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国际
因素
民主化
转型
研究
新领域
范文
天道酬勤
国际因素与民主化:转型学研究的新领域
翻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从全球视野来看,当代民主化是转型国家向西方学习民主政治的过程,也是西方国家出于利益需要,施加压力和影响的过程。现代化在绝大多数国家成为深入人心的开展理念,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到达新的顶峰,民主化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国际因素由于全球化的加速而更加突出。这些新开展将国际因素纳入转型学研究中,因为仅仅强调国内因素已无法对民主化的迅速扩散作出充分解释。对民主化的国际因素进行研究,在方法上可以归入“国际政治-国内政治〞范式;在新范式的影响下,对国际因素与民主化关系的研究在理论模型、个案研究与实证分析等方面均有所进展。
关键词:民主化;全球化;国际因素
中图分类号:D5;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23)02-0031-08
作者简介:
王菲易,上海海关学院管理系讲师、博士 〔上海 202304〕
自1974年葡萄牙军人政权垮台走向民主国家以来,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第三波民主化所扩散出的民主动能,不但在20世纪90年代冲击苏联、东欧,而且其示范效应也让其他威权国家面临民主转型的巨大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化是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在全世界不断扩散、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国家及其主导的国际体系对于转型国家的政治开展有着重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速进行的全球化将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事务更多地呈现在国际情境中,国际因素迫使更多的国家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内部调整甚至政治转型。然而,长期以来,比拟政治学者没有对民主化的国际因素予以足够重视,民主化被认为是一个纯粹的国内现象,这不能对威权国家的政体转型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普利汉姆认为,民主化的国际面相是一个被学者们遗忘的研究视角①。
一、研究范式转换:从“国内中心〞到“国际政治-国内政治〞取向
长期以来,由于比拟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相互隔绝,政治科学难以发生研究范式的突破。无论是比拟政治学对国内政治的研究,还是国际关系学对国际政治的研究都不能完全适应全球化时代的现实。政治科学以“国内中心〞为取向,将政治现象仅仅放在国家体系内考察,国际因素至多被视为参照因素。由于缺少“国内政治-国际政治〞②范式,政治科学无法解释国内出现的越来越多因全球力量而产生的政治现象。
在民族国家日益受到挑战,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不断融合的情况下,必须将比拟政治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有学者从国际关系的视角研究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但一般都将国内政治视作国际关系的自变量,强调国际政治的国内根源。因此,早期的相关研究是不对称的,学者们重视国内政治文化、官僚政治以及政治体制的差异如何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而对国际因素如何影响国内政治,除了现代化理论、依附论、相互依赖理论中有些论述之外,研究水平无法与前者相比。当时的研究,在国际因素方面,着重国际经济体系的变化对主权国家的影响;在国内政治方面,更多的是关注国家面对国际环境时的政策选择,较少论及国际因素对国家政治体系变化的影响。
罗西瑙指出了比拟政治学者与国际政治学者之间的“差距〞,即比拟政治学者无视国内政治体系的国际影响,国际政治学者无视国际政治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提出了“联系政治理论〞〔linkage politics theory〕;他把“联系〞作为核心概念,用来确定和分析国内、国际两个系统重合的局部,考察在重叠区域所发生现象的性质。罗西瑙把国家体系与国际体系之间的联系分为9类,把联系过程分为渗透过程、反响过程和模仿过程3类,把国家体系分为行为主体、态度、制度和过程4大类,各大类中仅分假设干小类,共计24类〔例如行为主体可分为政府、军队、议员、财界、政党等〕,把国际环境分为相邻环境、地域环境、冷战环境、人种环境、资源环境、组织环境6类。如此,国际政治体系与国内政治体系之间的联系类型就有9×3×24×6=3888种〔注:James Rosenau, “Toward the Study of National-International Linkages〞, in James Rosenau, ed., Linkage Politics: Essays on the Convergence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Free Press,1969, p. 44-63.〕。
罗西瑙提出“联系政治〞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通用的概念体系,为系统研究国内政治行为和国际政治行为的关联提供分析框架。然而,其研究没有得到深入拓展,不仅大量的分析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没有得到解释,而且没有将这一框架与现实政治过程结合起来。他的研究只是停留在静态描述层面,没有揭示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之间的动态关系。此后一段时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研究在学界一度趋于寂静。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民主化的国际因素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归入“国际政治-国内政治〞范式,该范式是国际关系学与比拟政治学的交叉产物,意在打通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研究的人为界限,将全球化过程中的诸多国内问题置于国际关系背景下考察。古勒维奇指出,此前的学者只重视国际政治的国内根源,无视国内政治的国际根源。在他看来,国际体系中除了观念和意识形态因素外,有两种因素对国内政治体制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国家间政治权力的分配状态,二是国际经济中经济活动和财富的分配状态〔注:Peter Gourevitch, “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 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2, No .4, 1978, pp.881-882.〕。
从研究对象而言,“国际政治-国内政治〞范式主要关注两大领域:〔1〕国际政治学者在研究外交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将国内政治体制和政治开展状况纳入分析视野。例如,帕特南的双层博弈理论集中关注国际谈判中的外交过程,从国内政治层面研究一国的外交政策过程已经取得很多成果。〔2〕比拟政治学者在研究国内政治开展时开始关注国际因素的影响。例如,在研究第三波民主化时,很多学者注意到美国民主促进政策的影响;还有一些学者研究国际结构对国内政治的影响,认为国际层次的变化能够通过既定的国内制度和实践反映出来,着重探讨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对国内选举制度的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如何改变国内政治分歧以及全球沟通方面的变化如何影响各国政治。
“国际政治-国内政治〞范式把国际因素引入政治学分析中,从国际层次的冲击与国内层次的回应两方面观察国际因素对国内政治结构变迁的影响。但是,学者们所做的大多数工作只是在国际和国内层次分别进行分析,然后将各个层次的分析结构相加,停留在描述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之间关系的程度上,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分析框架,无法解释国内因素同国际因素是如何互动的。正如帕特南所言,“关于国内与国际事务的文献,不是数不清的外交政策之国内影响的专门罗列,就是对国内与国际事务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一般观察〞〔注:Robert Putnam, “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 1988, p.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