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探索
校本
教研
有效途径
促进
教师
专业化
发展
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开展
【关键词】 校本教研专业化开展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A).2022.12.018
所谓“校本教研〞是植根于学校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由学校教师参与,旨在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研究。学校如何为教师专业开展铺路搭桥,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实现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依据学校“科研引航,品牌战略,文化建校,团队精神,有效效劳〞的开展策略,在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有效途径的根底上,改进和完善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探索有效的校本管理策略,逐步形成民主、开放、系统的校本研修体系,形成自己更为鲜明的办学特色,一直是我校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一、 建立专家引领的教研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教育专家的引领作用是十分关键的。结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校本研修模式的实施,我们首先建立了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主的校内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指导组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支持、指导和提升作用,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学校拥有1名广西教坛明星、3名自治区特级教师、5名市学科带头人、25名市教学骨干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这是学校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他们有的参加过国家级、省级研修培训,得到了名师引领、专家指导;有的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请他们上示范课,举办专题讲座,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并坚持开展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展示活动,使他们在教学研究上充分发挥前导作用。同时,学校不断完善园湖路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园湖路小学年轻教师培养方案,重新组建相关培养梯队,加大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培养力度,利用有方案地培养与教师自身努力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整体专业水平。其次,依靠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建构的“广西根底教育研究网〞的后台支持,重新建构学校现有网站,初步建构校本网络教研交流平台,组织开展教师个人“博客〞建设以及网络应用等培训,进一步拓宽教师研究交流视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能力及理论研究水平。再次,充分利用我校作为“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和“南宁市校本研修试验学校〞以及广西英特尔未来教育应用工程实验学校这一有利契机,常年聘请广西教育学院、南宁市教科所、城区教研室共8个学科多名专家组成园湖路小学校本研修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定期给予教师培训和指导。借助校外培训资源,学校将教授、专家、教研员请进校门,通过“名师课堂〞引领理想信念,感悟教育人生,形成团队追求,加大了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形成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梯队,在教育教学研究中较好地发挥了引领作用。
二、 关注校本教研历程,优化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走向成熟
客观地说,校本教研流于形式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校本教研走过场,最终成为“中看不中用〞的塑料花。如何让校本教研真正为教学效劳,为学生的成长效劳?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针对性是实效性的前提,没有针对性,就谈不上实效性。为了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我们从关注校本教研历程,优化校本教研制度,凸显“四结合〞做起。
(一) 完善理论学习制度,使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学校工作的症结所在。引导教师以推进实践、解决问题、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主旨,以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实践为目的,满足“自主开展、自我提高〞的心理需要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主要任务。在日常的教学常规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如对课标的学习、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课标的整体把握;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中的常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不够等。为此,学校不断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围绕教学有效性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确立课堂教学研究小专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理论学习交流活动,每月在个人学习研究的根底上,利用每周教研组活动时间,采取小讲座、讨论与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科研沙龙等形式,开展相关理论的学习交流活动,做到“时间、学习专题、中心发言人〞三落实,并利用每月业务理论学习卡做好专题理论学习体会的收集、撰写、整理工作,通过搭建校园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和园湖教研论坛、理论学习体验交流会等形式,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教师专题理论学习交流活动。如以“好书推荐、阅读沙龙、心得评选〞等形式开展的教师专题读书汇报活动,在“学习、反思、交流、研究、实践〞这一浓郁的研究气氛中提升了校本研修的有效性。
(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建设,使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依托“新课程背景下,我校教师校本研修的策略与制度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开展“聚焦课堂〞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小专题研究活动,每学期教研组依据教学实际,研究、确立学期教研小专题,做到有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有明确的研究专题,有符合实际的活动安排,有一定价值的书面阶段总结和汇报交流讲座,围绕“四有〞,在研究的过程中采取个人课堂实践探究,组内、校内教师研究课例交流、成果汇报、总结等活动,集聚智慧,优势互补,较好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与行为的思考。现在每月一次的组内互听课,每学期一次的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每学年一次的“园湖杯〞教学研讨活动已形成制度和特色,为广阔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技能技巧、相互切磋,促进专业开展的舞台,教师们相互尊重、交流、碰撞、探讨、鼓励,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加强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使之与系统反思、行为跟进相结合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互助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学校鼓励教师在工作中开放自己,在切磋、协调与合作中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了解,共同成长。我们采取个人备课、组内切磋互助,轮流上课、人人亮相,课后反思、集体评课的“合作互动〞模式,以团队开展带动个人开展,密切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如利用每月互听课时间,行政领导到各组参加活动,和教师们一起听课,一同反思。行政领导作为引领者和参与者参加到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来,听取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实施的评价与分析,在与教师共同研讨的过程中,使教师加深了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使校本教研的实效在过程中彰显出来。教师在每单元组教学结束后都要作一次教学后记,剖析一个教学典型案例或片段、一个研究问题或谈一点心得体会,同时结合“教师个人课例·展示·评议〞这一教研活动模式的实施,较好地将教学反思贯穿始终。教师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后再应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落实检验方案,再在新的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通过新的研究加以解决,整个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学不断改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反思渗透其间,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强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与指导,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思维活力的学习组织,一个解决教学问题的研究团队,从而引导教师学会理性思考教学问题,促进专业开展。
(四)建立有效的教研对话制度,使之与交流展示相结合
我们十分重视加强教师间的信息交流、专业切磋、经验分享,让他们在互动合作中共同成长。为此,学校组织开展了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展示活动,如教育故事专刊、“园湖杯〞教学研讨、教科研成果展示会、教育教学档案信息电子管理平台、专题课例竞赛总结、骨干教师课例·展示·评议、专题(案例)研讨、问题会诊、教学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打破了学科的局限性,使教师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网络教研、观摩研讨是校本培训中最经济、最普遍的形式,学校鼓励教师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在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的研讨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得到丰富,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学校校本教研指导小组坚持每月开展一次与教研组的对话交流活动。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实施“学科综合实践研讨·展示〞“学科作业设计·展示·评比〞“学科分项测评研讨·展示〞和“学习过程评价研讨·交流·展评〞。其中,最受教师们欢迎的是以“说说心里话〞的形式开展的教师教育教学亮点展示活动,通过搭建对话、交流、展示的平台,使教师在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在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的同时,享受到了工作的快乐,感受到了专业开展的幸福。
三、 建立校本教研鼓励机制,激发教师教研积极性
1. 为教师进一步搭建成果展示、信息交互的平台,通过运用、展示校本教研研究的成果,彰显研究的魅力。学校制订、落实了学期年度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方案,有针对性、方案性地推广教师教科研成果,如利用一年一度的“园湖杯〞教学观摩、教研经验交流系列活动展示、系列化的教育故事、不定期的教科研专题经验交流会以及集现代信息搜索、交流、储存、资源共享为一体的校园网交互平台等构建了一个多方位、多层次、超时空的教育科研信息交互网络,激发教职工开展研究的动力与愿望,构建幸福的教师专业开展的平台,强化教师专业开展中的主人意识,呼唤教师专业提升和精神成长。
2. 进一步完善教研鼓励机制,将教师开展校本研修的行为与表现纳入教师每月工作业绩考核和奖励之中,每学年评选优秀教研组,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健全校内结构工资机制,强化教科研成就在教师考核、评优、晋级中的权重,形成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从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参与共事能力、反思总结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对每一位教师都给予合理的评价,建立有效的反响通道,促进教师不断进步,使教师能够充分感受教科研活动本身带来的无穷乐趣,感受到一种努力之后的满足感、荣誉感和成就感。
近年来,我校本着“以人为本,为师生开展效劳〞的管理理念,围绕“新课程背景下,我校教师校本研修的策略与制度建设研究〞课题的研究,教师们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过程中,脚踏实地的边学边思,边思边做,边做边改。学校在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被南宁市根底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定位为南宁市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校本教研示范学校,被评为广西根底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开展,也为实施优质教育,铸就学校文化品牌打下了坚实的根底。(责编郝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