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演练
细胞
能量
供应
利用
节能
光合作用
新人
必修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以下列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响。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图乙中的[H]主要来自于葡萄糖的分解
C.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D.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响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解析:图甲中色素分子吸收光可将H2O光解产生[H]和O2,说明该生物膜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由图乙中[H]+O2形成H2O说明图乙为线粒体内膜,图乙中的[H]主要来自丙酮酸与H2O。
答案:B
2.(能力题)如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有人据图做出了如下分析和判断,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A.m表示C5,因为夜间叶绿体不能产生ATP和[H],C5因缺少ATP不能与CO2
结合而积累
B.在5~9时,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温度,11~15时最大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和CO2
C.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植物气孔开放和ATP、[H]生成减少
D.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植物呼吸作用增强产生较多的CO2是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解析:此题属于难题。必须先读懂两条形态相似、变化相反曲线的意义,运用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能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规律审题,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做出选择。题干提示两条曲线是关于光合作用过程中,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因此,紧扣C3和C5相互转化的条件和因果关系是解题的出发点。
早上有光照后,光反响产生的ATP和[H]增多,C3被复原而减少,C5那么增多;黄昏光照减弱,光反响产生的ATP和[H]减少,C3增多,C5那么减少,所以m表示C3,n表示C5。CO2的固定不需要ATP,在5~9时,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光照而不是温度,11~15时最大的限制因子不是光照,而是[CO2]。
答案:C
3.(常考易错题)以下列图为不同温度下金鱼的代谢率(耗氧量)与氧分压的关系图。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在一定范围内,代谢率随氧分压的升高而升高
B.25℃环境中金鱼的代谢率比15℃环境中的高
C.代谢率最大时的最低氧分压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D.氧分压超过一定范围后,代谢率不再随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加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某一温度下随氧分压的升高代谢率(耗氧量)随之增加,但氧分压超过一定范围后代谢率不再增加。在5℃到30℃范围内,由于没有超过最适温度,在相同氧分压条件下,随温度的升高代谢率增加。而B选项中没有注明两种温度时的氧分压情况,所以无法比较。
答案:B
4.以下列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中C、H、O的转化,以下有关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a、c过程产生[H]时也产生ATP
B.甲、乙过程中的[H]转移途径相同
C.进行甲、乙过程的环境条件有差异
D.植物进行a过程也需要酶
解析:图中的a、b、c、d过程分别表示水的光解、CO2的固定和复原、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水的光解产生[H],同时也产生ATP,产生ATP时,需要酶催化。甲、乙过程中的[H]转移途径分别是:叶绿体类囊体膜转移到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转移到线粒体内膜,其环境条件有差异。
答案:B
5.(2023·舟山模拟)以下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解析:无氧条件下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水果细胞有毒害作用,零下低温易引起细胞结冰,二者均不利水果的保鲜;C6H12O6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中进一步分解产生CO2和H2O;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响和暗反响,可将光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是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ATP中不稳定的化学能和热能,故C项不确切;夏季连续阴雨天,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适当增加光照能够提高光合速率,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呼吸速率,二者结合起来,可提高作物的产量。
答案:D
6.假设图甲表示某地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间CO2浓度的变化,而图乙表示棚内植株在b点时,消耗的CO2总量与消耗的O2总量之比(体积比),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解析:图甲ab段和cd段分别表示在凌晨0时至6时和晚上18时至24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图甲中b点之后,大棚的CO2浓度开始下降,说明b点时棚内植株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即消耗的CO2总量与消耗的O2总量相等,其体积比为1∶1。
答案:B
7.(2023·福建南安等三校联考)图1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3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答复:
(1)图1中,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de段的限制因子是________;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根本一致〞);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根本一致〞)。
(3)图3中,在光照强度较强时,叶绿体产生的氧气的去路有________(填字母)。光合作用的反响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图1中b点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在c点时,继续增加光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再增加,此时光反响强,合成较多的ATP,而光反响的场所是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所以ADP的移动方向为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在图2中de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CO2的吸收量增多,说明光合作用的速率增加,限制其增加的因素为光照强度。与d点相比e点时光照强度大,光反响强烈,产生的[H]和ATP多,所以C3的消耗多,C3的含量降低;e点时,CO2的浓度较f点高,CO2的固定量大,C3含量高。在光照较强时,光合作用增强,产生的氧气一局部进入线粒体,一局部扩散到周围环境中。
答案:(1)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 (2)光照强度 低 高
(3)p、g CO2+H2O (CH2O)+O2
)
来源:高考资源网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k s 5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