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怎样
构建
初中
道德
法治
高效
课堂
怎样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
吴阳权 李孝玉
摘 要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是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为宗旨,以教师的条理性、层次性引导掌控为前提、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根本形式,以打造自主高效课堂为价值追求,以反响调控来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
作为初中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常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构建初中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那么应该怎样上好初中品德与社会课呢?怎样打造高效课堂,使我们的学生学得轻松,掌握的牢固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1完整的教学模式
1.1情景设置、目标内化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藏,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张挂、口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1.2自主合作、信息搜索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课型中处理方法也大不一样。
活动型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根底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实践体验型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效劳社会的能力。
1.3精讲点拨、知识整合
这个环节是教师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的理论(概念、观点、原理)进行精讲点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讲在学生不会之处,二要对学生自行得出的结论要加以补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要发挥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1.4当堂训练、稳固双基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训练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整个课堂。此处所讲的训练是指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归纳整理信息之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习题,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稳固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目标达成进行检测。
1.5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的评价,也是对本节课知识、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双基、深化升华之效。
2教学过程中时刻不忘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的品德与社会是对初中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教师更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2.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唤起相应的道德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主要观点充分利用插图、挂图等教学手段,创设突出本课德育认知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
2.2深化道德认识
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教学的要求之一。当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本课所学的道德知识以后,就要及時安排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道德知识去分析理解具体事例,深化道德认识,开展道德情感。
3联系实际促使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
教育源于生活,因为生活的存在,才形成了生动有趣的品德教育素材,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世界中相关的教育主题与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大有裨益。
青少年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青少年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青少年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忆生活的过程中,唤醒经验,激发学习兴趣。道德存在于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别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调动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