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土壤修复面面观.docx
下载文档

ID:1521525

大小:22.08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土壤 修复 面面观
土壤修复面面观   土壤修复,环保产业的“新宠〞,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开展。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个新兴的行业乱象丛生,修复技术良莠不齐,行业的开展亟待标准。  “从2023年年初到2023年中旬的15个月内,以‘土壤修复’注册的公司到达了1000多家,跃跃欲试者更是不计其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谷庆宝指出,随着国家对污染土地的环境管理日益重视,土壤修复工作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土壤修复产业带来了万亿元的市场想象空间,土壤修复企业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开展。  令人担忧的是,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这些企业中,真正有土壤修复背景的少之又少,修复技术更是扑朔迷离。“这个市场如今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修复技术更是百花齐放,但是真正能把地修复好的有多少?〞对土壤修复深有研究的业内人士钟治舜对此忧心忡忡。  行业:乱象丛生  “在我国,污染土壤修复领域总体来说还处于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初期阶段。目前真正有技术含量的修复工程还很少,只有极少数单位的修复技术进入到工程化或产业化阶段。〞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863方案土壤修复领域首席专家陈同斌说。  长期从事土壤研究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也表示,目前国内鲜有企业拥有进入治理状态的技术,“从实际工作来划分土壤修复,可以分为场地污染修复和农地污染修复两个类型。场地污染修复商业化操作已经有一些案例,如北京建工等所做的一些治理工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方面,虽然很多科研院所包括我所在的研究所都建立修复示范基地,但都是以调查和开发技术为主,目前都尚未进入修复阶段。至于网站报道的某省某地启动了首个治理示范工程什么的,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中国土壤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提到,“虽然行业内已经出现准备上市的大型企业,但更多的还是一些中小企业,可以说是鱼龙混杂。〞他指出,号称进军土壤修复行业的企业众多,但目前国内真正接过工程的企业也就二三十家,而这二三十家中真正有能力也有意愿做好土壤修复的,应该说目前还不到10家。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一些地方,往往是先有工程后有修复公司。“政府启动一个土壤修复工程,一些有关系的人就专门成立一家公司来承接这个工程,而这些公司往往既缺设备也缺技术。〞一位土壤修复企业负责人向笔者透露,目前土壤修复产业各环节中,土壤修复环节是最挣钱的。因为这个环节目前缺乏标准,所以最容易进入。“什么算是修复达标,什么算是不达标?目前这个问题还不好说,很多企业也就趁着这个时机赚钱。〞  按照高胜达的测算,包括材料、转移土方、耗能、人力等本钱在内,修复100亩中度污染的土地,所需本钱将到达3000万元以上。按照这个比例来算,国内很多土壤修复工程的规模都超过亿元。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最大的一个修复工程耗资7亿多元,堪称土壤修复界的“地王〞。然而,土壤修复的实际本钱却一直是个迷。  “这个本钱并不好说,要是像国外一样动用各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去修复,那本钱真的很高,估计国内也没企业去做了。一方面是技术真的不过关,另一方面是赚钱没那么多了。〞佛山某修复企业负责人透露称,那些拥有资金或“关系网〞却没有技术根底和人才储藏的企业,一方面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对土壤修复技术的认识往往是浅薄的,认为土壤修复仅是土方工程,存在着“一辆铲车搞工程〞的简单想法。“这种‘换土’方式简直就是暴利,没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只要地方政府同意企业拿下工程,那么企业只需要进行‘挖土’就能赚钱,至于挖掉的土如何处理,修复到什么程度算达标,这都不用管。估计‘修复’一块地,利润能在40%以上〞。  技术:扑朔迷离  “土壤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土壤本身的性质就千差万别,污染的程度轻重不一,对于农地污染,还须考虑各地的气候又不同,土壤受到的环境干扰也不一样,在开展修复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是要考虑的。〞在陈能场看来,国内土壤修复目前还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根源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开始大张旗鼓进行修复,修复效果令人担忧。  按照土壤修复的程序,修复企业先要对污染场地进行环境评价,这跟人生病去医院“看病、诊断、治疗〞的程序类似,土壤采样、实验室化验、分析诊断都是必须环节。这一环节需要一定的时间,而随后的修复更是一项急不得的工程。但在中国,一切都需要快起来。“房地产商也好,政府也好,都讲究效率,经常一个工程下来要你两三个月就完成,让你哭笑不得却又措手不及。〞一位业内人士说,于是有些污染场地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清运运动,“1米不行2米,4米不行6米,一直挖到流砂层。〞  修复技术的使用更是层出不穷。谷庆宝表示,当前国内对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随意性较大,使用者对修复技术的选择很盲目。比方,一些地方对重金属浓度不高的耕地土壤采用了淋洗的修复技术,不仅本钱高昂,而且对土壤资源的破坏极大;还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湿地生态处理技术等,重金属不能被降解,还会造成重金属的迁移扩散。“修复技术选择不当不仅使土壤修复工程的投入效益比大打折扣,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二次污染。〞  湖南,土壤污染的重灾区。去年以来,湖南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土壤修复工程。然而,许多学者对此的看法是,“行动值得肯定,技术有待商榷。〞例如湖南省长株潭地区使用的“VIP〞治理修复技术,即“低镉品种(variety)+合理灌溉(irrigation)+调节酸度(PH)〞,希望实现“在污染的土地上生产出合格的大米〞。对于该技术,陈能场曾在澎湃新闻发文进行评述,他认为,低镉吸收的品种虽然存在,但由于土壤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低镉品种推广难以到达效果,而该技术中所使用的合理灌溉,即秋后浸泡农田,“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沉淀在土壤底层〞,实际上也难以成立。而使用石灰来调节土壤酸度从而到达降镉的目的,这也是有困难的,“不能作为主要治理措施,而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