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农村
建设
心得体会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心得体会
...
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这似乎是老生常谈。农民问题谈了多年,但今天再谈农民问题,应该提到战略的高度:它关系到中国今后的开展及前途问题。解决农民问题,开展农村经济,是解决中国经济可持续开展、减少贫富不均、缩小城乡差异、改革农村体制的关键所在。
农业停滞不前,农民收入不见增长,是中国近年开展中出现的问题。粮食生产由于农民种粮不赚钱,几年来呈下降趋势。不赚钱的原因在于粮价上不去,而种粮本钱不断增加(种子、化肥、农药、农机费等)。农民种粮一年下来,刨去本钱,不计劳动力,也只能持平。假设遇灾年,种粮越多,越赔本。
种粮不赚钱,除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外,还大大挫伤农民种田积极性,导致农民弃田不种,外出打工。其后果,中国粮食产量一直下降,播种面积不断减少。拿2022年来说,粮食耕种面积比1998年减少15%。同时,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相比,大大落后。就农民来自农业的人均收入来说,近几年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2022年的农民收入比1997年人均减少20230元左右。
农村是可持续开展的动力源
中国经济开展至今,是否能在当今根底上,按此速度可持续开展下去,已成为学术和实践中一个颇为受人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城市消费无力,市场疲软,轻工业、家用电器产品滞销。而与此同时,农村8亿人口中拥有电视机等消费品比例却非常之小。
农村家庭中几乎少有家具陈设、厨房用品、卫生设施。而建材工业在农村的市场那么微缺乏道。农村的根底设施开发,如水、电、交通、通讯,都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开发农村市场,是中国在今后30年经济可持续开展的关键所在。
应该说现在开展农村经济的条件,远优于1978年中国改革伊始。如果说七八十年代的开展农业战略是为了积累资金,开展工业的话,那么今天工业积累了的资金,就应该可以用于开展农业经济。而农业经济的再次起飞,将支撑着中国今后30年经济的可持续开展。
如同中国的经济奇迹,今日的中国贫富不均,已举世公认。这已成为今日的严重社会问题,也必将涉及到中国执政党的信仰和执政根底问题。开展农村经济,使农民真正富起来,这不光是农民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公正问题,是执政党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国家问题。当然,解决这一问题,不是要再“打土豪,分田地〞,而是执政党如何利用国家掌握的经济资源,政策权力,对社会进行更公正的再分配问题。
温家宝提出的三年取消农业税,就是以税收杠杆,把国家所摄取的收入再分配给农民。这是一个晚到的,但不无作用的政策。在费税改革上,中国应该采取“先养鸡,后下蛋〞的做法。坚决把这300多亿农业税从农民身上减去,即使这会导致有些地方财政缺乏,影响一些根底设施的建设。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国家还应防止“收费〞回潮。本来农民的公益事业,不能完全由农村的“一事一议〞来让农民承担,而应该用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农村根底设施投资来解决。如在城市修路,不是由城市居民出钱,同样,农村的路为什么要农民们来付之。
需依靠农村自治机制
农村经济社会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光依靠取消农业税是不够的,还应进行农村结构性调整,取消现有乡镇体制,加强村民自治和村委会作用。乡镇的作用,日渐减小,如征粮、募兵、方案生育等。更多的乡镇已成农村改革(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的包袱和阻力。
大局部乡镇人浮于事,负债累累(实际已破产)。有些乡镇转嫁危机困难于村民,如任意挪用其掌管的农业税附加费,而这笔钱本应用于农村建设。
要使农民收入真正提高,在国家提高对农业投资中获得收益,就必须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尤其是乡镇一级的环节,直接落实到村里。现在农村自治机制经过这么多年的开展,已经建立,并在逐步完善。
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村务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机制,都是可以使国家的农业投资,优农政策具体落实到农民身上的有效保障机制。现在的“六小〞工程,农村根底建设有多少一局部落实到农民收入上,使农民真正获益。有很大局部是被消耗、浪费掉。要么前期工作跟不上,要么资金和工程管理不健全,要么建后不配套。如果能将这些工程工程直接落实到村里,由村委会负责,村民代表大会监督,明晰工程产权,管理责任,把工程建设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将会使更多的农民获得实惠。
缩小城乡差异
城市化是缩小城乡差异的一个标准,但绝不是唯一的标准。开展农村经济,中国应走出一条新路,而不是一味的征地,建造城市。关键是应把重点放在减少城乡差异上。减少城乡差异,定位应放在将现有的村落改造成花园村庄,逐步将农民改变成居民。通路、通电、通水,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以县划范围,视各县经济开展水平而定,在县内建造城市,数目取决于本县人口和地理范围。城市的功能是为本县居民和农民提供工作、商业、消费及休闲。而居住在花园村庄的居民不必拥挤到城市里居住,却可在城里上班、消费,同时又可享受到田园式生活,不必遭遇到大城市里的污染、噪音、拥挤和交通堵塞。
这种因地制宜的开展,可以解决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差异,又可防止农村人口流入到城市去,防止中国城市开展墨西哥城化。如果按中国政府的方案,每年以百分之一的速度城市化,到2023年,将中国城镇化在现有根底上提高到15%至16%,那将意味着3亿至5亿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也就是说,中国要再造40多个上海,才能容纳这么多人口。这显然是个严重问题。
开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异,而不是一味城镇化,应是中国之路。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