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公共
监管
理念
图书馆
联系
新公共监管理念与图书馆监管的联系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迅速开展的环境下所面临的传统公共行政的弊端而产生和开展起来的。其最早发端于英国,并迅速扩展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各国,成为目前各国行政革新的主导思潮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公共管理开始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
199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奥斯本和盖布勒(davidosborneandtedgaebler)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reinventinggovernment:howtheentrepreneurialspiritistransformingthepublicsector)一书把新公共管理的标志性理论引入中国。[1]这一新兴的管理理论对正处于从方案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我国公共部门的管理革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机构和公共知识管理部门,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促进自身的管理创新,无疑也具有重要意义。
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
新公共管理一词最早出现于1990年,由胡德(christopherhood)提出。自其使用以来,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202223年,陈天祥将新公共管理的根本精神概括为:提倡政府政策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别离,政府着重制定公共政策,在此根底上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公共物品供给的多元化,并借鉴私人企业的一些管理方法,从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效果。202223年,王定云、王世雄在总结诸学者观点的根底上,将新公共管理的根本主张概括为:将政府治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把私人企业的各种管理方式引入公共部门,依靠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组织与管理的重新调整来增强政府的活力,提升公共效劳的品质,实现政府治理的效率与效能。
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新公共管理在理论上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但就其核心思想而言,主要表达在:
1.1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对政府职能进行再定位
在信息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影响下,新公共管理反对大政府角色,提倡精简而有效的效劳型政府。政府从干预市场的角色中退出,让渡政府管理权限,调整其职能活动范围,提倡政府政策职能和管理职能的别离,将“掌舵(政策的制定)〞和“划桨(效劳的提供)〞分开。政府应将“掌舵〞作为其中心职能,通过建立准自治或半自治的执行机构来承担“划桨〞的职能。
1.2主张适度的分权与授权,实现管理权威与管理职能的有效结合
传统科层制组织机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集权式的体制,这种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使得一线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缺乏自主活动的权利,难以很好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和顾客需求的改变,造成管理权威和管理职能的严重脱节。新公共管理倡导适度的分权与授权,赋予管理者有效的管理权威,同时又将管理者从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在财政、人事、采购和审计等方面解除不必要的规制和控制,以便更好的提升政府的管理效率与效能。
1.3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
新公共管理以经济学为其重要的理论根底,在政府工作中引入经济价值的理念,强调经济、效率和效能。要求政府改变传统效劳模式,置身于市场环境下,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公共物品供给的多元化。同时,通过竞争来提升效率,实现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的目的,节约政府开支,降低效劳本钱。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使得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政府改革更多地面向市场,以竞争来发现政府机构和人员的冗余,改革政府,在机构和人员配置上实现最优的性价比。
1.4借鉴私营企业管理方法,大规模应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
新公共管理者认为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优于公共部门,并可用于公共部门,认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没有本质的差异,向公共部门移植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如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绩效评估、战略管理等,可以更好地提升公共效劳的效率,降低效劳本钱,进而提升政府工作绩效。同时,新公共管理强调要应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构建电子化政府,实施电子政务,完善行政管理的信息系统,缩短信息传递渠道,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而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1.5强调顾客和结果导向,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能
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中,政府往往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公众。公众没有选择政府效劳的权利,政府工作人员也不需要对其行为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负责,从而使公务人员缺乏对顾客负责的行政文化。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对待公民要像企业对待顾客一样,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重要的价值取向,通过顾客驱动来实现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效劳质量的提高。同时,新公共管理者认为,政府部门的不良绩效不是因为公共管理者缺乏管理能力和不履行工作职责,而是因为传统公共行政易导致公共机构的僵化和低效。他们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那么、实行严格的绩效评估,以目标对管理施以控制,确定组织和个人的具体目标,其强调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强调的是业绩而非程序,强调的是产出、本钱和效果而不是单纯的投入,从而带来更高的雇员士气,更好的灵活性和更高的创新精神,实现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良好的业绩。
2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知识管理部门,其管理活动必然受到各种管理理论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存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部门,图书馆不再因其公益性、效劳性而超脱于市场竞争之外,它必须参与到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更好的实现其社会价值。
2.1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图书馆管理改革的契合度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图书馆管理改革的需要,使得新公共管理理论具有了被引入图书馆管理的可能。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职能的定位,启示图书馆应该调整管理理念,重新设定自身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把握自身的社会角色,实现其职能的革新;新公共管理主张适当的分权与授权,要求图书馆构建扁平化与分散化的组织结构模式,调和管理权威与管理职能之间的矛盾;新公共管理倡导市场导向和经济价值的优先性,要求图书馆融入社会竞争中,更好地实现图书馆营销,提升图书馆管理价值;新公共管理大规模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图书馆管理加强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构建图书馆资源体系,建立更为完善的图书馆系统;新公共管理强调顾客和结果导向,要求图书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用户的需求为最终目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图书馆产品和效劳,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2.2新公共管理理论引入图书馆管理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展催生出许多信息效劳机构和组织,它们正以快捷、优质、全面的效劳吸引着原本属于图书馆的用户群。用户在很多情况下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而无需依赖图书馆。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作为非盈利性机构也不得不参与到剧烈的信息市场竞争中来。在这种社会现实下,图书馆必须转变以往的管理理念,重新规划其管理职能,调整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效能。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对促进图书馆管理的革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使图书馆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竞争形势,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实现其社会价值。
3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创新理论,对图书馆管理在转变图书馆管理理念、定位图书馆管理职能、调整图书馆管理方法、提升图书馆管理效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1定位图书馆的社会角色,提升图书馆公共影响力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机构,其开展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所带来的信息环境的变化,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兴起带来的社会需求环境的变化,促使图书馆管理的理念、模式、方式、手段都在发生着变化。
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探求政府在社会开展变化下的角色转变,这种思想观念运用到当前图书馆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下,要求图书馆转变管理理念,清楚的认知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重新定位图书馆的社会角色。图书馆必须明白自己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效劳机构,而只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局部。面对信息市场的剧烈竞争,图书馆如何稳固并扩大自己的“地盘〞,保持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就国内情况而言,当前社会群众对图书馆的认可程度并不高。据笔者202223年对武汉大学图书馆用户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成为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高达90%的用户在产生信息需求以后,首先通过搜索引擎而不是图书馆来满足自身的资源需求。图书馆在信息系统的竞争中已处于一定的劣势。在这种社会现实下,图书馆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调整社会定位,进一步提升公众影响力和社会竞争力。
3.2协调分权与控制,优化图书馆组织与结构
现代图书馆管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对不同管理问题的决策需要由专门的结构来进行。新公共管理提倡适当的分权与授权,更多的强调下层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权限,要求确保下层管理机构和人员能够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效劳策略,保障管理的灵活性与变通性。图书馆传统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更多的强调集权,缺乏灵活性,组织内信息沟通也不顺畅。上层通过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控制下层的职能作用,管理权威的过分凸显使得管理职能很难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随着图书馆管理活动的变化,适当的分权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新公共管理在强调分权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否认集权。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集权是为了保障对决策的调整,使决策专门化并对决策承担明确的责任,从而保证图书馆决策的合理化。上层管理者也必须保证控制,维护管理权威,催促管理职能的发挥。
目前,图书馆寻求变革传统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更多的开展扁平化和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是为了更好地协调分权与控制,保障管理权威,发挥管理职能,进一步探索以用户需求、流程为导向,进行图书馆组织再造,优化图书馆组织结构。
3.3加强图书馆营销,提升图书馆社会竞争力
受新公共管理理论市场导向的影响,图书馆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组织内部进行管理,而必须将眼界拓宽至社会大背景下,积极地进行图书馆营销,推送图书馆效劳,提升图书馆社会竞争力。
图书馆作为国家兴办的全额财政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在方案经济下并没有感受到市场优胜劣汰的剧烈竞争,一般都缺乏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从而导致图书馆缺乏积极的进取性。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图书馆虽然仍然是公益性社会机构,但同时也是信息市场的主体之一,如果不能在信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有被边缘化或被取代的危险。因此,图书馆不能自我封闭,而必须在管理上进行战略调整,实施图书馆营销战略,提升图书馆的公众影响力,树立图书馆良好社会形象,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3.4加强目标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完善图书馆绩效评估标准
新公共管理理论将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移植到公共部门之中,采用诸如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效能。在知识经济时代,效率优先性的价值观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以凸显,图书馆作为社会部门,也必然受到这种价值观的影响,管理工作必须注重强调效率在部门工作中的重要性。
随着图书馆工作的不断细化,管理工作在总体把握的同时还要考虑各个部门、各个阶段的不同目标设定。图书馆适当的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岗位责任制,通过竞争上岗、内部奖惩等措施,保障图书馆工作的有效开展。要以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制定相对完善的绩效评估标准,更好的考核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升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和效能。
3.5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构建图书馆管理文化
人力资源是当前社会竞争的重要条件,新公共管理要求在政府管理中加强下层管理机构与人员的管理权限,从一定侧面反映了对人才的要求。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效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