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小学
品德
教育
总结
小学品德教育总结
第一章:品德开展与道德教育的概念与根底
一、名词解释
1、品德、道德、德行的区别品德:
一种是“大〞的品德含义,即品德本身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内容;另一种是专指道德品质。本书对品德的理解采用第二种界定:品德即道德品质。道德:
(1)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那么和标准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
(2)新伦理学教程。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老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体系。可见,现在人们更多地把道德看作应该遵守的标准和原那么。
德行。(1)在我国道家思想中,德性与道、生命密切相关。德行就是“道〞在生命体中的表达,是生命的根本属性。(2)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是一切事物的优越性。德性就是中道,其实质是一种适度。
2、儿童生活的主要存在方式:
(1)关系性生活。在小学阶段,关系性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三种关系,分别是与父母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与同伴的关系。关系性生活对儿童品德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根底和核心。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儿童与教师、同伴的关系对儿童品德开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2)活动性生活:儿童主要有三种活动,分别是游戏活动、仪式活动和叙事活动。游戏活动表达出儿童的根底需要和自然渴求,儿童游戏本身就是一个矿藏丰富的“育人〞宝藏。仪式活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叙事活动是符合儿童兴趣、注入儿童心灵、开启儿童智慧、满足儿童童话生活与现实需要的活动。(3)学习性生活:学习是人的天性,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生活。对学生而言,学习既是权利也是义务。课程学习是儿童在校学习的主要内容,课程学习是儿童学校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课余学习生活是一种非正式的、无方案的、无意识的学习性生活。课余学习生活一般表达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及儿童与他人的交往中。(4)社会性生活:社会性生活是儿童的重要组成局部。儿童生活在社会大背景下,社会生活影响儿童生活。儿童的社会性生活主要表达为儿童在公共场所的活动需要儿童有相应的公德。儿童的社会性生活还有助于其陶冶良好情感。儿童社会性生活有助于加快儿童社会化进程。
二、简答题
1、何谓生活:
字典里对生活的解释为生存、活着和生物为了生存和开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现实中,人的活动领域可划分为三个根本层面:最根底的是以个人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礼尚往来为主要内涵的日常生活领域;中间层面是政治、经济、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公共事物、社会化大生产等非日常的社会活动领域,最高活动层面是由科学、艺术和哲学等构成的非日常的、自觉的人类精神和知识领域。
通读第三节:生活根底
第二章小学生品德开展的规律与特点
一、名词解释(道德情感开展)
(1)弗洛伊德提出成熟的人格由三个成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它是与生具来的非理性欲望,寻求本能需要的即时满足。它遵循快乐原那么,即一切以快乐为本。本我是人格中最早开展的成分,天生就有。
自我。自我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从本我中分化出来,主要起到协调作用,检查本我欲望,接受超我的指导,选择符合超我和现实的行为。
超我是人格中的社会成分,也是最晚开展的局部。它是个体内化的道德行为准那么,通常会对本能欲望进行约束和控制。
(2)移情:被他人情绪激发并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到别人情绪的能力,是引发内疚、同情等道德情绪的根底。移情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根底。(3)内疚感:指个体做错了事情,并感到自责。内疚感的产生是一种相比照拟复杂的过程。产生需要满足四种心理条件:
①个体必须将准那么内化并且在需要时及时识别,即意识到过错或过失。
②在违规时意识到并理解伤害行为的严重性,反过来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即当前的错误是由自己造成的。③反省自己的动机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
④不仅要感到内疚,还要有违规犯错感,主动对所做的伤害负责任。
二、大题
1.皮亚杰道德认知开展理论(p28)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从一个非常自我中心的道德推理阶段开展到以合作和互利为根底的公平系统阶段,经历了一个前道德阶段和两个道德阶段。
(1)前道德阶段。学龄前的儿童几乎不关注规那么,也不理解规那么的真正含义。他们的行为既不是不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
(2)他律道德阶段。5-2023岁。行为受外部规那么的约束。此阶段儿童思维比较刻板,认为规那么是由权威人物所制定的,不可更改,且必须要遵守的。在行为责任的判断上,儿童通常从行为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在惩罚方式上,儿童倾向于采用强制性的惩罚,即为了惩罚而惩罚,惩罚措施与行为之间没有关联。
(3)自律道德阶段。2023或11岁以后。思维更加灵活,认为规那么是可变的,人们可以主管地制定社会规那么,也可以挑战现有的规那么。同时,在大家都同意的前提下,还可以修改规那么。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有时候可以违反规那么。在行为责任的判定上,儿童会依据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来判断对错。在惩罚措施方面,儿童能认识到惩罚的本质意义,会采用回敬型惩罚,即根据错误的类型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让犯错者认识到行为的后果,从而减少错误的行为。
2.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开展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1)水平一前习俗道德水平。能认识到规那么的存在,认为规那么由权威人物制定,人们为了防止惩罚或获得个人利益而遵守。
①阶段一惩罚和服从的定向。缺乏是非观念,认为免受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都是坏的。他们因为害怕惩罚而遵守规那么。
②阶段二相对功利主义的定向阶段:
为了获得奖赏或者实现个人目的而遵守规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别人的观点,但他人定向的行为最终也是为了获得汇报
(2)水平二习俗道德水平:
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或维持社会秩序而遵守规那么。道德动机是从具体的惩罚和报偿开展为获得社会赞赏和防止谴责。
③阶段三好孩子定向阶段。符合道德的行为就是让人快乐,给人帮助或得到别人认可的行为。遵守道德规那么的目的就是为了被别人看作“好人〞。
④阶段四遵守法规阶段。道德动机不是害怕惩罚,而是相信规那么和法律能够维护社会秩序。正确的行为就是遵守法定权威所指定的规那么行为。
(3)水平三后习俗道德水平。超越现实道德标准的约束,到达完全自律的阶段。
⑤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认识到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群众权益,不符合时,应该修改,个人必须遵守修改后的法规,不然就是不道德。
⑥阶段六普遍道德原那么的定向阶段。根据自己的选择的符合良心的道德原那么来判断对错。关注普遍公众的抽象到的方针或原那么。
3、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助、谦让、抚慰、同情等。总体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逐步增加。
4、小学生有哪些攻击行为及其特点(p47)
攻击行为是指任何形式的有意损害另一生命的行为,且另一生命是力图防止这种遭遇的。根据攻击的形式可划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关系攻击,其中关系攻击是指通过造谣等方式破坏对方的形象和人际关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从工具性攻击到敌意性攻击,主动地攻击行为和报复行为呈下降趋势,但儿童攻击行为中的敌意性增加,且对报复性行为表现出了较高的容忍度。遵循四种开展轨迹:
长期稳定轨迹,在童年期和成年期都具有较强的攻击性高攻击—终止轨迹,成长过程中,攻击性逐渐降低直至正常水平中度攻击—终止轨迹,与前者类似无问题轨迹,一直维持较低的攻击水平。
第四章小学生品德评价
(哪些方式,哪些是有效的,方法有哪些)本章小结
需要参照书本p78-97页掌握评价方法,并指导哪些是有效的
本章围绕小学生品德评价,介绍了小学生品德评价的相关概念和小学生品德评价的方法。品德评价的类型和方法很多。从评价形式看,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从评价性质看,包括肯定性评价和否认性评价;从评价时间看,有即时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从评价程度看,可分为不同的等级的肯定性评价和不同等级的否认评价。
品德评价具有多重功能,最为主要的是育人功能,除此之外还有评定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鼓励功能。小学生品德评价应遵循一定的原那么和要求,其中总的原那么是教育性,在此根底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应遵循几个"结合"原那么,如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多元评价相结合等。
本章对品德方法的介绍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是有关品德结构要素的道德认知评价法、道德情感评价法、道德行为评价法。第二局部是有关道德价值取向评价法、道德一致性评价法以及小学生品德评价的综合方法运用。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23年版)和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23年版)中,分别对小学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儿童的品德评价方法作出了具体规定。小学低年级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小学中、高年级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达成水平评价、作品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等。
第五章亲子关系与小学生品德养成
1、名词解释
亲子关系。原是遗传学用语,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这里指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根底,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互动所构成的人际关系。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它表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关系状态,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体的家庭关系货家庭气氛状况。
2、论述
1、学校如何助力亲子教育。
答。家校合作实施亲职教育和亲情教育。
学校需要提供亲子教育的相关支持,采用适合小学生品德开展的家校合作方法。一方面通过亲职教育来提升父母素质;另一方面,通过亲情教育,即人的亲和力教育,将亲情教育寓于课程和活动中,加强对小学生亲情亲情方面的教育,让小学生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家人,学会爱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进而爱家乡,爱祖国。
第六章同伴关系与小学生品德养成
(重点:同伴交往第二节、p123)
1、同伴平等交往如何对自律道德产生促进作用。答。
1、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过渡
皮亚杰认为,他律道德是儿童早起以权威为定向的开展阶段,而自律道德是内省的、合作的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开展从他律道德走向自律道德。儿童从他律道德(5-2023岁)走向自律道德阶段(2023-11岁)需要具备认知的成熟性与社会经验。在社会经验方面,主要是同伴之间平等交往的互动经验,使儿童懂得了规那么是人们达成一致的结果,在所有人都同意的情况下规那么是可以改变的。
2、平等交往促进自律道德
同伴关系的平等性即儿童认为同伴在身份和权利方面都是伏地横的,这可能使得儿童在同伴群体中形成一种相互对称的关系。这种交往削弱了儿童对成人权威得盲从,有助于提高儿童得自尊和对同伴得尊重,从而把儿童引向更加富有灵活性、自律性得道德状态。首先,儿童之间开展是相互的、亲密的关系使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