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山东省茶生产的历史现状和特点.docx
下载文档

ID:1530130

大小:21.70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山东省 生产 历史 现状 特点
山东省茶生产的历史现状和特点 段家祥 :介绍山东省“南茶北引〞开展茶生产的历史、现状和茶产业的几个特点。 关键词:山东省; 茶; 历史; 现状; 特点 中图分类号:$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910(2022)03-0033-03 山东历史上有无茶树栽培,说法不一,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山东人饮茶始于唐宋时期,却有可靠的记载。唐代宗李豫时(公元762年至779年)封氏闻见记中记有“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723年左右)泰安灵岩寺……,到处煮茶,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到了中唐,北方饮茶已较为普及,江南大批茶叶长途运往华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自宋代至今,茶已成为山东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1山东省茶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坚持“南茶北引〞,大力开展茶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山东省的茶生产经历了5个阶段,目前已形成3个重点茶区。 1.1零星种植阶段(1952~1961年) 1952年泰安县率先开始引茶种植于徂徕山。1959年,省商业、农林、供销等部门从安徽黄山引进茶籽,在东南沿海7个县种植约330hmz,除青岛中山公园所剩几株外,其余全部死亡。1960年从中国茶叶研究所运来茶籽,栽植于省园艺研究所(泰安),法如种麦,越冬死亡。 1.2方案引种阶段(1965~1970年) 1964年省委书记谭启龙在青岛考察工作,见到中山公园的成活茶树,即向农林、商业、供销部门交待了引种任务。1965年首先在五莲、青岛、临沂等地试栽,1966年扩大到淄博、烟台、潍坊、泰安等地。在总结以前引种失败原因的根底上,提出种茶的地形必须是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1967年在26个县播种近130hm2,成活率达45%,1968年播种成活率达85%,1970年种植160hm2,成活率达95%。自此总结出山东种茶必须抓好四个结合:种茶与植树造林(防护林)相结合、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牧养殖相结合。 1.3扩种和高产攻关阶段(1971~1980年) 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1973年10月,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县召开了6省区(山东、西藏、新疆、陕西、河北、辽宁)“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山东省“南茶北引〞是成功的。这一结论打破了理论界长期认为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历史。到1978年,全省茶园面积到达近7300hm2,以后又在日照、胶南、五莲、荣成等地安排了茶叶高产栽培攻关试点,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1.4总结提高阶段(1980~1990年) 在方案经济时期茶叶的生产开展采取的是行政手段,许多地方不顾客观条件提出“千亩茶园一条线,万亩茶园连成片〞的口号,而一些新建茶园因立地条件差,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导致茶园面积又大幅度回落,到1980年,全省茶园面积仅剩4700多hm2。1984年,国家取消了茶叶统购统销,但茶农面对放开后的市场却束手无策,所产茶叶无处可卖,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为此,省农业厅于1980年和1985年对茶区进行了两次系统考察,提出了“在没有选育出茶树抗寒品种及有效地解决越冬问题之前,不宜大面积开展新茶园,应稳固提高现有茶园; 即使是在东南沿海茶区,开展新茶园也应严格选点,进行集约栽培,提高单产,质量第一,讲究效益〞的开展思路。 1.5面积扩大、质量提高、效益增长阶段(1991~至今) 我省“南茶北引〞工作在经历了引种、开展、回落之后,自90年代初开始,又呈现出面积逐年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效益显著增长的良好开展态势。截至2022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17200hm2,茶叶产量9800多吨,茶园666.7m2产值达5000~8000元左右,高于相同立地条件下其他农作物收入,效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茶叶生产已形成了3个优势区域:东南沿海茶区,主要包括崂山、胶南、日照、莒南、莒县、五莲和临沐等县市; 鲁中南茶区,主要包括沂水、沂南、平邑、泰安、新泰和莱芜等市县; 胶东半岛茶区,主要包括海阳、乳山、文登、荣成、即墨、莱西、平度等市县。茶叶生产在农业种植业中比重虽小,但在主产区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2目前山东省茶产业的几个特点 2.1政策扶持,为茶产业开展夯实根底 茶叶是我省农业种植业中的特色产业,但由于种植规模较小,所产茶叶远远满足不了省内市场需求。为此,日照、临沂、青岛、威海等地相继出台了支持茶叶生产开展的各种优惠政策,并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开展的思路,结合土地延包工作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把开展茶叶生产列入了议事日程。 日照市提出了“抓住新机遇、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战略部署,把打造“北方绿茶之乡〞作为日照市八张城市名片之一,不仅将茶业生产作为农业中的特色产业来扶持,而且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开展的重要组成局部。为提高茶叶科研和推广水平,成立了隶属市农业局管理的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 对岚山、东港两区开展新茶园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青岛市把提升茶叶产业体系作为重点,通过资金扶持,引导茶农成立或参加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实现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使投资获得长期效益。方案投资1500万元,以“万亩市、千亩镇、百亩园(村)〞的建设为依托,建设52处百亩示范园,重点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叶生产。 临沂市把茶叶生产作为促进经济开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抓管理增效益、抓加工创品牌、抓市场促开展,落实了市、县、乡三级茶叶生产责任制,建立起四级科技推广效劳体系,真正把茶叶生产提高到重要位置来抓。实施了茶叶开展财政补助资金专项,按照临沂市茶叶开展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方法,2022年共核定市级补助资金121万元,受益茶农2796户,茶园超过3700hm2,制茶机械补贴412台套。 威海市茶叶生产目前正处于恢复性开展时期。为鼓励茶叶生产开展,荣成市制定了新开展茶园每666.7m2给予500元的资金扶持,并把茶叶生产列入了农业十大产业之一,先后组织农业、工商、技术监督、旅游、宣传、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茶叶开展中的问题。 2.2科技推动,促进茶叶产量质量不断提高 茶叶质量的提高、产量的增加、效益的增长,最终还是要靠加大科技投人才能实现。山东省“南茶北引〞以来,在茶树适密适矮区田种植、茶园设施栽培、名优茶加工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了适合山东的技术体系。为了将这些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到生产中去,各级业务部门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培训提素质。根据茶树生长不同季节,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采用课堂与田间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传授技术。二是抓评比提质量。近年来,组织开展了茶叶评比工作,并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的名优茶评比,形成了争创名优茶生产的局面,从而促进了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抓先进提技能。为了提高茶叶加工水平,通过现场加工,评选出加工技术能手。四是以示范带基地,建设高标准的茶叶示范园,重点产茶区、县都建立了茶叶科技示范园,做给茶农看,带着茶农干,推广普及科技知识,提高茶园管理水平和茶叶质量 2.3名牌带动提升茶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茶叶市场放开以后,竞争十分剧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市场的竞争又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表达。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来提高茶叶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对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增加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省各地根据自己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发名优茶生产,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我省茶叶获得5个金奖、5个银奖。在19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和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认定中,我省各有2个品牌茶获得了名牌产品奖,结束了我省有茶无名的历史。目前,各产茶区都有自己的名牌产品,如日照的雪青、浮来青茶; 临沂的玉芽、春山雪芽; 青岛的海青峰、崂山绿茶; 泰山的女儿茶等。在茶叶市场中,已形成了山东名优茶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名牌产品的带动下,全省名优茶产量已占茶叶总产量的45%,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70%。 几十年来,山东省实行“南茶北引〞,大力开展茶生产,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坚持不懈,取得了巨大成功。山东绿茶以“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的特有品质备受消费者的欢迎,在全国的茶市场中已占有重要的位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