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难题与推进路径.docx
下载文档

ID:1504925

大小:23.24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黄河流域 经济 质量 发展 面临 难题 推进 路径
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开展面临难题与推进路径 杨丹 常歌 赵建吉 摘 要:经济高质量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根底,也是在南北经济分化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当前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内部开展不平衡、产业层次偏低且重工业化明显、创新驱动开展水平较低、开放开展水平不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等问题。为此,需要因地制宜,打造主体功能区框架下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强化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驱动,打造西安—郑州—济南国家级科创走廊;开放带动,打造沿黄地区经济合作开展示范区;核心引领,依托中心城市和都市圈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开展增长极;产业联动,强化上中下游东中西部互动打造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网络,以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开展;现代产业体系;中心城市;黄河流域 一、引言 黄河流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平安屏障,资源能源丰富、人口众多,在国家生态平安和经济社会开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快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开展,夯实黄河流域高质量开展的根底〔习近平,2023〕。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经济开展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围绕黄河开发与治理〔苗长虹,2023〕、黄河流域经济开展〔覃成林,2023〕开展了丰富的研究。还有学者提出了黄河经济带的战略设想〔张贡生,2023〕,研究了黄河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可行性、黄河经济带的形成机理、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开展战略与关键技术,并对黄河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开展了比照研究。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高质量开展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开展重大国家战略进行解读,剖析该战略提出的背景、战略意义、对黄河流域相关省份带来的开展机遇〔苗长虹和艾少伟,2023;安树伟和李瑞鹏,2023〕;第二,探究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开展的内涵、理论支撑、机理诠释、研究框架等〔郭晗和任保平,2023;左其亭,2023〕;第三,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提出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的战略思考、推进方略及对策建议〔陈晓东和金碚,2023;张可云,2023〕。总体而言,学术界关于黄河流域经济开展的研究较为丰富,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支撑和借鉴,但是已有研究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开展的意义论述缺乏,特别是经济高质量开展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重大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较少论及。基于此,本文将在分析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意义的根底上,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黄河流域经济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开展的对策建议。 二、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意义 1.经济高质量开展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根底 黄河流域开展过程中面临多维复合问题,主要表达在:生态环境保护、黄河长治久安、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生态环境问题;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等文化问题;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区域开展等经济问题。在这些问题中,生态问题、文明传承与开展问题长期存在并且在近年来逐步得到改善,如黄河水沙治理与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明显向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断提速。在此背景下,经济的高质量开展成为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开展的关键。黄河流域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亟待通过加快推开工业化进程、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下游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开展。经济高质量开展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根底,只有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开展,才能为生态环境保护、黄河长治久安、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提供物质根底和支撑。 2.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开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率先开展战略使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开展保持领先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开展战略的实施,东西部的区域开展差距不断缩小。特别是近几年来,中西部地区的开展速度始终领先于东部地区,改变了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开展中东部地区“唱主角〞的传统格局。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经济开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正在从东部和西部的不平衡,转变为南方与北方的不平衡。2000—2023年,北方地区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从41.78%提升至43.17%,提高了1.39个百分点;南方经济占全国的比重那么从58.22%降至56.83%。但這种趋势到2023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发生逆转,特别是从2023年后,北方地区经济开始大幅度放缓,东三省、山西、甘肃、天津等不少省市,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衰退。2023年,北方经济占全国的比重为42.89%,到2023年仅为38.95%,降低了3.9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南方经济占全国的比重那么由57.11%提升至61.05%。① 从表1可以看出,黄河流域占北方经济的“半壁江山〞,黄河流域面积、常住人口、GDP总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北方地区的44.21%、57.72%、55.84%和48.93%,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北方地区的比重更是到达60.99%和61.96%。②当前,东北地区经济亟待振兴,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开展成为我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支撑,只有黄河流域的“崛起〞才能挺起北方经济的“脊梁〞,为加快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开展作出更大奉献。 三、黄河流域经济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速逐步放缓 2023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黄河流域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也持续降低,由2023年的23.24%降至2023年的21.98%。2023年,黄河流域经济增速落后于长江流域1.21个百分点,在全国GDP增速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中,黄河流域仅有陕西入围,而长江流域有8个省份。作为黄河流域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山东省经济增速仅为6.4%,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无论从经济总量上还是增速上,与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的差距都在拉大。③ 2.内部开展不平衡 黄河流域8个省份中,山东属于东部地区,河南属于中部地区,其他6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受到资源禀赋、开展根底、国家区域开展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内部经济开展极不平衡。作为东部沿海兴旺地区省份,山东省的GDP总量、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分别是排名第二位的河南省的1.63、1.56、1.79和1.24倍,比青海、宁夏、甘肃、山西、内蒙古、陕西等6个省份的总和还要多〔苗长虹和赵建吉,2023〕。青海省的GDP总量、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仅相当于山东省的3.61%、3.53%、4.04%和7.04%。山东省人均GDP高达72807元,为黄河流域平均值的1.44倍。④ 3.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且重工业化特征明显 第一,黄河流域产业结构层次较低。2001—2023年,黄河流域8个省份中的山东、山西、甘肃的三产比重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河南、陕西、内蒙古、宁夏、青海的产业结构虽然仍为“二三一〞,但第三产业比重与2001年相比均呈上升趋势。总体而言,黄河流域的产业结构与全国、长江流域相比,层次仍然偏低。黄河流域的三次产业比重为8.59∶45.90∶45.51,尚为“二三一〞结构,全国和长江流域均已形成“三二一〞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8.16∶42.79∶49.05和8.05∶42.88∶49.07。⑤黄河流域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滞后于全国和长江流域3.54、3.56个百分点。 第二,黄河流域专业化部门主要集中在资源能源和重化行业。此处通过引入区位商的方法,研究黄河流域的专业化产业部门。⑥区位商的计算结果说明,2023年黄河流域8个省份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是5个省份排名前5位的专业化部门,山西、内蒙古的区位商分别到达18.94、10.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6个省份排名前5位的专业化部门,甘肃、青海的区位商分别到达5.67、6.6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是4个省份排名前5位的专业化行业部门,甘肃、青海的区位商分别到达10.5、10.4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是5个省份排名前5位的专业化行业部门,内蒙古的区位商到达5.67;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是4个省份排名前5位的专业化行业部门,宁夏、甘肃的区位商到达5.12和3.60。在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除山东省的个别部门外,整体发育水平不高。见表2。 第三,黄河流域资源开采及加工业的比重偏高。2023年黄河流域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业的比重为36.34%,而全国、长江流域的比重分别为27.17%和22.72%。从内部差异看,除山东、河南和陕西外,其他省份的资源开采及加工业比重均到达60%以上,山西甚至高达73.93%。在长江流域,除云南和贵州外,各省资源开采及加工业比重均在30%以下,最低的上海仅为18.09%。⑦ 总体而言,传统动能依然是黄河流域各省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传统产业、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在黄河流域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和奉献率相对较高。2023年山西煤炭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近60%;河南传统工业产业增加值和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6%和34.6%;甘肃省石化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到达34.9%。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对于经济增长的支撑较为薄弱,新动能对经济开展的引领支撑不够。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9.8%;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0.8%。⑧ 4.创新驱动开展水平较低 根据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在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中,黄河流域仅有陕西和山东2个省份入围,而长江流域有5个省份入围。黄河流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的均值为52.83%,比长江流域低9.82个百分点,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9%。总体上来看,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开展水平还比拟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发投入少。黄河流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额为2536.93亿元,仅相当于长江流域的44.3%;黄河流域各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额的均值为317.12亿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83%、长江流域的60.91%。⑨ 第二,创新产出水平低。2023年,黄河流域的专利受理数量是49.17万件,而长江流域到达了175.33件,是黄河流域的3.57倍。黄河流域各省国内三种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的平均值为6.15万和2.79万件,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4.23%和50.81%;相當于长江流域的38.56%和37.72%。⑩ 第三,科教水平较为落后。黄河流域的教育科技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每十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看,除陕西省外,其他省份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看,黄河流域仅有19所,仅占全国的13.6%。B11 第四,创新平台载体较少。在我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黄河流域有37个,占全国的比重为21.9%;而长江流域那么拥有80个,占全国的比重高达47.3%。2023年以来国务院共批复建设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19家,涉及52家国家高新区。其中,黄河流域仅有4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涉及12个高新区;而长江流域有9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涉及23个高新区。B12 5.对外开放水平相对较低 从进出口和外商实际投资看,黄河流域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但规模与长江流域相比差距很大。2023年长江流域进出口总额为17919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43.63%,而黄河流域仅有4240亿美元,仅相当于长江流域的23.7%。黄河流域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0.32%,比其GDP占全国的比重低了11.5个百分点。黄河流域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6428亿美元,同期长江流域为28594亿美元,黄河流域仅相当于长江流域的22.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