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浅谈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方式和方法的选择.doc
下载文档

ID:1519222

大小:19KB

页数:4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谈 中小学教师 教学研究 方式 方法 选择
浅谈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教学研究,方法选择 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是当前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师业务水平持续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其参与人数呈逐年增加之势。但许多初次参与教学研究的教师,对教学研究应该做那些工作还缺乏了解,通常表现在方式方法选用不当,想到自认为较好的课题,就忙着动手去做,到了中途发现了意想不到的许多问题,研究坚持不下去,只好半途而废;还存在花了不少气力,却在重复别人已做过的事,做了无用功。因此,中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前,应选择恰当的研究方式和方法,做充分的准备,这样就会防止走弯路,使研究有一个可靠的起点,以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选定恰当的研究方式 第一,要考虑研究的限制因素。影响研究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研究的课题,即研究的目的、内容、对象所带来的。例如,研究的课题是了解中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是否过重,就应采用普查的方法,或个案研究加抽样调查的方法。如果研究的课题是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这一类目前还没有满意模式的问题,最好是采用一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如果研究的课题是进行某项教材改革,因为其涉及面比拟广,难以进行严格控制的实验,况且研究者总是希望改革能够成功,建议采用参与式研究。二是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例如,研究者的水平、经验、常识,可能投入的时间、资金、人力等等。还有被研究对象的合作程度也是需要考虑的条件,例如,研究者打算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但对方是否愿意谈,是否能如实地答复以下问题,也是制约研究成败的因素。三是研究的效益。到底这项研究的价值有多大,值得花多大的力气去做,也值得考虑。 第二,要考虑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是选择研究方式时必须考虑的另一个问题。信度是指研究所获得的资料的可靠程度。信度高的研究,应能屡次重复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例如,要了解什么类型的教师最受学生欢送,研究者最好是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知已,学生才会将心底里真实的想法告诉你。不然,学生会由于隔膜或怕招来报复而不说实话。研究者假设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感受一番,得到的资料就会更加深入可信。当然,这样的研究,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即作为对象的教师应足够多,才能概括出有代表性的类型。 效度问题较为复杂一些。例如,研究的问题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涉及到能力的评价问题。如果在研究中只用书面测验的方法来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显然是不全面的。因为许多能力,如实验操作能力,是无法通过笔试来检查的。而如果测验的试题只涉及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其有效性就更差了。用这样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能力,然后寻求培养能力的途径,显然不会有好的效度。 二、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参与式研究。参与式研究的特点是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研究框架不断调整,课题多为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适合中小学一线教师采用。为了要认识或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某个问题,以提高或改良教育或教学质量,中小学教师常常采用参与式研究。他们要参与到有关的实践过程中去,一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不断地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再及时地收集各种反响信息,以获得新的认识,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新的构思或修改补充。 在我校教师的实践中,许多教学方法在老师刚开始研究时,研究者本人或参加研究的教师头脑中并没有成熟的模式或方法,只有一些理论的观念或不太清晰的设想。可根据这些观念或设想去进行教学,同时利用各种方式,如相互听课、作教学分析、听取学生意见、与家长座谈、进行测验评估等等,收集对新的教学方法的反响,发现存在的问题,他们往往及时制定补充或改正的措施加以修订。 2、个案研究。个案研究类似于 “解剖麻雀〞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往往是某一具体的事件、过程或状况,主要目标在于了解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各种因素,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与相互作用,以及所起的影响及其程度。例如,要研究中学化学必修课程的实施情况与效果,可以以学校某个班级或学生为对象,了解影响课程实施的种种因素等。在这种研究中,重要的是尽可能如实地了解情况,从而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参与的研究教师不要参与到实践的过程中去,而要保持独立的立场。个案研究深入细致,虽然可以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比拟深入细致的探讨,但工作量较大,研究面不是很广,不易得到比拟客观和合理的认识。 3、普查与抽样调查。普查的目的是获取可靠的资料,用以进行分析并概括出普遍的模式。如学生家庭作业量普查。普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面普查。如对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提出10个有关家庭作业量的问题,要求所有学生都作出答复,这样做的好处是较全面,但工作量大。第二种方式是抽样调查,即在被调查对象中抽出一局部有代表性的样品,用对样品的调查取代全面的普查,抽样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是完全随机抽样,在更多的情况下,研究者是按比例进行抽样。抽样调查的样品数量必须足够大,才有代表性。到底应抽多少为好,也没有硬性规定。一般来说只要能保证有合理的效度就可以。通常,进行全面普查或严格的抽样调查会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时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各种调查。如对自己所任教的一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这样的调查面虽不广,但对分析全面的情况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参与研究的教师应当记住,不要随意地把在少数学生中发现的情况,说成是普遍的情况或把特定情况下出现的问题,也说是普遍的问题。 4、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的对象是一些测量的因素。例如,是否在学科复习中解题量越大,考试成绩就越好,可将一批条件相同的学生分成五组,第一组安排复习中解题量为300道题,以后各组依次为600道题、900道题、1200道题和1500道题,最后比拟这几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看其与解题量的关系到底如何。事实上,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不单是解题量,甚至可能主要不在解题量,学生原有的根底知识、能力水平、学习态度与方法、家庭环境、教学方式等都是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而无法分开。要进行实验,就必须保证非比照条件的完全相同或根本相同。这有一定难度,使得实验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总之,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既解决了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又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取得成果,对于提高广阔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进一步加强校本教师培训工作,推动新课程改革,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应当引起各级学校的高度重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