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时期
高校
国防教育
德育
结合
内容
探析
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与德育结合的内容探析
摘 要:21世纪以来,关于高校国防教育与德育结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关系的探讨上,而并未明确指出二者教育结合的主要内容。高校国防教育与德育的结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彰显二者教育的主旋律,从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素质教育、国防哲学教育层面分析二者教育结合的时代内涵,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培养优秀的国防后备军。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素质教育;国防哲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2-0223-02 教育一词始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教育即是教育者在现有经验和知识储藏的根底上,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受教育者接收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的过程。高校国防教育与德育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层面,缺一不可。高校国防教育与德育结合的主要内容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核和灵魂 爱国主义教育既是高校国防教育的焦点,同时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二者教育结合的内核和灵魂。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因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爱国主义教育是激发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独立和民族自由解放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前,毛泽东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建立爱国统一战线,争夺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与统一;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毛泽东审时度势转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即重视培养和建立公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根底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2]。当今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又被赋予新的内涵。一方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根底,是弘扬和开展中国精神的重要手段。xxx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3]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是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更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xxx总书记指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4]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组织、有方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加强受教育者的爱国观念,引发受教育者的爱国情感,指导受教育者将非理性爱国情感因素转变为理性的因素,从而内化为自身行为的过程。 二、国防素质教育——纽带和节点 高校德育的内容和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表达,高校国防教育具有特定的德育功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反之,素质教育也是高校国防教育价值的重要反映。中国传统儒家哲学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防素质教育正是二者结合的重要纽带和节点,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国防道德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14条规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5]同时,还规定:“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最大的荣耀,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国防道德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点,一方面,必须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民族精神是指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自尊心是指在任何情况下,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维护国格和民族尊严,尊重自己的民族,以侵略、侮辱感到羞耻;民族自信心是指相信本民族文化的优异心理;民族自豪感是指对本民族的内在认同。另一方面,树立大学生忧患意识和国防责任意识。现代青年大学生应在总体国家平安观主导下,提高区分和前瞻的能力,树立反意识形态渗透的忧患意识。 (二)国防知识 国防知识是国防素质教育的血与肉,从哲学上讲,国防知识是作为国防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客观印象和主观印象。客观印象即是存在主体之外的国防知识,也就是国防“是什么〞这一层面;主观印象即是主体自身对国防知识的经验和认知,也就是“为什么〞“怎么样〞这一层面。因此国防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固有知识理论本身,更是主体认知的一种价值的判断和选择。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国防知识应包括国防历史、国防理论和国防常识。国防历史是我国国防产生、开展、形成的纵向和横向的历史脉络。任何国家的国防历史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运用历史的比较研究方法,能对大学生起到一种警醒和鼓励的作用。国防理论是在一定的实践根底上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规律性的国防知识体系,包括军事理论、国防构成、国防建设等等。国防常识主要包括国家防卫的一些根本概念和国防队伍建设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国防法律、国防经济、国防科技等内容。这些内容形式之间相互贯穿、互为补充,目的在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履行保衛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义务。 (三)国防技能 国防技能是国防素质教育的运用和表达,是指通过军事训练所形成的军事行为方式,是保证主体完成某项任务的必备条件,主要包括动作技能、技术技能、战略战术技能等。不同主体的现有水平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其所掌握的技能大小和接受程度,同时,国防技能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多种国防技能相互交错,促使其中某种专门技能表现得尤为突出。另外,大学生国防素质是多种因素形式综合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各要素间此消彼长,国防技能处于国防素质的大系统中,与其他综合素质因素相互促进。因其作为一种行为方式,融合各要素的优势,以最终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一定的力量。参军事教育的性质上看,军训的内容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通过学习和掌握根本军事技能,如队列、内务、纪律等对塑造大学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技术,既能使大学生了解我国军事装备开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提升民族自豪感,又能了解我国与兴旺国家之间存在的军备差距,提高民族忧患意识。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