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跨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面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纪要.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跨世纪 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究 面向 新世纪 研讨会 纪要
跨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面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纪要 【正文】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和中共XX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面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日前在昆明召开。围绕会议主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顾锦平研究员致开幕词,中共XX省委副书记王天玺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庄福龄教授和国家教委社科司原司长杨瑞森教授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与会代表紧紧围绕世纪之交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会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 不少学者指出,经济全球化已日益显露,面对这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马克思主义必须给以理论上的关注与答复。为此,应当首先挖掘和研究马克思有关这方面的重要思想。尽管马克思还没有遇到象今天这样的全球性问题,也没有系统性的全球性理论,但他确实从全球的视野阐发了关于“世界历史〞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至少有这样几点值得我们今天高度重视:一是对“世界历史〞不光要从投资、贸易、世界市场等具体问题上来研究,更应注意从当代世界开展规律的高度来研究,从历史观上予以概括和解释。象马克思关于社会开展一般规律的发现,关于社会开展“五形态〞理论的概括等,就是从“世界历史〞出发的。二是“世界历史〞的分析与制度分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即不能脱离社会制度抽象地谈论“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开展。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最初形成是和资本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资产阶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和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而且,马克思也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是共产主义胜利的先决条件。三是“世界历史〞开展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也只有作为世界历史的存在才能最终实现,因为共产主义不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这种全球化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国际上有人借此大肆鼓吹走“第三条道路〞,还有人主张“人权高于主权〞等,都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有些学者认为,这种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随着这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加以研究,以寻求全球性问题的合理解决,并使之得到合理开展;另一方面,这种全球化的开展也会推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化。马克思主义只有随着这种全球化的开展,才能真正产生世界性的影响,进而实现人类解放的目标。 对于这种全球化开展的趋势,有的学者认为,和谐开展是历史的必然,全球和谐开展观正是对全球对抗观反思的结果;有的学者那么强调这种全球化过程中的制度冲突与政治冲突,因为在当今世界,多极化还未最后形成,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还在盛行,因而和谐开展很难实现;也有的学者认为,和谐开展与制度冲突、政治冲突并非截然对立,因为前者是就开展结果而言的,后者是就开展过程来讲的,整个世界就是要在共存、斗争中走向合作互利、和谐开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课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现实课题。许多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只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的传入和传播,而应重点讲为什么要“化〞,离开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实际,这一问题是说不清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义,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一个思想传播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根底和指导思想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在面临双重挑战:一是理论上的挑战。这涉及如何看待和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如有的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释为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有人曲解为教条式的套用,等等。二是实践上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开展,社会生活实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马克思主义要开展,就要对新的实践作出新的答复。面对这些挑战,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新的理论创造,不断丰富和开展自身。也就是说,其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开展的过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应该朝何处开展。有的学者提出,首先,它应解决我们国家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其次,它应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形态,丰富和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再次,它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风格,“中国化〞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应表达中国文化传统的鲜明特点;最后,它应溶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意识中,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思维方式,表现为人们的深层意识。还有的学者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树立科学的态度,反对“中国化〞问题上的自由化、教条化、实用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问题 有跨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面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纪要的学者指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之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其本质特征的哲学,这种实践性就决定了它的创新性,因为实践最重要的品格就是不停顿地探索、创新,它绝不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可以说,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最主要的特征。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就是几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经典创始人最初思想创造的根底上不断开展、不断创新的历史。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同样应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有的学者强调指出,创新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完成其历史使命的关键。当代社会开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哲学给予答复,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前人没有做过的创造性的伟大工程,更需要我们从哲学上予以科学的论证。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着眼点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和未来。为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既有的理论形态之中,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紧紧把握时代开展的脉搏,通过自身的理论创造,力求成为引导世界潮流的时代精神。事实上,就其开展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次重大飞跃,都是对重大的实践问题或时代课题研究、解决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走向问题 面对新世纪,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也是会议关注的一个重点。学者们认为,要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注意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蕴含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思想、观点,尤其是那些过去被无视的思想、观点,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二是要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研究入手提升出一些大观念、新观念,用以指导社会实践,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开展。在这方面,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切入人们的生活,化为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寻找具体的途径和方式。三是要批判吸收中西方思想的有益成果,丰富和开展马克思主义。为此,要沟通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注意吸收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合理思想与研究方法,加强同当代各种学说、思潮的对话和交流等。 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21世纪时代精神的关系问题时,许多学者认为,答复这一问题必须进一步追问:新世纪、新时代正在或将要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有的理论资源对人类所面临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有何帮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本身能否在解决各种新问题中得以继续开展。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仍是21世纪中国的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继续发挥它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作用,引导社会健康开展。(免费版权所有) 第6页 共6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