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劳动就业
一体化
发展
意见
劳动就业一体化开展意见
一、指导思想
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落实市委、市政府“惠民66条〞措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城乡居民就业质量为目标,充分调动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人为本,按照关键抓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重点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核心抓就业城乡统筹的根本要求,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努力形成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开展的新格局。
(二)工作思路。
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和深化创立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积极的政策体系,着力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就业制度,全面提升就业效劳质量,并逐步实现数量就业向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的转型。
(三)工作目标。
202223年,力争实施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培训补贴制度和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制度,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享受培训和鉴定的补贴,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制定城乡一体化就业效劳体系机构科学编制初步方案;全市65%以上社区创立为充分就业社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下。
202223年,在全市建立较为完善的就业效劳体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就业效劳制度体系和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就业鼓励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目标责任机制等三大体系、四大机制;全市85%以上社区创立为充分就业社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下。
二、具体政策措施
(一)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效劳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1.科学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效劳体系。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建设,结合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展规划纲要,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逐步健全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效劳体系,整合公共就业效劳资源,推进就业效劳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2.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开展和布局规划。以全面提升农民生产效率为主要目标,合理做好城乡产业开展与布局规划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第二、三产业布局规划,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
3.加快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街(镇)、居(村)劳动和社会保障效劳体系,按照效劳场所、人员、经费、制度、工作“五到位〞的要求,推进整合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部门协调,完善管理制度,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的良好秩序,形成以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为龙头,区(县级市)人力资源市场为骨干,覆盖街(镇),辐射居(村)委会的四级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使所有用人单位招工、劳动者求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办理就业和失业登记等都可得到就地就近效劳。
4.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为主线,以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加快健全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切实做好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不断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劳动者队伍建设,为促进就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持。一是进一步发挥好“政府购置培训成果〞的鼓励作用,实行城乡统一培训补贴政策,完善政府补贴政策,适时调整资助标准和方式,完善各类群体的资助政策。二是继续推进职业培训基地的建设。完善镇级培训基地根底建设,继续推动培训基地建设向村(居)延伸,逐步构建x城镇劳动力职业培训和就业效劳一体化网络。三是继续推进城乡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免费培训工作,增强退役士兵就业能力,促进就业。四是建立完善的效劳制度。健全全市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求职等多功能配套的信息化效劳体系,进一步提高效劳水平。五是建立全市统一的职业培训管理标准,实行“六统一〞:统一规划组织、统一报班审核、统一培训标准、统一组织鉴定、统一发证、统一资助。六是完善培训方式。进一步探索面向二、三产业的就业市场,适合农民和农民工特点的长短结合和日夜班结合的初、中、高技能渐进的职业培训方式,更好地发挥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效劳凭证和就业效劳制度。
1.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效劳凭证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劳动就业凭证管理制度,将原来对城镇劳动者、农村劳动者、入穗就业流动人员分别使用x市职工劳动手册、x市农村劳动力就业手册、x市流动人员劳动手册改为统一使用XX省就业失业手册,并作为记载城乡劳动者就业、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技能等级、享受公共就业效劳、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等劳动保障信息的凭证;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在计算机业务系统可满足记载劳动者劳动用工备案、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就业困难认定、就业效劳、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失业保险待遇核定情况、职业技能培训情况的前提下,将XX省就业失业手册的功能过渡到通过使用x市社会保障(市民)卡完成。
2.建立城乡一体化失业登记制度。除城镇失业人员可进行失业登记以外,对本市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拟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和在本市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流动人员也可以进行失业登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失业登记制度。同时,分别建立农村和城镇人员就业和失业统计制度,分别发布统计数据,双轨运行,逐步根据本地统筹城乡就业的进程进行并轨。
3.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效劳制度。对进行了失业登记的农村劳动力和常住户籍城镇劳动者提供相同的就业效劳内容,建立相同的就业援助制度。失业登记后的农村劳动力和流动人员与常住户籍城镇劳动者享受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等公共就业效劳。
(三)建立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机制。
1.建立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充分发挥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各区(县级市)就业训练中心和镇级培训基地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以本市户籍农村初、高中及高校毕业生为对象,以开展毕业、就业前的职业指导和实用技术培训为内容,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或单项证书为目标,全面推行农村新成长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无缝衔接就业〞效劳,促进城镇就业由数量型向素质型、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谐开展提供人才支撑。
2.建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机制。通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大批有觉悟、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能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成为农业生产技术骨干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争取使每8户农户有一名农民参加培训,每年培训7000人。
3.提高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制定生态区农民向城镇转移就业方案和措施,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制定产业集聚区优先吸纳生态区农民转移就业政策。
4.扶持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通过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党的十七大关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开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及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2223)5号)要求,积极营造我市创业促就业的良好气氛,着力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作,鼓励扶持本市农村劳动力、失地农民通过大力开展粮食生产、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和各种非农产业创业致富。研究制定农民自主创业工程导向,搭建信息发布交流平台。
(四)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鼓励制度。
1.健全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培训补贴制度。在实现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补贴标准与城镇失业人员统一的根底上,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回流比例较高的情况,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标准,增加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方案生育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前享受培训和鉴定补贴的次数,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
2.健全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制度。加大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农村方案生育家庭劳动力和新成长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力度,促进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农村方案生育家庭劳动力和新成长劳动力稳定就业,实现家庭脱贫。通过健全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制度,形成城镇重点补贴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农村重点补贴贫困户劳动力、农村方案生育家庭劳动力和新成长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机制。
(五)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目标责任机制。
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级管理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稳步推进我市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将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工作任务纳入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中。每年将当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指标要求纳入到市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评体系中,随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方法印发到各区(县级市)党委、政府和市直各目标责任单位。通过落实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有效促进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