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运用
科学
发展观
构建
和谐社会
范文
运用科学开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当前,社会上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这既体现了科学开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开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开展时期的要求,体现了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在今年国家的人大、政协“两会〞上,“和谐〞是曝光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地提出,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而在人代会前几天,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开班式上那么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要素,勾勒出了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同时,胡锦涛总书记还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这就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我国今后相当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区“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内容。
一、树立科学开展观,深刻认识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人类社会开展的历史和规律来把握。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往今来,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一直在追求社会的平等、平安、和谐。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
据?辞海?注解,“和谐〞,协调。如“和衷共济〞。?礼记·乐记?云:“共声和以柔〞。说到“和〞,人们便会自然联想到“和平〞、“和顺〞、“和气〞、“和缓〞、“和解〞、“和鸾〞、“和音〞、“和韵〞、“和仪〞、“和齐〞、“和亲〞、“温和〞、“谦和〞、“唱和〞。再就是“和平共处〞、“和睦相处〞、“和睦亲爱〞、“和睦同心〞、“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和光同尘〞、“性情温和〞、“一唱百和〞、“随声附和〞、“乐声和谐〞。正所谓:“和气生财〞、“风和日丽〞、“合家和顺〞、“政通人和〞。一位著名文人解释得好:“和〞右边是“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谐〞左边是“言〞,人人都可以说话。这既形象也生动,也充分说明人民群众对和谐社会的崇尚和追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政治理念。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名话的意思是说,和谐是宇宙和万物生存的根底和开展的规律,也是做人的原那么和人生应当追求的目标。孔子所说的“和〞,既是一个哲学范畴,又是一个伦理道德的标准和社会治理的标准。孔子认为真正的和谐必须有严格的原那么标准,并提出了“中庸〞观,主张“和〞与“中〞。儒家主张,施政使民,贵乎“执中〞;天地万物,贵乎“中和〞;君子言行,贵乎“中庸〞。先哲们的这些话,对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影响很大,构造了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并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和谐思想成了治国安民的根本法那么与根本哲学。只有以和谐、均衡、中和、公正为本,才能均调天下,才能和乐人民,才能使国家强盛,才能使人民富裕。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善于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了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了创新的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政策,是一项深谋远虑的战略决策,是对“小康社会〞理论和政策的开展,如果贯彻执行得好,就是为民立极,承流宣化,道正天下,德被四海。
〔二〕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开展来把握。
人类社会的开展,有时需要通过革命性的变革来实现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新的政治制度代替旧的政治制度。但当某种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就需要通过协调,以充分发挥社会或国家内部各要素的功能,促进社会或国家的和谐开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协调而得到解决。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协调来处理,可以采取一种和平的、渐进的、非对抗的方法使社会主义社会到达和谐的状态。根据社会根本矛盾的性质,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和谐。因此,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根据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根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根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社会;应该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社会;应该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老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应该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应该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应该是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这六个根本特征,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根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三〕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科学开展观上来把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开展〞和“按照统筹城乡开展、统筹区域开展、统筹经济社会开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开展〞的科学开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开展。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开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开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开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开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开展观的实质是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开展。科学开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开展道路、开展模式和开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开展、为什么开展和怎样开展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只有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开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开展才能有新思路、新局面,才能更好地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开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开展各个领域。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开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开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开展、协调开展、可持续开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开展,统筹区域开展,统筹经济社会开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实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开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上来;落实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开展、协调开展、可持续开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来;落实到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根本生活问题,使广阔人民群众从改革开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上来。
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要素,也正体现了科学开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客观要求。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开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开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开展观来指导创立和谐社会,推进创立和谐社会。
二、坚持科学开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源城
新世纪新阶段,人心思变革、思稳定,人们盼开展、盼和谐。老百姓认为:和谐社会意味着幼有所护,老有所养,家庭和睦,生活和美,社会安定。工作者理解:和谐社会意味着良好的社会风气,温馨的人际情感,优美的自然环境,户户安居乐业,家家亲情融融。理论家结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于初级阶段,又高于初级阶段,是结构合理、行为标准、运筹得当的社会,是改革配套、开展协调、稳定持续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既面临着“黄金开展期〞,又面临着“矛盾凸显期〞。国际经验说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开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而快速开展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不当而陷入开展陷阱的失败教训。我区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共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开展、保持稳定的任务将更为艰巨,经济社会开展面临的矛盾也可能更复杂、更突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源城,适应了我区改革开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全区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它们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笔者以为,结合源城区改革和开展的实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源城,尤应在以下六个方面作出积极的努力:
〔一〕推进民主法治,筑牢和谐社会基石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根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变革中的和谐,开展中的和谐,充满活力的和谐,是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协调各种矛盾和冲突,即使出现社会冲突,也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变不和谐为和谐,在打破了旧的和谐之后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