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推进
社会
新农村
建设
思考
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思考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组织部门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是摆在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面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前段时间,我们围绕“组织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干什么、怎么干〞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了“百村调研〞活动,整理形成了农村党员群众盼望组织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好2023件事的信息,被中组部领导参阅采用后,引起了贺国强部长的高度重视,6月8日作出重要批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组织系统如何发挥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XX县区委组织部提出要做好十件事,我觉得提得很好。请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根底上,提出我们的意见,并作出部署。7月14日,中组部组织局根据贺部长批示意见,到寿光就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工作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进行了专题调研。今后,我们将按照贺国强部长的批示精神,调整工作思路,加强探索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作出新奉献、创出新成绩。
一、明确目标定位,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组织工作要有生机、有活力、有成效,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提供效劳。当前,面对建设新农村的任务要求,作为县级组织部门,应该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理清工作思路,采取应对措施,创造性地抓好组织工作。首先,必须定好位。在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目标要求的根底上,明确组织部门在效劳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主动把组织工作放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课题中谋划研究,充分发挥好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人才资源、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优势,把目标定位在效劳中心、效劳大局、效劳基层、效劳群众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有力的人才支持。其次,必须找准切入点。要深入农村基层、深入农民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搞清楚农村群众希望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盼望组织部门干什么、怎么干,从而找准组织部门效劳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今年4月份,我们结合部机关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农村基层,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充分征求农村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发现他们盼望组织部门重点做好宣讲农村政策、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优先开展农村优秀青年入党、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等2023件事情。我们以此为切入点,调整工作重点,制定落实措施,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第三,必须务求实效。组织部门参与和效劳新农村建设要见真着实,不能作外表文章。要从帮助农村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促进生产开展入手,切实发挥好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党员队伍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智力支持作用,有效提升组织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最大效益。
二、创新工作实践,积极探索组织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
一是创新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方式,着力提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素质能力。做好农村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设一支素质高、带动力强的农村党员队伍。去年以来,我们针对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党员干部提出的能力要求,突出了“三抓〞:抓培训,探索实行了农村党员干部菜单化、基地化、外向化、立体化“四化〞培训机制,开展了以学习党章、中央一号文件和王乐义先进事迹为重点的“三学〞活动,组织了“五团下乡〞巡讲活动,目前全市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都掌握了2至3门实用技术,80%以上的到达了农民技术员以上水平。抓管理,探索建立了教育培训、目标管理、载体激活、关心鼓励于一体的党员教育、管理和效劳新机制,提出了“十带头、十带着〞目标量化管理新方法,深入开展了“当好十大员、开展做奉献〞活动,增强了农村党员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典型,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王乐义的先进事迹,积极引导全市农村党员干部争做“王乐义式的好干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3月份,中组部组工信息刊发了我们的经验做法。
二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有效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活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建设新农村的活力根底和动力源泉。我们针对全市农业产业化迅猛开展的实际,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提出了“产业链上建支部,促进群众共同富〞的工作思路,初步构建起了以镇(街道)党委为“龙头〞,村党组织为主体,以建立产业链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领域党组织为补充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使农村党组织由区域性设置向功能性设置拓展,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农村生产开展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目前,全市产业党组织应建组建率到达92.7%。今年4月份,省委专门在我市召开现场会对这一经验做法进行推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伟同志出席会议,并给予了高度评价。7月13日,中组部组工信息又配发编者按,推广了这一做法。
三是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实力。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明显减少,资金问题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寿光在总结前段开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功经验的根底上,制定出台了5大类、21项优惠政策,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兴办民营企业、实施综合开发、搞好为农系列效劳、盘活存量资产、进行资产投资等途径,积极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增强其“造血〞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有钱办事〞能力,壮大了建设新农村的经济实力。目前,全市年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到达72.2%,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根底。
四是创新农村民主政治实现方式,全面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合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连续8年坚持每月16日“民主公开日〞的根底上,建立和落实了一系列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主要是“阳光村务〞集中办公制度、定期“公开承诺〞制度、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制度、“阳光整改〞集中答复制度、村民代表质询制度等,从根本上解决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三、突出工作重点,不断拓宽组织工作效劳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组织部门持续不断地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下一步,我们将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寿光重要批示精神为统领,拓宽思路,突出重点,全面参与、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1、着眼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对村级班子进行分类施治。在搞好调查摸底的根底上,按照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的原那么,对村级班子进行分类施治。对先进班子“促一把〞,重点是教育引导班子成员戒掉骄气,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高起点确定目标,加快开展步伐。对中间状态班子“推一把〞,帮助他们理清开展思路,调整开展规划,找准突破点,激发内在活力。对后进班子“拉一把〞,按照“先换思想再换人〞的原那么,加强思想、组织整顿,化解矛盾,改善结构,形成建设新农村的整体合力。
2、着眼于解决村级组织“有地方办事〞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一是加大活动场所建设资金投入。在不增加农民群众负担的根底上,探索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场所建设资金来源。同时,制定场所建设标准,对现有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上档升级。二是保障活动场所正常运转。坚持市场化运作、多形式开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推行农村领导体制“2+1〞模式,即在村“两委〞根底上,成立“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委员会〞,建立强村富民保障机制。三是充分发挥活动场所作用。建立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对活动场所进行标准化管理,加强催促检查,有效防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重建设、轻管理,有阵地、无活动〞的现象,确保活动场所作用的正常发挥。
3、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针对局部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和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对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开展对象提出“四有、三化、六优先〞的标准要求,为促进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提供质量保证,为村级班子建设搞好人才储藏。“四有〞,即有致富本领、有奉献精神、有群众威信、有工作能力;“三化〞,即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六优先〞,即优先培养开展种养能手、工商大户和能工巧匠,优先培养开展返乡的复退军人、大中专学生和外出务工人员,优先培养开展35岁以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优秀分子,在妇女党员空白村优先培养开展勤劳致富、文明守法的“女能人〞、“女强人〞,优先培养开展工作能力强的非党员村干部,优先在党员老化村、多年不开展党员村开展年轻优秀分子。
4、着眼于有效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管理。一是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能力。广泛开展农业科技、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着力增强他们的能力素质,使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二是搭建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平台。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展专业合作组织,使农村实用人才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带着农民共同创业、共同致富。三是优化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环境。在政策、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帮助农村实用人才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着群众致富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效劳于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努力以组织工作的创新实践,扎实助推新农村建设。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