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河北省
贫困地区
劳动力
自我
发展
能力
提升
对策
河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自我开展能力提升对策
陈玉玲 丁利杰
:河北省贫困地区扶貧任务的完成和脱贫成果的稳固,必须依靠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即依赖于劳动力自我开展能力的提升。现主要分析了河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自我开展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自我开展能力缺乏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扶贫同扶志相结合;增强区域自我开展能力;保障自我开展能力的可持续性等开展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贫因地区劳动力;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3〕12-0042-03
自我开展能力提升是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八七扶贫攻坚方案〞中提出“通过鼓励贫困县开展骨干企业,增强自我开展能力〞,强调区域开展能力对脱贫的重要性。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3~2023年中强调“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着力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开展能力〞。在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强调“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开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开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根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开展能力。2023年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强调要“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贫困群体想干、敢干、会干〞。
一、必要性
河北省2023年常住总人口7 556.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 264.02万人,农村常住人口3 293.28万人。生产总值实现36 010.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 338.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 040.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 632.2亿元,三次产业比例9.3:44.5:46.2。
按照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23年〕的标准,河北省共有4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12个省定重点县,7 102个贫困村,570万贫困人口。后来历经扶贫标准调整,截止到2023年,共有62个贫困县、7 366个贫困村、694万贫困人口。经过数年的扶贫攻坚实践,河北省精准扶贫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2023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50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3%,一些贫困县区陆续脱贫,2023年有3个贫困县脱贫,2023 年有25个县脱贫,实现65万贫困人口脱贫,2 51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23年的9.84%降低到0.78%,下降9.06个百分点。2023年又有21个县脱贫。目前依然有13 个贫困县,1 448个贫困村,39.95万贫困人口未脱贫。
河北省贫困地区呈现集中连片特征,全省11个地市中除了唐山和廊坊市,其余9个市均有贫困县分布,深度贫困县主要位于河北省北部、西北和西部地区。张家口市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数量均居河北省地级市之首,全市19个县区中有12个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区,其中5个贫困县被列入全省深度贫困县,占全省深度贫困县的50%。99个贫困村被列入省级深度贫困村,占全省深度贫困村的48%。截至2023年底,张家口剩余未脱贫人口6.5万户、11.37万人,分别占全省的33.3%、28.5%。当前全省的13个贫困县主要集中在张家口、承德、保定市,张家口市有八个县,即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赤城县,其余分别是承德的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保定的阜平县、涞源县。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贫困县、贫困村脱贫步伐加快,有些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剩余贫困人口较多,脱贫攻坚任务相对较大,2023年全省115个非贫困县共有贫困人口31.6万,占全省的29.8%。
根据河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到2023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根本医疗和住房平安有保障,即“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3年翻一番以上。河北省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很大,而且脱贫之后脱贫成果如何稳固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稳固脱贫成果,必须依靠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而这依赖于劳动力自我开展能力的提升。
二、自我开展能力缺乏的原因
经济收入低下只是贫困的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可行能力的缺乏。所谓“自我开展能力〞,是指贫困主体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利用资源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根据劳动力自我开展能力的含义,导致自我开展能力缺乏的原因主要受两类因素的影响。一类是客观因素,即贫困主体所在区域的经济开展状况、社会发育程度及公共效劳能力,另一类是主观因素,即劳动力自我开展的内在素质和要求。
〔一〕客观因素的影响
河北省集中连片贫困区大多位于坝上高原、太行山区县域,客观因素导致贫困地区的区域自我开展能力不高,限制了贫困主体自我开展能力的提升,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受山区和高原的土地、气候、温度、水源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对工农业开展有一定的阻碍,区域经济开展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偏远的地理区位交通不便,长期处于封闭与半封闭状态,使贫困人口缺乏市场意识、商品意识,缺乏与外部世界有效沟通的能力,缺少培养自我开展能力的条件和时机。农村的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开展缓慢、科技水平不高,工业受地域限制,以资源性、能源性的初级产品开发为主,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且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劳动力根本上都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2023年河北省乡村就业人员共2 912.66万人,其中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1 349.51万人,占总人数的46%。
农村家庭收入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来源过于单一。2023年河北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4 031元,但是居民增收主要来源于政策性增资,工资收入、养老金或退休金收入的增长率到达80.2%,局部贫困家庭也有劳动力外出务工,但是受劳动力自身素质能力缺乏的原因,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或收入较低的工作。农村第一产业净收入减收明显,二三产业收入比重偏低,农业经营收入缺乏后劲,2023和2023年农业净收入分别为1 799元、1 757元,连续两年下降,农村自我开展的内生动力缺乏。
农村公共效劳能力不强,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财政支出较低,农村适龄儿童教育支出在农民消费支出占比拟高。社会保障制度在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都存在保障不均衡,2023 年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9.5万张,其中医院30.0 万张,乡镇卫生院只有6.6 万张。2023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2.3万张,其中医院32.1万张,乡镇卫生院7.2万张。
〔二〕主观因素影响
个体的依赖心理。扶贫方式有物质扶贫、资金扶贫、智力扶贫等,以往的扶贫多以救济式扶贫方式为主,造血功能较弱,导致有一些贫困人口产生了惰性心理,将政府的救助当成理所当然,形成“等、靠、要〞的思想。
缺乏主体性。中国扶贫的开展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扶贫,在实施过程中,贫困主体的自主开展意识和自我开展能力容易被无视,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我要脱贫〞的问题,对于政府的扶贫工程缺乏积极主动地参与,只是被动配合政府的扶贫工作。
能动性弱化。“运动式〞的扶贫方式,基于按期完成扶贫开发任务的考虑,短期内人财物高度集中,扶贫开发的效率较高,但一些贫困户根本不了解扶贫工程、扶贫资金、扶贫举措等,也不知道自己如何脱贫,以至于在外界帮扶减弱或退出后,贫困人口缺少单独面对市场和开展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如何开展。
三、开展对策
贫困人口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微观、中观、宏观环境中,贫困地区劳动力自我开展能力与区域自我开展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有机组成局部,后者是前者的根底条件。
〔一〕扶贫同扶志相结合
扶贫脱贫的过程既是物质上的改变也是思想观念的再造。扶贫在本质上是依靠外力帮助贫困主体建立和提升自主性,在扶贫过程中,贫困主体独立、自主、自覺地参与扶贫实践是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开展能力的动力之源。习总书记说“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使贫困主体树立主动脱贫的意识,提高脱贫开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和引导贫困主体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通过政策引导,充分挖掘其个体技能优势,尊重其创造精神,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脱贫后,贫困主体更是要主动参与到稳固脱贫成果的工作中,防止返贫现象发生,以此实现扶贫脱贫内源机制的培育和开展。
〔二〕增强区域自我开展能力
劳动力自我开展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外部力量的协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最终目标是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开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将贫困主体的自我开展能力放在整村的开展之中,使二者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状态。
一是定向实施扶贫工程。扶贫工程的实施能推进人才开发,是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开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引导贫困人口积极参与到当地扶贫工程中,在工程的实施运行中使其获得相应的能力。二是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坚持农业的根底地位,探索城乡产业融合开展机制,促进现有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应以建立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为抓手,开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城乡产业体系,增加贫困人口的经营性收入。三是增加乡村根本公共效劳的供应。推动公共效劳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公共根底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他们从根本上获得自我开展能力提升的根底条件。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劳动力自我开展能力的提升来解决贫困问题,注重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建立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进行乡村的“自我造血〞,推动乡村经济开展。
〔三〕保障自我开展能力的可持续性
贫困的深层原因是智力贫困、科技贫困、人才贫困,而根本原因是教育文化贫困,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升贫困主体的知识素质。继续创新机制,在产业扶贫、扶贫培训、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互助金试点、扶贫工程公开公示等方面完善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鼓励外出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各类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撑效劳平台,完善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效劳体系。
参考文献:
[1] 曲海燕.关于贫困人口自我开展能力的探析——概述、现状及建议[J].现代管理科学,2023〔10〕:82-84.
[2] 张永亮.论贫困农户自我开展能力提升[J].湖南社会科学,2023〔1〕:56-61.
[3] 刘七军,李昭楠.精准扶贫视角下连片特困区贫困农户自我开展能力提升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107-110.
[4] 严伍虎,张淑琴.贫困人口自我开展能力精准提升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3〔11〕:47-50.
[5] 袁 媛,王仰麟,等.河北省县域贫困度多维评估[J].地理科学进展,2023〔1〕:124-133.
[责任编辑:王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