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加强
农村基层
党组织
建设
完善
新农村
乡村
治理
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
第一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陈幼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如何落实202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要求,构建和谐乡村,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措施。
一、农村基层乡村治理的现状
1、乡村两级组织关系交叉错位。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是领导关系,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也是领导关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指导关系。从基层的实际运作来看,乡镇党委、政府大都是一体运作,常常以乡镇党委名义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发号施令、布置工作,以党组织之间的领导关系代替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指导关系,而村委会有时那么以自治指导关系来对付。同时,由于乡、村两级组织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根底的不同,也导致了党的政治领导权和村民自治权之间存在着交叉与冲突、争斗与协调的现象和问题。
2、村两委运行机制不够协调。农村工作繁杂且对象具体,在实际工作中,村级组织的领导主要是对公共事务和个体事务的领导和管理,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能重叠交叉。而有关法律和党内法规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能及关系规定得过于原那么、笼统,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这就使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能有时难以明确区分,规定的工作程序容易流于形式。而村“两委〞的矛盾经常集中在谁主谁次的问题上,实际工作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个人的素质、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书记和主任有一方更强,往往不是村党组织代替村委会就是村委会凌驾于村党组织之上;如果双方都很强,大多数情况下是互不买账,难以团结协作或配合协调。
3、村级自治组织功能弱化。市场经济的开展,使农民逐步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农民不再依赖村级组织而相对独立。一方面,由于一些村级组织缺乏相对稳定的物质根底,对经济资源和公共事务的调控手段也逐步减少,且一些干部自身素质偏低,群众公认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的自治功能。另一方面,家族势力、宗族势力在一些地方的强化,不仅影响了村民自治,也制约了公共权力,有的甚至左右党员大会或者支委会的决定。
4、村级其他组织职能多方制约。目前村共青团、妇女、民兵等群团组织和老人协会等群众自助互助组织,普遍缺乏稳定的经费、活动场所和热心于这些工作的人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甚至名存实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规模小、运行不标准、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5、农民主体意识缺乏正确引导。一些农民在富裕以后,不再仅仅满足于关心村务政务,而是表现出强烈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希望通过更多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利用更多的手段参与村务政务。而这种意识又常常受到金钱、宗族或其它因素的影响。但一些地方的村级组织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和进步,对群众这种参政议政的需求缺乏正确的引导,对如何完善乡村治理没有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其中既有自身素质的问题,也有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结构体系
1、选准配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一是配齐和建强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以建设“五个好〞乡镇党委为目标,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德才兼备原那么和“五重五不简单〞的用人要求,坚持科学开展观,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扩大民主,严格程序,改良方法,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或通过法定程序选举到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中来,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二是选好选准村“两委〞班子。要进一步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在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接选举〞,抓好民主选举环节,把握好选人标准,扩大候选人提名中的民主。
2、加强配套组织建设。一是加强青年、妇女、民兵等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要按照“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的思路,加强群团组织的班子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和载体建设,为他们搭建作为的平台,教育引导和团结带着农村广阔团员青年、妇女、民兵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伟大实践。二是加强“六大员〞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效劳带动作用。要通过加强培养开发、强化管理、效劳带动等措施,逐步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效劳中心,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促进农村实用人才、乡土人才总量的扩充和素质的提高,不断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3、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是完善开展农业技术效劳组织。要进一步完善农业市场推广、农业科技效劳体系,积极开展各种农业技术效劳组织,鼓励开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切实发挥专业技术效劳组织、民营公司、科技示范户、经纪人的作用,积极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科技含量。二是引领开展农产品行业协会。要加快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开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效劳,维护成员权益。要把开展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中观管理—企业与农户微观经营〞的农业行政管理新机制。三是引导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进一步拓宽“公司+农户〞这一产业化经营根本模式,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努力形成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新格局和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与、中介组织效劳的新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作用
1、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建设效劳型乡镇机关。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工作职能由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效劳型的转变,进一步整合乡镇内设机构,转变工作运行模式,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营造开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上来,增强为农效劳能力,打造新型基层政府。二是改革和完善乡镇对村的管理体制。要强化乡镇对村的领导关系,认真落实管党责任,加大对村级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的投入和工作力度。要减少对村级自治组织的行政干预行为,将那些属于市场和社会范围的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自身解决,促进农村自治组织的开展,增强村民管理自身事务的能力。三是进一步标准党组织领导和参与村民自治的方式、程序。要加强工作指导,健全和完善村党支部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制度,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民质询会议制度和罢免村干部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党支部尊重村委会的法律地位,保证村委会服从党支部的领导,使村“两委〞的工作统一协调,建立起村民自治背景下党支部领导村委会的新体制。
2、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强化加快开展功能。要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要求,从调查研究入手,切实找准真正适合自身开展的路子,科学制定开展规划,明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的工作思路。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开展经济的积极性,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二是强化效劳引导功能。要借鉴“三级核心网络〞建设、农村社会效劳三级联动网和“支部+协会〞的做法,继续深化“农业155〞、“村会协作〞、“双带双创〞三项活动,改良农村党组织的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积极构建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党小组〕为骨干、党员中心户为根底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体系,提升农村党组织社会化效劳水平。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入手,加大根底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三是强化维护稳定功能。要扎实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落实“阳光村务〞,推进管理民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农民依法维权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要开展平安农村创立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3、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实施“三向培养〞工程。即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要通过采取培养、培训、帮带、扶持等措施,把致富能力强、带着农民共同致富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效劳的优秀人才及时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二是实施“素质工程〞。要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采取加强实践锻炼、严格组织生活、完善民主评议、开展党性分析等方法途径强化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确保“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要按照“一手抓阵地,一手抓基地,理论学习、技术培训、学历教育齐头并进〞的模式,加大农函大、农广校办班培训力度,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三是实施“载体工程〞。要认真落实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效劳群众工作的意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开展“奉献在岗位、创业在海西〞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承诺制、党员先锋岗、党员义务奉献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分类管理等做法,深化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
4、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骨干带头作用。一是积极扩大村级干部来源。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拓宽选人视野,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打工返乡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回乡大中专毕业生的优秀分子中选拔人才,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和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选到基层党组织班子中来。二是改良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方式。要坚持以市、县、乡党校组成的培训网络为主体的根底上,积极利用现代远程小编络、党员电教网络等载体加强教育培训,也可以采取与高校联合办学方式,举办专题研讨班、村镇管理大专班等,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增强带着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三是建立完善鼓励保障制度。要建立健全村干部报酬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积极推行村干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离职补偿等制度,合理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和保障水平,激发村干部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第二篇。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根底上,进一步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包括建立健全既保证党的领导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九亿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织
局部。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结合自己的国情,以村民自治为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形式,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育和开展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1982年我国宪法确认了村民自治的做法,1987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和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民自治进行了标准。村民自治对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根底和条件。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村民自治实践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比方村级组织“两委〞班子矛盾突出,一些党支部与村委会各自为政,分别强调自身的合法性、权威性和领导地位,在工作中缺少互相支持、协调和配合;有的农村地区虽然通过民主选举出村干部,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农民群众不仅无法真正地参与管理和决策,导致“村官〞腐败现象屡见不鲜,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造成党组织的威信和战斗力下降,党在当地农村的执政根底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