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关
文秘
队伍建设
思考
关于对文秘队伍建设的思考
杨龙
办公室工作在部门和单位所有工作中发挥着中心枢纽作用,而秘书工作是办公室的主体工作,领导要做到决策科学化,离不开秘书人员的协助。因为秘书人员一方面处理着大量的日常事务工作,使得领导能集中精力考虑大问题。另外,还能发挥他们了解全面情况,掌握多方面信息的优势,辅助领导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加强文秘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一、文秘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是人员配备较少,兼职秘书较多。我局人员配置少,在编在职人员有6名,借调人员2名,办公室根本上没有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秘书或人员,大多是由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副局长或办公室工作人员兼职。而局办公室往往还担负着人事、教育、监察和党、工、团、妇等工作职能,工作人员往往分身无术,造成局文字工作疲于应付。
二是年龄结构不优,学历层次欠佳。总体上看,人员年龄大多偏大,其中30岁以下的只有3人,仅占35%左右,且大多是“老面孔〞,新鲜血液未得到及时补充,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而且大都没有接受过文秘专业的学习和系统培训。
三是岗位机制不活,工作动力不强。一局部文秘人员对从事的文字工作“兴趣不大〞,热情不高,思想不够稳定,工作积极
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没进门的不愿意进,进了门的不想搞,搞了一段就想走〞的一种局面。这固然有自身因素的原因,但是,岗位制度和机制不活也是制约其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原因。比方岗位流动性差,工作很辛苦、晋升困难等原因。有的甚至七年八年都没换过岗位,这样就会使有些同志特别是一些在办公室工作时间比拟长、年龄偏大、且学历偏低的同志,觉得自己提拨无门、晋升无望、换岗不易,再努力、拼命也就是那么回事,因而上进心不强,得过且过,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在某种程度上滞碍了国税工作的创新水平和开展速度。
二、加强文秘队伍建设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除了对从事这项工作整体素质要求较高,文秘人员比拟难以选调外,对文秘队伍建设缺乏正确认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人根据实践工作体会,感到在加强文秘队伍建设中,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一要领导重视,广开“绿灯〞调人才。选调文秘人员比拟难。由于机关文字工作的特殊性,不仅是我局办公室,其他各单位的文秘人员同样非常缺乏,特别是具备政治理论水平、综合分析能力、语言文字功底等整体素质较好,又能吃苦耐劳的优秀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从外单位调人,一般都会遇到有关单位不肯“放〞的问题。在当前机构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有时发现好的文秘人才,即使有关单位肯放,也往往会遇到人员编制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各级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广开“绿灯〞,帮
助做好有关单位工作,帮助解决人员编制问题,为办公室选调文秘人才创造条件。
二要跳出框框,不拘一格选人才。从实践情况看,搞综合文字工作是逻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并不一定要很高的文凭,也不是只有机关干部才会搞,实际上绝大局部搞综合文字的也不是学中文专业。关键是要“吃透上情,分析下情〞,要善于领会领导意图,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此,选调办公室文秘人员,要敢于跳出传统的用人“框框〞,拓宽视野,面向社会、面向基层,打破专业限制、身份限制和地域限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人,这样才能不拘一格选人才。
三要大胆使用,创造条件引人才。办公室文秘人员难调是一个方面,但有时选到好的文秘人员时,也会遇到本人不愿到办公室工作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搞文字工作领导要求高,经常要加班加点,太苦太累,到办公室经济收入不好,又很难得到提拔使用等。因此,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及办公室领导对文秘人员厚爱一层,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包括新调进的文字人员,只要条件具备,就应及时提拔使用,大胆委以重任。这样既有利于搞活办公室文秘队伍,也有利于创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从实际情况看,办公室文秘人员由于熟知上情下情,经常充当“参谋助手〞的角色,提拔使用或到新岗位任职以后,一般都比其他人更能把握全局,更善于抓住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新工作和岗位是完全能够胜任的。
四要加强锻炼,立足培养出人才。依靠选人调人解决办公室文秘人才缺乏之忧,只是久旱求雨,权宜之计,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要从长远开展出发,立足办公室自身实际,培养锻炼出人才。为此,各级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阶段性地从大专院校选调一些政治素质好、思想活泼、文字功底强的优秀毕业生,使综合文字队伍形成梯形人才结构。对新选调的毕业生,要加强他们的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技知识、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使他们尽快吃透“上情〞;要经常组织他们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全面掌握“下情〞;更重要的是,在平时工作中要搞好“传、帮、带〞,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大胆放手使用,使他们早日锻炼成长。这样,办公室文秘队伍才能做到提拔一批、使用一批、培养一批,才能做到滚动开展、后继有人。
五要关心保护,真诚相待留人才。办公室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搞综合文字的秘书经常为新观点、新思路绞尽脑汁且不说,加班加点更是常有的事,照顾不到家庭和亲人,面临着工作、家庭双重压力。特别是当工作压力过大,又得不到领导的理解和重视使用时,往往会产生知难而退的思想情绪,宁可不当领导身边的“红人〞,甘愿到部门和基层去工作,因而出现人才“倒流〞的现象。为此,各级领导不能仅仅是给文秘人员下任务,而且要经常关心保护他们,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像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提出的那样,“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
们的疾苦,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好政治待遇和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家庭住房等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做好工作,勤奋自勉,乐于奉献。要用崇高的事业感召人,用良好的环境凝聚人,用适当的待遇鼓励人,努力为办公室文秘人员的工作和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023
XX县区信访局年3月21日
第二篇:对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存在的现状
目前,我乡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局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能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积极主动地培养党员开展对象,切实抓好党员开展工作,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增强了党在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但也有个别村组,出现了党员开展对象短缺的现象,难以找到合格的人员作为农村党员的开展对象。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不合理,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现有农民党员中存在着年龄偏老、文化偏低现象。据统计,我乡共有农民党员235人,其中35岁以下的46人,仅占19.57%;农民党员平均年龄为52岁,55岁以上农民党员104人,占44.25%。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的120人,占51%。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使农民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党性观念淡薄,政治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1〕理想信念动摇。一些农民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理想失落了,信念动摇了,不管“主义〞,只管利益;不相信唯物主义,而信奉宗教、迷信,崇尚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政治信仰荡然无存。〔2〕思想道德滑坡。个别农民党员在脑子里完全淡忘了党员意识,根本上成了“党员不像党员〞,重利益轻理想,“党员不党员、只要能赚钱〞,“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田地分到户、各走各的路〞,“入党不入党、全靠自己闯〞,实用主义、利己主义至上,片面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冷淡政治追求。完全-1-
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3〕责任感、使命感衰退。有的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丧失了以强村富民为己任的责任感,只要照顾,不履行党员义务,行动上的先进性日益减退,甚至在执行政策方面起反作用,造成坏影响。〔4〕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个别农民党员,不愿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甚至参加组织活动讲价钱,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对国家、集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
三是“双带〞能力差,缺乏致富本领。不少农民党员与农村市场经济很不适应,想问题、做事情习惯于老一套,满足于“三餐一宿〞,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安贫守穷;有的虽有致富的愿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苦于无门路,显得无能为力;有的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剧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无所适从。从调查的情况看,在农民党员中,家庭较为富裕、有一定帮带能力的党员约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0%左右,相当一局部党员仍处于不前不后状态,甚至有的还是“扶贫〞对象。偏远村组党员因受年龄、文化、自然条件等的制约,经济生活普遍不如当地非党群众,根本谈不上“带〞的问题,根本上失去了感召力,党员在致富中的“带头〞和“带着〞作用成了空谈,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
四是优秀青年数量少,后备资源短缺。调查说明。不少农民要求入党的政治热情不高,青年农民要求入党的热情更为锐减,遥远、经济落后村组尤为突出。就全乡的情况看,农民要求入党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有下滑的趋势。局部小村达不到5名、大村达不到10名入党积极分子要求,开展青年农民党员、选人难的情况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开展不平衡,分布不均的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党员队伍的质量和活力。党员开展几乎成了党员开展的“沼泽地〞。
二、原因分析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客观环境的因素。一是历史原因所致。据统计,全乡农民党员中,“文革〞前入党的有47名,占20%,而现在这批
党员正趋于高龄化。解放后至“文革〞前这一时期,开展党员主要看重成份好、政治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文革〞期间入党,那么过分强调思想挂帅,政治领先,“知识越多越反动〞,“越穷越革命〞,致使这一时期入党的农民党员年龄老化和文化低有着明显“先天缺乏〞的历史痕迹。二是大量人才外流。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思想比拟开放的农村知识青年,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愿在村务农,纷纷外出务工经商、打工挣钱,离开土地,走出家门,到城市谋生求开展。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外流走了:如读书升学,考入大中专院校;外出打工经商;投亲靠友;参军当兵等。由于大量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劳力外出,而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不管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佼佼者,是农村劳动力的精华。“现在从农村流动出来的大都是农村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人,或者可以将其称之为农村精英。〞留下的大多是素质相对较差,缺乏打拼精神的青年。许多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本村较为优秀的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或经商,大量青壮年常年在外,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因而农村党员开展对象越来越难找,优秀分子越来越难选,出现了“提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局面。大批农村青年外流,给党员开展对象的培养选拔带来困难,入党积极分子偏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导致农村开展党员工作成为无源之水。党员开展难,尤其是开展有知识、有能力、有技术的青年更难。三是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于缺乏经济实力,既不能有效地带着群众开展经济,又不能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致使不少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向往党组织的热情大为减退。四是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讲实惠,不讲政治,想赚钱,不想入党,在政治追求上存在一些消极心态,认为“入党吃亏〞、“入党无用〞、“入党不自由〞等。五是开展党员优化结构的影响。在农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入党积极分子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局部优秀积极分子受开展党员优化结构的影响,形成长期列为积极分子不能开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