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下载文档

ID:1470945

大小:56KB

页数:4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国 新农村 建设中 存在 问题 对策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也成为了全体国民关注的热点,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比拟重大的成就,值得国民庆幸。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制度,造成城乡差异巨大,它已成为制约农业开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的关键因素。我们也必须重视和努力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当中所面临和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顺利进行。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建设新农村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此根底上提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策 新农村建设的提法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源于202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的发表。实际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不是今天才有的。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上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但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解放前的“旧农村〞而言的。改革开放之初,党和政府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但这个“新农村〞相对的是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是针对在新世纪里农村建设的新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面对的是新形势和新要求。这个新要求或者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就是20个字:“生产开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从根本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实现城乡统筹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各地应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群众,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拓创新,强化政府引导,加大帮扶力度,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地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取得突破。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些目标主要表达为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 1.1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国的根本国情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这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有着很大的要求,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是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根底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还比拟差,经营管理也比拟粗放,严重制约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和现代农业开展的进程。加快建设新农村,既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应有之内容,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根底。 1.2繁荣农村经济,使农民增收 现今的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开展过程当中,但我们还是不能无视8亿农民的开展要求。只有农业机械化水平上去了,农村道路交通、水利建设、供水供电等根底设施改善了,农村社会事业开展了,农民的收入才能增加,农村经济才能繁荣。经济开展的成果才能惠及到全国的每个角落。 1.3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全面小康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按照科学开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开展,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开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各种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根底设施共同开展的运行机制,让广阔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1.4开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开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打破惟经济开展论的常规思想认识,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开展,加大投入,全面改善农村科教、文化、卫生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镇和农村经济社会开展当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实问题。 2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致富困难 开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活动的关键,归根结底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是由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单一,这样农产品生产本钱高,价格低,常常是增产不增收。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2公共设施严重投入缺乏,农村根底设施相对滞后 由于多年来对农村根底设施的投入缺乏的历史惯性,导致农村根底设施脆弱,加之免除农业税后,对农村根底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最明显就是农村里垃圾问题,由于环保意识脆弱,村民对生活垃圾历来都是随处乱倒,而且为了能给河水冲走,大多倒往村庄里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河流中,一到枯水期,就能见到河边到处垃圾成堆,不说这些生活垃圾极大污染了水源,就是村容也与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整洁格格不入的。如果农村根底设施相对滞后的状况得不到解决,开展生产,致富农民只能是一句空话。 2.3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农民群众思想还比拟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拟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那么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2.4农村开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开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导致城乡开展差距扩大、农村经济社会开展滞后的重要因素——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开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统筹城乡开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 2.5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村级组织是新农村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的组织者和推进者,是保证农村改革开展稳定的关键。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开展客观形势的需要,面临着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党员带着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松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开展的核心。个别村甚至正常的办公地点都没有,成为无办公用房、无办公设施、无活动场所的“三无〞支部。 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3.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客观分析地区的现状,努力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3.1.1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就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开展定向培训和定单培训,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快就业,切实保护好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免费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效劳。要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使外出务工农民的付出能够得到合理回报。 3.1.2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 开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一是以瓜果、生猪、家禽等主导产业为依托,开展特色农业,以绿色无公害大米、蔬菜,优质草食动物、水产品为带动,开展高效规模农业;二是开展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扶优扶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突出抓好粮、猪、禽、林、果等产业链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增加农民在农业产业链上的收入;三是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以合作经济组织搞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效劳;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整合品牌资源,打造一批拥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知名品牌;五是推动全民创业。鼓励农民发挥自身优势搞规模种植养殖,创办经营实体,创造有利于全民创业的社会气氛。 3.2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尽快改善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是广阔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3.2.1大力加强农田水利根本建设 要加大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实施力度,组织实施好中低产田的改造,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河塘的疏浚整治工作及其配套设施和绿化工程建设。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积极引导民资参与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探索建立长效的管理养护机制。 3.2.2推进农村的道路交通建设 要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要想改变农村的根底生活条件,必须要有通畅的道路,那样就可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才能顺利走向市场。 3.2.3加快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建设 农村饮水平安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根底设施。中国传统的农村劳动人民,一直都是饮用未经过滤消毒的河水、山塘水或井水,一旦周边水质受到污染,就会影响到农民健康。通过新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建设,让农民都能饮用上清洁平安的自来水。 3.2.4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 要将电力、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纳入到村庄布点规划当中。让民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橱,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在适宜农户中普及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清洁能源。 3.3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3.3.1加快开展农村教育事业,抓好建设新农村的根底 要大力稳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建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注意调动和保护长期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开展。 3.3.2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 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科学种田。要大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 3.3.3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 要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