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略论
我国
环境
资源
利用
中的
问题
对策
略论我国环境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
我国一些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有时是以高消耗和环境的退化为代价的,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开展中必须建立起一整套落实科学开展观的体制和机制,利用国家、市场、技术创新和公众相结合的力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开展。
【关键词】
环境资源经济机制可持续开展
近些年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开展步伐加快,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大量消耗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作为代价的,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退化成为经济开展的瓶颈日益呈现。能否保证具有良好的环境资源成为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开展的关键。
一、中国环境现状及问题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增加日益严重,农村环境形势严峻,地方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环境问题引发的贸易争端日益上升,温室气体减排面临困难压力。
(一)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2023我国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8万吨。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占了16个。以2023年gdp总量计算,中国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失高达5470-12760亿元;在11个特大城市中每年因大气粉尘造成疾病而死亡的人数达50万,40万人患慢性支气管炎。
(二)水污染突出。2023年全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量为537亿吨,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于中度污染,四类以下水质占60%以上。目前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污染,有7亿人在饮用大肠杆菌含量超标的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达42%。
(三)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呈持续增长势头。目前我国城市人均年产生的生活垃圾约440公斤。2022年全国660个建制市产生生产垃圾1.36亿吨,集中处理率为54%,2022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1941万吨,其中有3000吨的危险废弃物未经任何处置排入环境。
(四)农村环境形势极端严峻。目前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土壤污染日趋严重,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平均每公顷施肥量400多公斤,高于兴旺国家认定的225公斤的平安上限,我国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有机磷农药中70%是高毒和高残留品种,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局部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力产生的工业污染迅速蔓延,污染灌溉面积占全国灌溉面积的2023%。
(五)海洋环境总体污染严重。2023年我国近海岸约25%的海域水质处于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状态。其中近海未到达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平均为11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近岸海域总面积55%。
(六)室内空气污染,地面臭氧、汞污染等。随着中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住房装修和家具使用超标原材料,室内污染引起的城市居民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臭氧产生的烟雾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减少农作物产量,影响森林面积增长。中国的近地面臭氧浓度居亚洲国家之首。中国作为燃煤大国,汞的排放占了世界相当的份额,环境污染恶化导致地氟病、砷中毒、克山病和农药有机污染物对生殖能力的危害等等。
二、建立完善的体制和机制,实现我国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开展
(一)建立落实科学开展观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管理执政能力
1.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环境统一综合治理体系。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环境部,通过增加预算和人员编制来加强中央政府环境执政能力,使其能充分履行在制定法规、执法、分析、监测和专业培训等方面的职责。
2.调整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形成省以下治理直管体制,使国家环保总局与省级环保局建立直接行政负责关系,强化各级地方政府环境执政能力。
3.建立有效的环境问责制,将环境指标真正纳入官员考核机制,必要时可采用一票否决制。针对污染损害,加强民事处分力度,并对严重的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二)建立适宜中国可持续开展的市场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改革现有价格体系,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反映环境外部本钱的价格形成机制,使参与市场的经济行为人自发地将环境本钱内部化。
2.完善和进一步改进财税体制,形成财税对节能减排的鼓励和约束机制,出台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新税种减少并停止对资源和环境有严重负面影响的财政补贴,强化对节能减排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财政贴息对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调节相关利益方在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分配之间的关系,并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以鼓励环境保护的行为。
4.严格节能减排的微观管理机制,为中国的企业引进环境健康和平安方面的生产标准,提高排污费标准,开展排污权交易。
(三)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建立环境后督察和后评估机制
1.鼓励地方、社区和政府组织以及企业界参与公开听证,福利诉讼以及其它自愿性的活动。
2.国家应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时机方面进行宣传和教育。
3.改善公众对有关污染物排放及其造成后果方面的环境信息的获取,以便使他们能以更有意义的方式进行参与。
4.涉及环境保护和开发的重大工程申报应提前公告,为公众更好地参与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四)推动可替代的再生性能源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
1.突破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瓶颈制约,把能源、环境、农业、信息和生物等领域的重大适宜技术开发放在优先地位,重点组织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本钱的技术等,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从源头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的巨大压力。
2.加快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促进能源供给结构的多元化、逐步改变依赖石化燃料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3.积极建立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效劳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五)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
1.优先保证饮用水平安,重点改善公共卫生条件。
2.立足资源化和循环利用,提高废物的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例如,开发并推广沼气池,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推广太阳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高度重视农村资源污染。探索低本钱治理方式和技术。
4.研究和探索能够吸收和固定碳的农业耕作方式,以获得社会环境和全球化利益。
参考文献:
[1]解振华.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领导干部读本.环境科学出版社会,2023.
[2]齐建国,刘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节能环保目标与政策分析.载于陈佳贵等主编.202223中国经济蓝皮书(春季号).社科文献出版社,202223.
[3]十七大报告.“十一五规划〞.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