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三农
问题
焦点
研究
出路
三农问题焦点争辩出路
我国的“三农〞问题说起来都带“农〞字,但它却不是就“农〞论“农〞的简洁问题“三农〞问题的简洁性、综合性、动态性,堪称世界之最,也是国内经济学界始终关注、热度不减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之大,曾令人发出中国“三农〞问题的无解之叹。然而,要实现强国富民和中华民族的世纪腾飞,“三农〞问题无论如何是绕不开的。
一、“三农〞问题的焦点
学术界对“三农〞问题成因的论述林林总总,并由此提出各种破解“三农〞问题的理论。鉴于“三农〞问题的简洁性和综合性,笔者认为,应立体地看待“三农〞问题,多视角地分析其问题的焦点所在。
(一)“三农〞问题的制度因素
“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根本问题,由这一问题折射出来的制度成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反映国民待遇的法权落实问题又有产权明晰问题;既有行政权障碍问题,又有知情权、进展权障碍问题;更有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因素。但要探析与“三农〞问题形成相关的终极制度缘由,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社会等级制度当为其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连续至今的我国二元社会体制,是通过实行工农产品“剪刀差〞价格机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偏斜的国民收入再支配政策,以大量的农业与农村的经济剩余补给城市建设和工业进展资金,结果使农村社会、农业进展和农夫生活历史性地停滞不前,城乡之间的差异越拉越大。事实上,二元社会体制本质上反映的是按社会等级凹凸确定进展的先后挨次、接受各种公共效劳的多寡以及就业的选择时机等。就农夫而言,除了土地可算做是有保障的生活来源外,其他社会公共效劳和福利保障少而又少;相反,中国农村多数县乡财政的窘况和供应人员过多,不仅危机到对农夫的公共效劳,更加重了农夫的负担因此可以说,“三农〞问题的根本制度缘由是社会等级制度及其思想观念影响下的社会运行机制与运行方式。目前的状况是,二元体制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退,农村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仍极不完善,政策缺位。
(二)“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因素
从国家工业化进展战略的历史选择上分析,“三农〞问题存在的根本缘由在于国家工业化进展战略重点、排序和资源配置导向侧重于重工业和城市,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再支配向不利于“三农〞的方向进展。
在规划经济体制下的主要表现是,政府一方面通过征收农业税直接参与农夫收入的支配,另一方面又以指令性规划形式规定较低的农业产品收购价格和较高的工业产品供应价格,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间接参与农夫收入的支配。改革开放以后,工农业产品价格的扭曲虽有所订正,农夫也从农村制度创新中得到不少实惠,但在国民经济运行操作层面上,宏观调控仍未能阻挡和扭转农业、农村资源的外流,政府的政策重心照旧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农业向财政供应的明税和暗税总量大于农业的财政投入量,农业始终处于财政净流出状态。20世纪90年月以来,财政支农的比重始终呈下降趋势。2023—2023年分别为10.3%、10.0%、9.5%、9.2%、8.4%、8.8%、8.3%。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远低于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前者仅仅是后者的1/2至1/3。这必定减弱农业进展的后劲,拉大城乡全面进展的差距。
此外,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工业化进展尽管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但由于走了一条“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城市化进展相对滞后。这一战略失当,使得农村工业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和影响受到确定限制。
(三)“三农〞问题的资源与技术因素
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上分析,中国农业的特点一向是土地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低。长期进展的结果是,土地“边际酬劳递减〞频频消逝,打破生产徘徊局面仍要靠现代农业投入品,而这又进一步导致边际酬劳递减状况的不断加剧。边际酬劳递减现象使农夫家庭的生产费用增长快于生产增长,从而成为农夫家庭直接的减收因素。在此条件下,假设不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以高价值农产品生产代替低价值农产品生产,农业再生产循环会难以为继。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的农夫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是与生产本钱上升、物耗提高有直接关系的。大量使用现代农业投入品的另一个结果是,在农业生产中消逝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有专家推想,20世纪90年月以来,我国由于农业内部物耗率的提高,约可削减9000万以上劳动力的使用;假设依据1988年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农业内部劳动力的剩余程度相应上升到60%,即剩余总量高达2亿人。
从长远来看,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农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将会逐步提高,劳动密集程度将减轻;同时,考虑到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城市化对土地的需求,中国保持较高水平的土地生产率也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因此,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由此而来的农户减收与农业内部劳动剩余率上升的现象也会在长期内连续下去。
(四)“三农〞问题的经济流程因素
从国民经济流程上生疏,对农业、农村经济带来重大影响的因素之一是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尽管中国城镇居民占全体人口的比重刚刚超过37%,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存在城乡分割的局面,城乡人口收入差距巨大,目前大约为3:1。所以,事实上仅占37%的城镇人口,在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却占到了64%,而且还在提高。这就确定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流程势必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现实的状况是,自20世纪90年月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消逝升级转变,恩格尔系数从80年月的55%下降至2023年的50%以下,2023年又降到40%以下,2023年进一步下降到37.9%。这个变化对农业、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显见的。首先,城镇居民对食品消费的支出增长缓慢,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展和农夫收入的增加。从国际经验来看,兴旺国家居民的食品支出只占15%—20%,与之相比,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仍有下降空间。这就意味着,农夫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没有大幅度增长的前景。此外,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供过于求和参加世贸组织后农产品进口的增加,也会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抑制。其次,受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缓慢的制约,农业生产和农夫收入增长滞缓,因此,农村潜在的国内需求市场得不到释放。这样,在社会总供应与总需求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城乡经济的系统均衡难以形成。再次,由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引发工业结构“由轻转重〞的变化,农村非农产业也消逝相像的变化。而这一过程都刚刚开头,必将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加重。这也是90年月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消逝停滞、农夫非农产业收入增长停滞的重要缘由。近年来,我国农夫收入增加的较大比例来自外出打工收入而不是乡镇企业的就业收入,就说明白这一点。
二、化解“三农〞问题的路径
破除二元体制、进展农村非农产业、实施城市化进展战略、减轻农夫负耽增加农业投入、改革财税体制等,这些无疑都是现阶段化解“三农〞问题的不同方法。但是,假设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同的措施必需通过制度创新加以固化,才是最最关键的。目前,政府应以提高农夫收入为核心,为农夫做好“松绑〞、减负、扶持三件事情。
所谓“松绑〞,是要尽快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使农夫能够不受限制和约束地参与城乡统一大市场的竞争,在制度方面为农夫和市民供应公正的竞争环境与均等的竞争时机。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应尽快实行城乡统一的土地制度。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应当是,使农夫对土地拥有完整的经营权和处置权,使农地产权明晰化、标准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应以消退城乡居民两种身份为目标,使农夫拥有与城市人口公正的进展时机和享受同等的公共效劳水平,包括享有自由迁徙和自由居住权利、公正接受根底教育权利与职业培训时机,享有公正就业竞争时机和劳动疼惜权利,享有居住或者工作所在地社区同等民主选举和被选举权利等。
所谓减负,是指政府应实行有效措施减轻农夫负担,使农夫能够轻松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当务之急是全面推动农村税费改革。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开征农业经营所得税。把农村耕地占用税并入资源税,依据非农业占用农村土地的面积和肥瘠程度,接受地区差异定额税率,按年征收。村提留费那么改按农业经营所得税确实定比例收取。以后逐步在全国推行。农业税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实现农村税收与城镇税收接轨、农业税收与工商税收接轨。通过标准化的税费制度改革,消退城乡分割,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进展。
所谓扶持,是指政府应尽快调整其政策目标,转变农业的财政净流出状态,加大反哺农业的力度,给农夫以适当扶持。具体的方法可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有益做法。第一,实行乐观措施支持农业进展,降低农业生产本钱,让农夫得到更多的实惠。政府财政既应增加农业地区根底设施建设的投入,向农业地区供应或资助进展交通运输、供电和通信事业;还应完善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推动农业科研和技术普及,通过农业院孝农业试验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向农夫供应有关市场、管理、气象、病虫害与技术方面的信息及指导;并且供应农业信贷支持和农产品保险。其次,政府应依据不同生产类型农夫的实际收入状况,对低收入、具备确定生产规模的农户实施直接收入补贴政策。第三,政府应加大农业环境疼惜政策的实施力度。其措施应包括增加农田水利根本建设投入,把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大力扶持无公害蔬菜瓜果和粮食作物的生产,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推行休耕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