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贫困户
脱贫
先进事迹材料
贫困户脱贫先进事迹材料三篇
贫困户李润的脱贫先进事迹一在脱贫攻坚决胜时期,有这样一些地方,这样一些人,他们虽被认定为贫困户,但不愿等、靠、要,决心稳扎稳打,用心做人、做事,用勤劳脱贫致富,让一贫如洗的状况成为历史,从而步入脱贫致富新时代。
在雪山镇立马村就有这样一些人,其中和平小组的李润就是代表之一。XX县区雪山镇属国家重点贫困乡镇,立马村人世代在贫困线上挣扎。生于1979年的李润在成长道路上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困扰,年少时曾在家里当过泥巴匠、种过地、养过牛,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个地道的农民,他说:这里穷了几代人,没有产业资源,更谈不上经济开展,穷山沟里家家户户也只能勉强吃饱饭。到了结婚的时候,他还憧憬过通过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让这个家过得更美好,却没想到自己的这段婚姻经受不住贫困的考验,在女儿1岁的时候,妻子就因无法忍受贫寒而离家出走,一晃已是十余年。让这个处在风雨摇曳的家庭更雪上加霜的是,家里除了有女儿需要抚养,还有4个老人需要赡养,其中李润80岁的爷爷双b失明多年,需要人全天候照顾,根本丧失行动能力;多年照顾一个膝下无子的婶婶,现已82岁,身体状况欠佳;父母已60多岁,除了在家种地、养殖之外,没有经济能力;全家的负担都落在了这个男人的肩上。自从2023年被认定为贫困户后,不甘心一辈子在贫困线挣扎的李润,决心用辛勤和汗水改变命运。
一、甘蔗种植,脱贫步履第一步
雪山镇地处山区,当地缺少水利设施,适宜种植一些耐旱的农作物,比方甘蔗、核桃等。李润积极参加了当地政府关于甘蔗种植的技术培训,掌握了相关技术。同时,在党的致富政策下,甘蔗收购商XX县区糖厂事先提供了甘蔗苗和肥料,让没有启动资金的李润有了开展之基。在开展之初,李润和60多岁的父母在自家承包的2023亩土地上种植甘蔗,根本能维持生活。2023年以后,甘蔗市场价格低迷,糖价持续走低,各地村民纷纷减少种植规模,但李润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低价承包、租种其他村民不愿种的土地,将甘蔗种植规模开展到了50亩,别人笑他不懂行情,但他坚信市场低迷只是暂时的,即便市场长时间不回暖,也只是多付出一些劳力。经过两年的不懈坚持,李润终于迎来了甘蔗市场的春天,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二、创新思路,多方开展,奠定脱贫之基
甘蔗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不错的提高。同时,李润认识到甘蔗价格受市场波动较大,光靠甘蔗产业很难真正脱贫致富。鉴于上有老弱病残,下有育儿负担的家庭实际,他必须另谋出路。经过详细的调查,他发现,当地的黄牛品质广受好评,于是决定在开展甘蔗产业的同时,在家开展黄牛养殖产业,通过种植、养殖的有机结合,以牛粪化肥,甘蔗叶入料,节约了生产本钱,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勤德兼备,树立脱贫新模范
多年来的拮据生活,被妻子抛弃的巨大打击,并没有击垮这个男人,反而加深了他对责任的理解,对亲情的珍惜。面对无依无靠的婶婶,他不离不弃,几十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婶婶82岁高龄的身体依然健朗,甚至能承担适当家务。周围的村民在谈论起李润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在驻村工作队队员走访他家时,老人家还跟我们说起:自己能有这么好的侄子,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李润还向我们表示,在新房建成后,要带婶婶一起入住。
扶贫先治懒,扶贫先扶志,这句话在李润的身上得到了充分表达。同时,李润在脱贫道路上也得到了帮扶责任人的积极引导和大力相助。当下,XX县区已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我们希望身边那些贫困群众像李润一样积极行动起来,树立劳动荣耀、勤劳致富的荣辱观,克服等、靠、要的不良心态,苦干实干,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贫困户吴坤希的脱贫先进事迹二吴坤希,大坡镇新瑞村委会云头埇村,在2023年5月将他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家庭主要致贫原因是缺乏资金,家里一共3口人,儿子在读中专学校;加上他本人和配偶文化素质低、思想也比较保守,没有开展的动力。在纳入贫困户之前,家里收入全靠吴坤希一个人在附近打零工赚取,生计难以维持。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的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为此政府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贫苦户的心理疏导。第一步,先采取精神扶贫。第二步,认真跟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第三步,通过深入开展调研,并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方案,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根底上,科学确立脱贫致富的路子。
根据吴坤希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意愿,最终决定帮助其开展种植胡椒和养殖黑山羊,并解决其他生活上的问题。
1、政府帮助其购置胡椒柱300根;
2、引导其参加王峰黑山羊养殖合作社,增加家庭收入;
3、代缴交医疗保险;
4、帮助该家庭申请危房改造,解决他们住房问题;
5、组织观看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加强学习种植、养殖技术。
经过帮扶人员的不懈努力,不断屡次深入与吴坤希沟通,不断鼓励他们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吴坤希和妻子俩人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决定靠勤劳双手奋斗,意志坚决要摘掉贫困户帽子。有了正能量的加持,吴坤希夫妻俩不止种植胡椒,自己另外种植柠檬、金桔,还额外养了一头牛。大大提高了家庭的整体收入,解决了儿子上学的问题,还让家庭收入从以前一年四五千收入,变成了三万多元。
这离不开吴坤希夫妻俩起早贪黑,两个人辛勤劳作,加上帮扶责任人关心支持下,他们种植的胡椒为他们带来了一笔收入,加上养羊合作社的分红。现在他们腰杆子挺起来了,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不断的努力,吴坤希夫妻的家庭情况大有改观,而且他们已经没有那种因为自己是贫困户而感到自卑的感觉,也改变了左邻右舍对他们的看法。同时,他们也从危房中搬到了新房子。
让帮扶责任人感到欣慰的是,吴坤希意识到勤快重要性,他说: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没用,政府能帮我们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剩下他要靠自己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
吴坤希笑着说,现在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新时期扶贫的好待遇,感谢帮扶责任人。
他说,自己脱贫后会把贫困名额让给更多有需要的人,他也愿意和政府一起帮助许多像他一样困难的家庭。
他说。并不觉得贫困户是多么荣耀的事情,现在政策这么好,总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他还表示,现在他信心很足,将来他会不断扩大自己的胡椒种植业,自己购置更多的胡椒柱,把剩余的土地全部利用起来。未来还打算再购置几头牛进行繁殖,在扩大种植业同时也进行养殖业的扩张,两头抓,自力更生。
贫困户李光茂自力更生脱贫事迹材料三一、脱贫路上不等靠要
李光茂为人勤劳老实,他总是对帮扶人说,成为贫困户并不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普通老百姓更应该自力更生,不能在家坐享其成,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心里踏实。他在脱贫的路上,始终没有停下致富的脚步。
他利用空闲时间,不麻烦村委会干部,自己主动找工作,打零工增加收入,希望早日脱贫。由于他年龄较大,工作很不好找,只能在村寨周边打零工。因为没文化,不懂技术,李光茂只能干些杂活。搅拌水泥的工作又脏又累,添沙,倒灰,加水,推车,一会儿也不能停顿,稍有耽误,大工就会呼唤训斥,一天下来,他浑身都是水泥点子。即使工作很辛苦,李光茂依然坚持每天按时到工地,从不缺工。现在,趁着身子硬朗,多干点活,多挣些钱,就能少给国家添些负担。李光茂的声音里充满着自信。
他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2023年参加焊工技能培训,2023年11月他又参加了县人社局组织的中草药种植为期5天的技能培训,同时在参加各种会议中了解到扶贫相关政策,学到了维护自身权益的知识,增强了就业的本领。在村干部组织贫困户参与集体无偿劳动时,李光茂积极配合,并组织村小组群众积极参与,他总是率先垂范,以身作那么,随叫随到,从不偷懒耍滑。
谈及脱贫后的生活,李光茂感谢地说。感谢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人的帮助,脱贫不脱政策,感谢党的政策,我们现在吃不愁、穿不愁、住得好,看病也有了保障。勤劳能致富,今后的生活要靠自己。我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二、脱贫致富不忘感恩
李光茂是个热心人。平时,邻居哪家有急事难事,他总是热心给予帮助。例如:去年上半年,兜底户赵廷亮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本身又是残疾人,一个人无依无靠,李光茂二话不说,直接叫赵廷亮与他们同吃同住,把赵廷亮当着自己的儿子,直到2023年年底,赵廷亮经政策兜底把房屋建好装修好为此,赵廷亮才依依不舍离开了李家。虽然赵廷亮离开了,但在生活上,李光茂一家总是无微不至的对他关心照顾。又如,李其勇户,他一个人常年在外务工,对扶贫政策一窍不通,家里有事,李其勇自己的亲兄弟都不信任,他只信李光茂,大屋小事都全部委托李光茂帮办理,李光茂也不厌其烦的帮助他,直到现在李其勇建砖钢房也是李光茂在为他打理。有人问他,你这样帮助别人,不累吗。他总是微笑的答复,累点没关系,人家信任我,有求于我,在我能力范围内,能帮那么帮。57岁了,一天总是忙里忙外,笑对人生,这样的村小组干部不值得敬佩吗。虽然李光茂户2023年度就正式脱贫出列了,在村民代表会上,他被以脱贫典型身份请到会上现身说法,在谈及脱贫感言时,李光茂自信的说感谢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我们办实事。
三、以身作那么做好本职工作
网上有说政府扶贫终止之日,就是贫困户返贫之时,李光茂对这句话表示深恶痛绝,他向村民和政府承诺,他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他家庭多年的关心与帮扶,目前他家已脱贫,不能再占用国家资源,应该把帮扶瞄准更需要帮扶的村民,没有党和国家的帮扶,他老李家也会怀着政府帮扶引进门,脱贫致富靠个人的信念,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绝不返贫。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一名普普通通的村小组干部,他以身作那么,做好本职工作。一是他做到了上级决策部署的宣传人。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县委、镇党委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开展全局,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向脱贫攻坚聚焦,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他事必躬亲,学习相关政策并积极宣传,让各项政策家知户晓。二是做到了脱贫致富的领路人。魁母甲村小组,全村83户有40余户是贫困户,目前脱贫出列的寥寥无几,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全村要奔小康怎么办。这是摆在李光茂等村干部面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的脱贫路在何方。党中央其实早已给了我们方向。脱贫攻坚关键在产业,产业有开展,脱贫根底才会牢固。习近平总书记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我们有了,放眼望去,以前开垦从山脚到坡顶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上山挖阁兜广种薄收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但是我们还缺习总书记记的下半句话,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老百姓的腰包要鼓起来。如何将我们的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现在考验我们干部群众智慧和力量的时候到了,在每次群众会上,他都积极发动群众,集思广益谋开展,出谋献策奔小康。三是做到了村民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他说,现在我们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水泥路将逐步修到家门口,今年根本上要实现全覆盖,大家辞别了过去人背马驮的日子,去哪都有汽车做,有什么事相隔千里也打个 就能通知到位,吃肉不在是像以前只有客人、过节才舍得吃,这是大家小时候根本不敢想的事。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但是我们的精神面貌、一些陋习还没有铲除,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要求,这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从我做起,奋勇争先,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
目前我村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县委、镇党委已经为我们做的很多很多,现在我将结合本村实际,率先垂范,补齐短板,发动群众,群策群力,为本村变新颜、改新貌、换新村不懈努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