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传统文化
审美
倾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倾向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教育传统、思维方式、形上追求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倾向。作者认为,与西方文化比拟,中国传统文化高扬人文精神,竭力将人生艺术化、审美化,西方文化那么高扬科学精神,竭力将人生科学化、逻辑化。这种不同的偏向显示了两种文化的各自特点,其优点与缺点都包含在各自的特点之中,现代新文化建设正是对以上不同特点的扬弃与综合。
关键词审美倾向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作者简介聂振斌,193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
勿庸讳言,中国文化为华夏汉族所首创,并且在保持开展这一文化传统中,华夏汉族始终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华夏汉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同周边的兄弟民族频繁交往,互通有无,不断融合,而通婚与混居那么是融合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民族友好往来中,华夏汉族都比拟主动、自觉。一方面,从兄弟民族中吸取文化营养,开展自己;同时又把自己的先进文化毫无保存地传播、渗透到兄弟民族中去,使其“同化〞,共同前进。华夏汉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之间,也有战争、也有武力征服的时候,但它不因自己的强大而掠夺异族人充当自己的奴隶,这与古希腊各城邦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它也不因自己的文化先进而强迫异民族接受,没有文化侵略之谓。这一点与西方文化也是很明显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与创造这种文化的华夏汉族一样,具有浓厚的亲和力和同化力(或曰软化力),很少有西方文化那种机械性与排他性。在这种文化熏陶下,造就了中国人一种甚为宽大的民族观念,不以狭隘的血统界线自封自限。尤其是华夏汉族,因其抱着宽大通融的民族观念,才能不断地与它周围的民族融合,华夏文化也才不断地扩大其影响范围,民族与其文化是互为因果的。正如钱穆所说,以华夏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他既没有不可泯灭的民族界线,同时亦没有不相容忍的宗教战争。魏晋南北朝时代民族新分子之羼杂,只引起了中国社会秩序之新调整,宗教新信仰之传入,只扩大了中国思想领域之新疆界。在中国文化史里,只见有‘吸收、融和、扩大’,不见有‘分裂、斗争与消灭’。〞(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51—152页)他又说:“在西方史里,同一雅利安民族,随着历史进展,而相互间日见分歧,结果形成许多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的小派。直到现在,假设非先认识此各支派的界线,便无从了解西洋史。但在中国,那么上古时代,虽然有许多关于民族或民族间的分别名称,常使读史的人感觉麻烦,但越到后来,越融和越混化而成一体。秦汉以后的中国其内部便很少有民族界线之存在。这不可不说亦是中西文化演进一绝不同之点。因此在西洋史里,开始便见到许多极显明极清楚的民族界线。在中国史里,那么只说每一部族都成为黄帝子孙,这正是中国古代人心中民族观念之反映。〞(同上,第44页)中国人自古以来抱着如此宽容开通的民族观念,是有其历史原因和文化根据的。华夏汉族形成之初,其成分就不是单一的。它不是由一个氏族开展而成,而是由多个氏族、部族融合而成。它开展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吸收、同化周围的少数民族成为自己的一员,因而才有今天这样十多亿的宏大的民族队伍,并且汉族与几十个比自己小得多、也落后得多的民族和睦相处,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重视亲情,以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处事中庸,反对“过〞与“不及〞。它所创造的文化,其特点与这种民族性格完全一致。与西方人那种好斗,总想扩张自己、征服异己(自然与异族)的民族文化性格很不相同。在扩张、征服的文化精神驱动下,西方国家于近代崛起,并靠掠夺异民族和殖民地(中华民族也是受害者之一)而称霸世界,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提高了西方文化的世界地位。也许因此自本世纪初以来,不少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型的,保守的,因而应该抛弃这个文化传统,另造一种新的文化。这个结论是很轻率的,也是武断的。正是这样一种结论,几十年来人云亦云,形成一种固执的历史偏见。中国传统文化封闭吗?保守吗?看看以上历史事实,想想中华文化持久不衰的生命力,是封闭型、保守型的文化所能到达的吗?中华文化形成、开展的地理环境同欧洲大小差不多,由它影响而造成的文化圈比欧洲大得多,多大的界线内才算“封闭〞呢?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不仅与同自己毗邻的民族、国家频繁交往,而且到远隔崇山峻岭的“西天取经〞,跨海远航去亚非一些国家经商或文化交流。并且以贵客或允许当朝作官款待从“西天〞或西方或东瀛来的“异类〞,一个封闭型的文化能有如此大的胸襟吗?正是在这种广泛交往中,才使中华文化不断更新,不断开展,能说这种文化是保守的吗?
要对中西文化进行真正的比拟研究,必须彻底抛弃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而建立一种平等对话态度,否那么是得不出一种有益的结论。按照全世界人类文化已往的成绩而论,现在只有西方欧洲文化和东方中国文化两大系列,源远流长,成为人类文化的两大主干。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是古希腊,希腊文化灿烂时期,正是中国的西周、春秋战国时代,也是古代文化辉煌时期。三千多年来,东西方两大文化系统,遥相晖映,争奇斗艳,各按着自己的道路不断地开展,不少方面不谋而合,表达了人类历史文化开展的共同规律,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对人类作出了自己特殊的奉献。
中西文化是在很不相同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民族性格中形成开展的。因此从价值取向、精神追求来看中西文化,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唐君毅曾以“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对〞来比拟中西文化的不同(见中西哲学思想比拟论文集,从这一视点进行比拟的人很多,见解也大同小异)。后来他又从中西文化所重视的领域的不同,以比拟其精神之差异。他说:“吾将自西洋文化之中心在宗教与科学,而论其文化为科学宗教精神所贯注支配。自中国文化之中心在道德与艺术,而论其文化为道德与艺术精神所贯注。〞(人文精神之重建,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第89页。)这些见解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给人以启发。我也不揣浅陋,提出一种看法,供大家讨论、批评。我认为西方文化竭力将人生科学化、逻辑化,而中国文化那么竭力将人生艺术化、审美化。中西文化都很重视实际,西方文化重视物质实践,讲究应用,讲究实惠,中国文化重视道德实践,讲究身体力行,讲究情义。中西方都有形上追求,西方通过宗教来实现,中国通过艺术来实现。这些不同,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具体说明。
一、教育——充分运用美感形式,艺术教育占重要地位
教育,无论就内容还是就形式言,都是文化的。这在中西方都不能例外。但中西方教育的内容各有偏重,教育的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这也是事实。概而言之,中国自上古直至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之前,教育上重视人文学科,重视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将教育艺术化,审美化。而西方那么重视科学教育,重视知识技能和智慧的培养,道德教育也多从知识、“律令〞入手,不太强调情感陶养,本以情感陶养为主的审美教育,也强调认识功能。而且教育多为教会把持,因而宗教气味较浓。
中国自古就有“先王乐教〞的历史传说,并为先秦两汉诸子所津津乐道。很多文献记载:舜弹五弦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尚书,舜典中说,舜任命夔作典乐官,以教胄子。这些记载真实性如何,姑且不管。它至少说明自西周以来的圣君贤相以及哲人们是非常重视乐教的。周朝开国之初,周公便制礼作乐,以稳固统治,维护秩序。礼乐既是政治制度、道德标准,又是教育的根本科目。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总结西周以来礼乐教化的经验用“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教授他的学生,礼乐已失去政治功能,完全变成教育科目。中国古代的乐是音乐、舞蹈、歌诗三位一体的综合体艺术,乐教,用现代话说就是艺术教育。孔子十分重视乐教,并把乐教放在礼教之上,认为是人格修养的最后完成,使道德进入最高境界,即他所说的“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是也。其后的孟荀及汉儒都继承孔子的思想并作了发挥,特别是荀子的乐论,汉人所写的乐记,对乐的产生、性质、功能及其与礼的关系,都作了系统、深入的论述。孔子时代,随着社会的开展,诗乐已经分途,诗作为文学的独立地位已经确立。孔子也十分重视诗教,经孔子删定,编辑了中国第一部诗集——诗,并且对诗的教育功能作了理论发挥,奠定了长达二千多年的诗教传统的理论根底。中国传统教育偏重人文精神,在孔子之前的漫长的古代教育实践中已经定型了,经孔子及儒家学派的理论发挥,使这一教育倾向更加自觉,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后,中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这一偏重人文精神教育的倾向没有根本改观,甚至比古代更偏重了。汉代置易、书、礼、诗、春秋五经博士,以教弟子,明清以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作启蒙教材,以“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易、礼、诗、书、春秋)作为整个教育的根本教材,科学教育根本没有地位。西方中世纪,有人总结古希腊的教育经验,把教育内容归纳为“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与中国古代教育科目相比拟,各自的偏重是十清楚显的。西方重视科学精神,重视掌握知识和普遍法那么,重视思辨才能。即使有人文方面的教育,看重的是语言学,而非文学。属于情感教育,只有音乐一科,在整个教育中所占的分量要比中国轻得多。
中国古代教育在方法上也是很独特的,一是充分利于美感形式于教育,古人称之为“美教化〞(毛诗序);二是重视典范教育,很少抽象说教,不太讲什么“定义〞、“规那么〞,整个教育过程不离开感性具体活动。例如,讲诗、讲古文,教师并不首先解释诗句、文义,也不讲什么主题思想等抽象概念,不是要你先理解,而是要你先体味,所以只是教你诵读,而且摇头晃脑,音调要抑扬顿挫,富有音乐节奏感。讲习字书法绘画,不是抽象地讲规那么、方法,而是要你首先临摹前人的成功之作,在临摹中逐渐领悟规那么与方法。戏曲、工艺等,更无讲义、教科书之类,甚至师徒根本就不识字,因此师傅怎么唱,你也跟着唱,师傅怎么做,你也跟着怎么做。在艺术教育上,中西方都有“模仿〞一说,但内容大不一样。西方是模仿自然,模仿现实,中国是模仿人工,模仿他人;西方的模仿是目的,是为了再现现实,中国的模仿是手段,目的到达,手段也就不需要了。不仅艺术教育如此,其他教育也要模仿典范。正如蔡元培所说:“吾国人重文学,文学起初之造句,必依傍前人,入前方可变化,不必拘泥。吾国人重哲学,哲学亦因历史之关系,其初以前贤之思想为思想,往往为其成见所囿;日后渐次开展,始于已有之思想,参加特别感触,方成新思想。吾国人重道德,而道德自模范人物入手。三者如是,美术遂以不能独异。〞(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0页。)
与教育密切相关的选拔和任用人材,其标准也是看重人文方面。汉代官吏的来源,一是京师的太学的博士弟子,一是郡县推举的孝廉、茂才,都是学儒读经之人,并不管他有无科学知识和技能。隋唐建立的科举制度,科考的主要内容是诗赋和明经,属于科学技术方面虽然也有设科的时候,却从未占据重要地位。明朝科考,改作八股文,其内容是按朱熹所注“四书〞、“五经〞的范围进行发挥,科技方面也同样没有地位。中国人评价一个人是否全面开展,经常使用三项标准,除道德标准外,还有“才〞、“艺〞两项。“才〞是才干,“艺〞是审美能力,即对诗词书画琴棋等是否有修养,是否有鉴赏眼光。人们说某人多才多艺正是一种赞扬之词。
二、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整体把握和洞观感悟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也不太相同。形象思维、洞观感悟和整体把握始终是中国人的主要思维方式,而不太善于西方那种逻辑推理、解剖分析。王国维在接触西学不久就发现了这种差异。他说:“国民之性质,各有所特长,其思想所造之处各异,故其言语或繁于此而简于彼,或精于甲而疏于乙,此在文化相假设之国犹然,况其稍有轩轾者乎?抑我国人之特质,实际的也,通俗的也;西洋人之特质,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精于分类,对世界一切有形无形之事物,无往而不用综括Generalization及分析Specialization之二法,故言之多自然之理也。吾国人之特长宁在实践之方面,而于理论方面,那么以具体的知识为满足,至分类之事,那么除迫于实际之需要外,殆不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