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公共文化服务经验交流.docx
下载文档

ID:1503106

大小:29.57KB

页数:2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公共 文化 服务 经验 交流
公共文化效劳经验交流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开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根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要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构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成为今后构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核心内容。因而,构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正日益受到各级领导、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重视与关注焦点之一。 一、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概念的提出 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是政府公共效劳体系的组成局部,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效劳,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开展文化生产力,发表公共文化信息;为社会文化生活和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为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开展和进步提供坚实的根底。政府职能转变使建设完善的公共效劳体系提上日程上来。 随着改革的深入开展,党和政府不断明确提出要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并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积极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公共文化效劳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领域,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重要课题。 20xx年2023月中央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规划开展纲要,是指导我国“十一五〞时期文化开展的纲领性文献。在提供公共文化效劳时,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设施建设,必须增加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文化领域新增加的财政应主要用于农村。 202223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在我们广西调研时指出,文化来自于人民,必须效劳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建设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好、实现好、开展好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效劳群众,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特点、适应基层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效劳方式和途径,使我们的工作为基层所需要、为群众所欢迎。建设公共文化效劳体系,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深入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效劳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效劳网络。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效劳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效劳的能力和水平。要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当前,要把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以建设综合性、多功能乡镇文化站为龙头,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不断稳固和壮大城乡根本文化阵地。 20222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这表达了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开展。胡锦涛同志强调:一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根底。二是必须解放思想,以开放、宽容的态度处理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三是加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这些说明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有了新认识。 202223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假设干意见,明确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制定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对重大公共文化效劳工程的实施、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作了具体的部署,这个意见的出台,将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步伐,促进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的完善和开展。 202223年202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而构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根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根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在社会文化领域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开展观,落实和谐社会公平正义原那么的客观需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公共效劳职能的职责所在,也是各级文化部门和广阔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xx市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加快开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在我市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团结一致,按照“三个文明〞协调开展的要求,努力加大公共文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力度,我市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 (一)、xx市公共文化效劳体系不断完善 我市文化事业经过建市11年来的建设,随着经济的飞速开展,文化事业也不断开展,公共文化根底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效劳能力取得较大的进步。 1、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市、县、乡镇、村四级文化效劳网络。 在市级,我市积极筹集资金,大手笔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今年,我市已立项建设市图书馆、博物馆新馆、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市图书馆占地十亩,方案投资3000万元,方案今年年底开工建设。市博物馆占地30亩,已进行定点选址,方案投资3000元,市文化艺术中心占地183亩,方案投资1.2亿元,已完成了定点、规划、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将为xx市人民提供较好的文化效劳条件,为我市的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根底。 在县市区,我们围绕到202223年,完XX县区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馆、村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的而努力,目前,我市的县级XX县区、XX县区已建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三个XX县区也正在积极筹建图书馆、文化馆,全市73乡镇中,已建成达标文化站的有40个,其中:2022年筹资112023万元新建文化站36个,这些乡镇文化站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市1132个行政村有40%的村有文化活动阵地,村的文化活动阵地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还有97个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有农村“小康文化示范户〞800户,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如XX县区新建村筹资350万元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中心设有图书室、活动室、电子信息馆等,每年开展大型活动20屡次,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深受群众欢迎。 2、精心打造广场文化,2022年以来,我市先后投资1.6亿元新建xx市新世纪广场、XX县区文化广场、XX县区文化广场等3个大型文化设施,特别是xx市新世纪广场,占地面积达2023万平方米,是全国地级市较大的广场之一,目前成为xx市市民开展文化活动主要阵地。今年,XX县区投入700万元,改建文化广场,为群众文化开展提供条件。为了进一步提升xx市文化品位,打造文化新城,20xx年xx市还吸引社会资金2亿多元,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的“xx市文化广场〞,该广场集商贸、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开展,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 3、积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20xx年,市政府投入60多万元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xx分中心,桂平、平南各筹集20万元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同时,我市还多方面筹措200多万元开办十三个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效劳点。这些站点在宣传先进文化方面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4、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几年来我们不断创新效劳举措、拓展效劳渠道、完善效劳方式,以创立文化先进单位为龙头,大力实施知识工程,文化致富工程、文化三下乡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创立文化先进县、乡、村活动中,XX县区、XX县区分别被自治区评为文化先进县,平南大安镇评为“自治区民间艺术〞之乡。有8个业余文艺队被自治区评为全区优秀村屯文艺队,有12户文化骨干户被自治区评为小康文化示范户。初步统计,三年来送书下乡达18万多册,送戏202300多场,送电影7500多场,其中xx市歌舞剧团、XX县区歌舞团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每年到乡镇村屯开展百场“和谐之声〞演出,受到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 我市还以广场文化为龙头,带头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有效发挥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效劳功能,努力实现文化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使我市公共文化效劳的能力与水平得到不断增强,文化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因。 (二)、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存在的缺乏 我市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根底设施建设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由于人口多,经济底子差,财政比较困难,投入文化根底设施的物力才力严重缺乏,公共文化根底设施建设距离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一些缺乏的地方仍比较突出。主要表达: 1、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多年以来,我市局部地方领导忙着抓经济建设,招商引资上工程,对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缺乏,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现象,认为开展经济、抓好工农业是硬任务、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开展中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把文化建设只当作文化部门的事。没有意识到文化软实力对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没有树立起抓文化建设也是抓经济建设的观念,公共文化建设观念比较淡薄。在公共文化建设还缺少统一的开展规划,没有长效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同时,我市目前对地方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中还是偏重于经济指标,文化建设方面的指标比较少,使得文化工作往往是“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 2、文化根底设施还比较落后 我市是从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的、根底比较差,现有的市级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还是县级市时的设施,港北、港南、覃塘三区还没有图书馆、文化馆,74个乡镇(办事处)文化站目前还有25个是有站无址,只是挂靠在镇政府的办公大楼里,1136个行政村有700多个村没有标准的文化活动场地无法正常开展活动,按照中央提出202223年“县县有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要求,我们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3、文化经费投入严重缺乏,各级文化单位经费普遍存在困难 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开展宣传文化事业的假设干政策,特别是要求逐年增加文化经费,建立开展文化基金的要求,我市各地还未全面贯彻执行。市本级文化系统二层机构的人员定编、经费和设施都保存县级水平,受到条件限制,工作开展难度很大,“三馆〞还普遍存在业务经费严重缺乏的情况,图书馆缺乏购书费,文化馆缺乏开展活动经费,博物馆缺乏文物征集、展示、保护与调查经费。各级政府投入到镇(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很少,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相距甚远。 4、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不活 文化事业单位大局部还是沿用方案经济时期的体制,内部运行机制落后,缺乏有效鼓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文化队伍老化、学历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专业门类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现有专业人才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文化单位缺乏整体活力和竞争力。 5、专业人员匮乏,公共文化效劳人才急待加强 由于编制的原因,目前市直文化队伍大多数是县级市时的原班人员,年龄偏大,队伍老化。同时,用人机制不活,人才难进,冗员难出,文艺人才青黄不接,尖子人才匮乏,文艺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