到良好的效果。 2. 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反腐倡廉工作,使一些腐败现象被暴露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当前,由于腐败现象不但在政府部门、基建部门、国土部门、能源部门发生严重,而且具有向金融、国企、教育等广阔领域蔓延的趋势,必须在广阔和深度上实现腐败工作的扩展和深化。这不仅应健全监察、监督机制,实现权利的的制衡和制约,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应当发挥群众的力量,发挥网络在监督、举报中的作用,使腐败现象能够在群众发现后及时反映、及时曝光,使腐败现象已经发生,甚至出现腐败苗头,就被群众发现,就会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报道或反映给纪检监察部门,使腐败处于群众监督的“阳光〞之下,使其无处藏身。 3. 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反腐倡廉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利用网络媒体使得反复倡廉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比方,盛情并茂的宣传报道,使得一些腐败现象被网络媒体公布于众,有利于引起纪检监察机关的注意,从而加快案件的查处;通过网络媒体,广阔群众增加了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渠道,增强了群众加强民主监督的积极性,有利于地推动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和国家的和谐开展;尤其是网络的匿名性,环境的虚拟性,使得群众以匿名身份进行举报,防止了举报人被打击报复,这种网络天然屏障的作用,有利于群众对腐败案件举报积极性的提高;网络信息传输,不但是一种便捷的信息方式,使得举报信息快捷地传到纪检监察部门手中,更为重要的本钱低、不需要多少经济投入,省去了传统举报方式的大费周折、甚至跋山涉水。因此,网络媒体的应用,必然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提高廉政建设的水平,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网络反腐倡廉中存在的问题 〔一〕代表性不够充分、理性思考缺乏 截止 2023年底,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在这支庞大的网民队伍中,10—19 岁的网民占 35.2%,20—29 岁的网民占 31.5%,高中/中专生学历占 39.4%,初中学历占 28%,使得网民队伍在构成成分上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众多的网民不能理性思考问题的现象,判断力较弱、分辨是非能力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监督的代表性不够充分。有些问题,人云亦云,出现严重跟风显现,不能理性主观的去思考问题。这样对网络反腐监督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二〕网络监督可能会干扰司法公正性和难度 网络监督往往借助于舆论力量对政府施压,在舆论压力之下政府有动机迎合舆论动向,而放弃走正常的反腐程序,进而有违司法公正"这样,罪责较轻的腐败官员如果吸引了更多的舆论谴责,政府在处理过程有可能对其处分过重;罪责较重的官员如果引起产生较小的舆论压力,那么政府可能会疏于调查。网络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对腐败官员的查处难度"网络平台上揭发的腐败信息会被腐败官员观察到,在政府纪检部门介入调查之前腐败官员往往采取消灭腐败证据及疏通关系的方式逃脱罪责"这无疑增加了查处腐败犯罪的难度"。 〔三〕局部官员对网络反腐倡廉的不认可 就在网络监督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有一局部干部对网络反腐倡廉缺乏正确认识,不能积极对待网络监督。在他们看来,“网络监督〞跟添乱同意,对网络监督略有抵触之意,消极对待网络舆论监督。将网络反腐倡廉视为在给工作“添乱〞,对网络反腐采取“躲、堵、压〞的做法,排斥网络监督,局部官员甚至对发帖者进行追踪、报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或者对于网络监督只是草草应付了事,对网络监督不能及时必要的回应,“你说你的,我做我的〞;面对网络监督缺乏准备,丧失了主动权,表现出从理念到手段与现代社会要求的明显脱节。 〔四〕网络监督存在的局限性 1.从网络所发布的监督信息来看,网络监督信息存在着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不强的问题。由于网络监督具有快捷性、自由性、匿名性等特点,网络监督信息的发布或转载过于随意,致使一些谣言和小道消息屡屡出现,有时使人真假难辨,造成了人们认识上和思想上的混乱。 由于网络监督具有某种放大镜的作用,虚假的腐败信息和谣言现身于网络后,往往会造成更大范围的信息误导,甚至会诱发一些极端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2.从网络监督的主体来看,网络监督主体虽然广泛但存在着代表性不够充分、理性思考缺乏的问题。 截止 2023 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到达了 2.98 亿人,年增长率为 41.9%,并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在这支庞大的网民队伍中,10—19 岁的网民占 35.2%,20—29 岁的网民占 31.5%,高中/中专生学历占 39.4%,初中学历占 28%,使得网民队伍在构成成分上主要以年轻人为主,网民的非理性现象尤为突出,判断力较弱、分辨是非能力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监督的代表性不够充分。 四、网络反腐倡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领导的不重视 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着对于网络监督的重要性认识缺乏的问题。虽然大局部干部欢送并自觉接受网络监督,甚至还出现了以官员博客的方式主动回应监督的现象。但也要看到,不少领导干部消极对待网络监督,对这种监督方式置假设罔闻、反响滞后;有的为网络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