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山 东 省 教 学 研 究 课 题娄改生.doc
下载文档

ID:1518593

大小:88KB

页数:12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年山 题娄改生 2023 年山
山 东 省 教 学 研 究 课 题 申 报 表 课题类别 小学德育课程 课题名称 小学德育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 课题负责人 娄改生 ------------------------ 负责人所在单位 山东省东明县小井乡中心学校 ---------------------------------------- 填表日期 2011-11-16 ---------------------------- 填 写 说 明 1、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用钢笔认真填写。 2、在课题类别一栏,是具体学科的,填写“小学语文〞、“初中数学〞、“高中英语〞、“中学历史〞等;非具体学科的,如“课堂语言艺术研究〞、“小学生课堂评价语言研究〞、“初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填写“综合〞;非学科教学的,如课程与教学管理、校本教研、招生考试改革、教师评价、“后进生〞教育研究〔“后进生〞教育研究,如果是以教学方法为主,应为“学科〞或“综合〞; 如果是以教育思想和管理举措为主,应为“管理〞〕等,填写“管理〞。 3、多人参与研究的课题主要负责人如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含小学高级职称〕,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含小学高级〕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包括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组织能力等。 4、文字表述清楚,简明扼要。确实需要的,可以附页。 5、填写的内容要实事求是。 6、课题申报人所在单位,要对其申报资质和研究条件进行认真审核,然后签署书面意见。 课 题 名 称 小学德育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类 别 小学德育课程 成 果 形 式 结题报告、论文、教案 课 题 负 责 人 基 本 情 况 负责人 姓 名 娄改生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出 生 年 月 1973.10. 行 政 职 务 专 业 职 称 中学一级教师 研 究 专 长 教学方法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最 后 学 位 工 作 单 位 山东省东明县小井乡中心学校 办公 手 机 13285302168 通 讯 地 址 山东省东明县小井乡中心学校 邮 编 274514 邮 箱 Xjxzxxx@163 课 题 组 成 员 基 本 情 况 姓 名 专业技 术职称 工 作 单 位 研 究 专 长 在 课 题 组 中 的 分 工 课 题 负 责 人 的 研 究 工 作 近 况 参 加 课 题 研 究 情 况 课题来源 课 题 名 称 批准时间 担任分工 完成时间 县级课题 农村小学 德育生活化研究 2023.9 课题 负责人 2023.9 校本课题 如何构建 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2023.9 课题 负责人 2023.9 发 表 论 文 出 版 著 作 情 况 论 文 或 著 作 名 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 期 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情 况 1、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2023年后屡次参加新课程培训。2023年参加市骨干班主任培训班,2023年参加聊城大学骨干教师培训班,2023年参加菏泽市德育干部培训班。 2、 屡次参加县教研室举办的根本功、优质课及教学能手比赛等教研业务活动。 3、 积极组织和参加我校的集体备课,公开课和青年教师培训等教研活动。 开 展 教 学 改 革 情 况 认真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热衷于教育教学研究,勇于教学改革和创新。在德育课程教学方面,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以开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灵活多变的和谐快乐的生本课堂模式。2023-2023年获得市县优质课一等奖,并被评为菏泽市教学能手、东明县教学能手。 对 不 具 有 高 级 专 业 技 术 职 称 课 题 负 责 人 的 推 荐 意 见 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称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邮箱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 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称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邮箱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 对 选 题 背 景、研 究 目 标 与 意 义 的 简 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新课程一步步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 为了加强儿童的品德教育,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同时克服现有课程内容的交叉与重复,让课程更适应儿童的需要和特点,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正是这一改革的大胆尝试。 课程的根本理念之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开展委员会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在谈及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育,尤其是品德教育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现代学校品德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 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小学德育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希望通过研究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出本课程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的根本策略,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与开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最肥沃、最鲜活的土壤永远是生活。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一课题根本目的在于突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研究目标如下: 1、通过课题的实施,使德育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自主性。并且通过对典型课例的设计、实践和分析总结,对如何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提出本课程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的根本策略,为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持,提高教学实效。 2、通过课题的实施,关注学生在生活世界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验生活,真正学会生活——真诚热爱生活,自主创造生活,健康享用生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开展委员会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主要精神是:〔1〕、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2〕、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开展的规律进行;〔3〕、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开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开展的需要;④强调教、学、做合一。 3、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4、加强书本知识同现实生活与实践经验的联系,从“书中学〞到“做中学〞。〔新课程教师学科培训丛书〕 对 研 究 途 径、方 法、步 骤 的 简 述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及研究措施 〔一〕课程内容生活化 从内容上讲,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在于全面关注学生个体的开展,主要包括:关注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关注和指导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等。其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核心的,是关注其他内容的前提;而“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和日常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体局部;“社区生活〞那么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在学校生活的重要延伸,也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必然归宿。就生活的范围来说,以上三个局部是一个依次逐步扩大的过程。 课题组成员认真分析了这一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始终遵循“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理念,以“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为根本思路,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使学生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提升。主要措施如下: 1、内容的选择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既要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资源,又要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选择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来源于学生生活,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 2、整合教学内容,重组教材。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呈现为一种静态的结构,体现了编者的教学意图,作为对话的文本,课文的结构根本上预设了教学的流程。而课堂面对的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里的千差万别的学生,用一样的教学流程显然是不可取的,必须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结构,以动态的、具有弹性的流程实施教学,赋予教材以现实的生命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展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 ,为品德教育活动效劳,引导儿童全面开展。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来: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如个人自理、观察小动物、家务劳动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如游戏、表演等等。 〔二〕课堂教学方法生活化 品德教育实际上是价值观教育,必须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尤其是在当前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中,更要引导学生能够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合理的正确的选择,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是品德教育的核心所在。所以,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通过何种方式、方法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十分注重的问题。主要方法如下: 1、调查法,课前布置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调查,作好记录。 2、讨论法,课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积累,开展讨论。 3、列举法,通过讲故事、举事例、列图片的方式感染学生。 4、情境法,创设情境,如观看相关内容的影视片段,或课前实地拍摄录象,截取生活中的场景或现象制作成课件。借助媒体再现生活场景,创设一种生活情境,拉近学生和教材的联系,使品德教育落到实处。 5、知识竞赛法〔表演〕,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 6、典范示范法,邀请生活中的人物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典范示范是有效发挥德育功能的方法。 课题组成员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情况研究选择何种方法,这些方法在具体的课堂中如何搭配使用。不管选择什么方法,都要让教学过程成为生活过程,并通过学校这种生活过程去影响学生的其他生活。 〔三〕德育活动生活化 生活化德育活动从生活材料来源角度划分,主要包括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教育活动和真实生活实践教育活动。这两类活动各有侧重点,前者重在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后者重在深化学生道德行为,教育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